09.21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2017年6月,六六在微博痛骂滴滴是抢钱。她说,只有公司受益,不是垄断是什么?虽然六六的观点有些情绪化和煽动性,模糊了事物本质的焦点,但多少提到了科技公司日益垄断的现象。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19世纪80年代,美国在榨油、造酒、制糖、火柴、烟草、屠宰和采煤等部门都出现了垄断组织。1890年,德国卡特尔(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猛增到210个,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垄断组织。

以美国为例,19世纪末美国出现公司合并高潮。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工业资本的40%。有26个托拉斯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市场。到20世纪初,摩根、洛克菲勒、梅隆等八大财团和60个家族,用金融资本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工商企业,统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甚至操纵国家全部政治生活,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

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已过去一百多年,如今,科技巨头崛起,让全球再次进入垄断时代。在过去的10年的时间里,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格局发生巨大变化。10年前,全球市值排名前5的公司分别是埃克森美孚(石油业)、通用(制造业)、微软(软件业)、花旗集团(金融业)、美国银行(金融业);而10年后,排名前五的分别是 Apple(苹果)、Google(谷歌)、Microsoft(微软)、Amazon(亚马逊)、Facebook(脸书),全部属于IT行业。

这5家IT巨头在众多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惊人,涉及业务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谷歌在美国搜索广告市场占有88%的份额,Facebook(包括其子公司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拥有全美移动社交流量77%的份额,而亚马逊在美国电子书市场份额达74%。

再从市值来看,截至今日,五家公司平均市值达到5350亿美元,排名第五的Facebook市值也达到4070亿美元。相比之下,排名第六的科技公司——甲骨文(Oracle)市值为1820亿美元,体量相差甚远,美国科技巨头垄断的格局十分明显。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在中国,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垄断格局也日益显著,截至目前,腾讯、阿里巴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两位,腾讯市值高达2900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2822亿美元,排名第三的科技巨头百度市值也达到615亿美元。

国内最大的71家互联网公司中,有65%的公司与BAT有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总体估值接近3000亿美元。在最大的10家公司里,除大疆科技外,其他9家公司都与BAT相关。

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BAT几近霸占了广告、社交、出行、支付等多个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BAT占据国内超过80%的搜索市场份额。BAT旗下的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在视频领域市场份额超过50%。在国内数字广告市场,BAT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

这些公司越来越大的势力,在未来十年会更让世人认清;我们就从其中影响最烈的一家开始谈起,那就是大家最爱用的Facebook。

在社交平台的大混战中,Facebook是最后的胜利者,其他的竞争者连Facebook的尾灯都见不着。每天都有16亿用户挂在Facebook上,这个社群巨人已经成为网络大小事的唯一入口;从读新闻、和家人朋友联系、做生意、找内容享乐打发时间,甚至管理企业大小事,Facebook都在中间扮演主要角色。

拜Facebook所赐,大家接触到更多未经查证、充斥偏见的消息。在Facebook上,人人都能是新闻提供者,而且只要花一点小钱,耍一点诡计,就能让你想发布的任何偏差的信息变成“新闻”,广为传播。不只如此,生活中各种事物,从信件、生日贺卡、相册到电视,无一不被Facebook逐渐替代。

最近Facebook新增的求职功能,明显是要对付像LinkedIn或Xing这样的全球或在地人力资源服务网站。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威胁传统HR人员的生计,但如果Facebook再加上AI,两者威力相辅相成,就可能让整个人力资源产业彻底崩坏。

另一方面,Facebook正在重新定义商务交易。虽然Facebook本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平台(而且他们虽然真的在平台上推出交易功能,也还算不上成功),但Facebook已经是用户发现新产品和新趋势的主要窗口,杂志、论坛和各种媒体因此失去饭碗。虽然老派用户退守到Reddit负隅顽抗,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商家可说别无选择,现在都得在Facebook上开粉丝专页,才能将流量导到自己的网站和电商入口。

Facebook只要小小改动一下界面,就会影响无数赖以为生的商家。有太多企业和营销活动绑在Facebook上,所以只要Facebook稍微当下机、改个算法,或是被黑客攻击,就会危及几千万人的生计。各种社会上重要的基础建设,不论是供水或是供电,都有政府严加看管;但Facebook却没有任何人负责监控。因为Facebook实际上已经变得如此重要,重要性还会与日俱增,所以现在也许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将Facebook纳管,或是把它变成全球性的公共服务。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无数用户数据不光滋养了Facebook,还喂养出另一头巨兽:Google。

