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慈禧死后一百年当年小丫鬟说出其垂帘听政两代帝王秘密?

个人的奋斗加上历史的进程缺一不可,咸丰皇帝死前考虑到孩子年幼可能会大权旁落为权臣所控制,因此让两宫太后拥有批红权力、八大臣拥有草拟权力(所谓太后垂帘,八大臣辅政),大家互相制衡,不至于一家独大。但这样一来,两宫太后的权力就比较大了,慈禧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她面前。

慈禧死后一百年当年小丫鬟说出其垂帘听政两代帝王秘密?

咸丰一死,八大臣和太后就开始暗中较劲,肃顺计划联合八大臣建立辅政制度,想慢慢架空慈禧,慈禧当然不同意,干脆所有的奏折、计划她都不批准,四天以后,各地的未批奏折堆积如山,朝廷政务陷入停滞,逼的八大臣认怂。这时候八大臣在外朝呼风唤雨,慈禧慈安作为最高决策人,却不能接见外臣,只能接受八大臣审阅过的东西,所以肃顺等人依旧能够制衡慈禧。

后来山东一个监察御史董元春跳出来上书说让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等候皇上长大,而左右不得干预,于亲王中挑选一二人,同心辅佐”等云云,要求太后临朝,让几个大臣滚出克。

肃顺等人立刻进宫,公开宣布自己是皇帝的臣子,不能服侍太后,让太后有批准权力已经是给足面子(请太后看折亦系多余之事),随后肃顺以皇帝名义发了个痛批董元春的谕旨,但慈禧留中不批准,因此发不出去。

肃顺便不再问政,天天在家里遛鸟玩,朝廷再次陷入停滞,慈禧被迫就范,将谕旨发下去。

看似一胜一败,但慈禧是皇帝的妈妈,肃顺跟她对抗,怼的越激烈,罪过越大,外臣对抗太后,可以包装为臣子抢夺皇权。慈禧便开始装可怜,