Alphabet旗下的Google雄据搜索市场。如果无法搜索到你,你就等于不存在。Alphabet投入的各项计划,从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电脑、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各种各样的投资,再加上它的雄厚财力,这家公司日后很可能在各行各业都会雄霸一方。举例来说,Alphabet旗下的安卓系统和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甚至高过Windows最辉煌的时期。而当你系统和浏览器越来越好用的同时,它也收集了难以计数的巨量数据。

此外,和只想叫你买东西的Amazon Alexa不一样的是,Google的AI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样子,而且未来可能也不会有。为什么Google不打算帮它的AI取个响亮好记的名字?这很可能是因为Google的目的是让AI成为软件或硬件的一部分。Alphabet目前也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建构泛用型人工智能的公司,这和IBM等其他公司的取向很不一样。举例来说,DeepMind可能很快就能用来进行重要决策、预测选举结果、影响政府政策等等。人工智能的未来无可限量,但是如此聪明的力量,如果不对其提高警觉,也可能非常危险。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和上面几家公司相比,Apple显得最人畜无害,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Apple的语音服务Siri可说是Google唯一的对手,而且会在用户的调教下越来越强大好用(这点跟IBM Watson就大有不同)。显然Apple在AI领域也会引领风骚,虽然我们还不清楚Apple会推出什么硬件来抢夺市场,但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会只有iPhone而已。

另一个角度来看,Apple已经掌控全世界相当比例的IT供应链。举例来说,由于Apple几乎垄断了供应链,像HTC这样的厂商就很难取得足量的所需零组件。Apple的影响力还通过另一种方式表露无遗:看最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款式,就会发现乔布斯的影响力仍然无所不在。要是Apple真的下定决心投入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影响也将遍及全球。

此外,根据5月2日公布的季度财报,苹果将拥有2500亿美元的现金。是的,不是公司总资产或股票总和,而是现金。

绝大多数的公司资产都会包含在各种投资、不动产、股票、债券或基金等,通常现金不会占绝大部分,而苹果拥有2500亿美元现金这一数字在美国经济史上从未有过,就算放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大数字。这些天文数字可以买什么呢?

如果愿意,苹果可以买下整个特斯拉(510 亿美元)来发展电动车产业,还可以买下内容龙头 Netflix (650 亿美元),把娱乐内容和自家的手机做一整合,更可怕的是,苹果可以买下整个迪士尼(1800 亿美元),包含它所有的乐园和 IP 内容,光用现金即可。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谈到Netflix,因为不在篇头提及的五巨头之列,最为人所忽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看: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需要为每部电影制作投入巨资,要是一部片票房失利,财务就会遭到打击;要是连着几部片子都不卖座,电影公司可能就会陷入财务危机,遭到对手购并。

Netflix则没有这种问题。当前Netflix有一亿付费用户,每个月固定缴12块美元。所以这家公司每个月坐收12亿美元进帐,不但躺着赚大钱,而且爱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这样稳定的营收流量,每家电影公司老板都梦寐以求。

口袋里有这么多钱,Netflix不但有能力全球化,还能在地化,创造越来越多元的原生内容,实验各种各样的娱乐体验,并将之社群化。在很多国家,Netflix都会举办试映会,让用户一同观赏Netflix的最新作品;当然这完全也能在线上完成。而且只要Netflix想通了,马上就能买下Twitter,或者打造一个自己的社群平台,让大家天天可以看电影、聊电影。

与现有平台的整合,表示Netflix有能力马上变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娱乐平台;而且只要它能善用AR/VR技术,打造在戏院中享受不到的个人娱乐体验,就能立即威胁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变得更具影响力。目前Amazon还能与Netflix平起平坐,但是如果Amazon的原创内容水准再不有所提升,届时也只能看着Netflix一枝独秀。Netflix如果哪天并了HBO,也不令人感到意外;用更漂亮的价格并掉其他的电影公司,也不无可能。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我没有提到Uber或Airbnb,这是因为我认为这类中介者从中取利的模式,早晚会被区块链技术取而代之。虽然不知道何时才会实现,但除非这类公司大幅改舷易辙,调整经营模式,不然不可能成为垄断巨头。

那么微软呢?未来微软会变成什么样子,我至今仍然没有看出什么头绪,我想微软自己大概也很茫然。虽然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些小花小草长出来,但显然无关大局。这家公司内部切割成太多小单位,彼此竞逐有限的资源,而且缺少一致的策略。过去监管单位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把微软拆成几家小公司,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现在竟然得来完全不费工夫,说来也真是讽刺。

最后,让我们重点来看商务领域中的巨兽Amazon。在美国本土或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想要不通过Amazon来卖东西的希望越来渺茫。就算消费者最后还是在其他网站或实体店面购物,他们通常也会先去Amazon阅读产品评价。

越来越多的实体店面关门大吉,地方性的电商网站也在咬牙苦撑,日子越来越难过。接近七成的美国家庭都是Amazon Prime会员,享受免运费和各种其他优惠服务,小型商家根本无法匹敌。现在典型的消费过程,是先在Facebook发现新产品,然后直接到Amazon读评价、看售价,然后很快收到货物,还免运费。这两家公司已经联手吃掉全球大块市场,而且还在拚命扩张。

在新经济中还有一块领域,虽然Amazon不在那边零售各种货物,但也有资格呼风唤雨:Amazon的云服务AWS,可说是许多公司在网络上发展的必备利器;要是AWS不存在,现今的App经济也就不存在。在IaaS网络基础服务市场中,Amazon的占有率比IBM、Google和微软的总和还大上三倍。世界各地的线上企业,都依赖Amazon提供廉价的IT服务;只要AWS服务暂时发生问题,就有成千上万的公司跟着受到波及。AWS打个小喷嚏,就有一大堆创业公司害上重感冒。

我个人认为,Amazon总有一天会变成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也会是人类史上第一家市值突破一兆美元的企业。有AI技术为基础的Amazon Echo和Alexa,是极为精巧的新玩意,很快也会变成家家户户必备的服务,从此取代电灯开关,帮你打理家中各种琐事。由于在Amazon上买东西实在太方便,消费者甚至自愿把所有个人隐私都分享给Amazon。

Echo这样的产品不过是过渡而已,很快你就可以直接吩咐你的吸尘器,叫它自己上网去订新的集尘袋;而当你把一堆脏衣服塞进洗衣槽时,洗衣机内置的Alexa也会适时提醒你洗衣粉快用完了,记得要补货。Facebook号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而Amazon也是如此,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购物偏好。Amazon提供的各种便利服务,方便到让消费者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隐私问题;有了数据就能掌控一切,而数据的提供者,不是别人,正是你我。

并且Amazon的野心从未停止。最近Amazon砸下90亿美元买下Slack,为什么?从Amazon的出价,我们可以窥见这家公司的意图。

首先,Amazon并不打算付现。Amazon将会用其价格高到不行的股票来并购Slack;最近AMZN股价已经突破一千美元大关,PE高达188倍!

第二,买下Slack,Amazon马上就多了一个强大的新服务,能提供给企业使用,省下不少自己开发的时间。

第三,Amazon搞不好完全没有考虑Slack的市场占有率或用户贡献程度。目前Slack拥有每年1亿5000万美元的营收,个别用户每年的贡献度达100美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lack有个相当特殊的计价结构,每一个别活跃用户的年费从80美元到150美元不等,而且并非按照人头数来计费。这样的好处是不会产生所谓“健身房效应”,也就是公司为每个员工付费,结果不是人人都去健身。

另外,由于Amazon总是执着于在短时间内快速攫取市场,所以也很可能在收购Slack后,全面开放免费使用;要是Amazon真的这么做了,现在680万用户数量,马上就会暴增到七千万甚至一亿。Slack现有的700名员工也将会分散到Amazon超高效率的运作架构内,通过Amazon强大的技术能力与基础建设,把服务打造地更加好用。虽然用户数成长到七千万或一亿,距离所谓“知识工作者”的六亿人口总数还很遥远,但就Slack的产品副总裁April Underwood的看法,这是极大的成长空间。

要是Amazon对Slack的野望确实如此的话,那么为每个付费用户砸下这么高的成本,对Amazon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互联网公司的新垄断时代

对爆炸性成长的追求,能够带来非常令人惊叹的结果。2012年,大家都骂Facebook竟然要为Instagram的3000万用户,每个人付出33美元的取得成本,而且这些用户全是免费用户,连一块钱营收都无法贡献;现在Instagram拥有7亿用户,当初Facebook砸下的10亿美元(等值股票),看起来超级划算。

但是,即使把Slack包含免费用户在内的680万用户全都算进来好了,Amazon这笔交易,分摊到每个用户身上的花费,还是高达1324美元(硅谷的风投相对保守许多,他们估出来的每名用户估值是559美元);对于这样一个强敌环伺,竞争者众多的专业服务来说,Amazon砸这么多钱下去,绝对不能说是划算的投资。不过,划不划算显然不是重点,毕竟先前也有人出了80亿美元想买Slack,只是没能买成而已。

现在,你明白阿里为什么要做钉钉了吧。

最后,想想国内的情况,除了操作系统我们没有自己做以外,其他领域的垄断真是有过之而不及呢!

————————————————————————————————————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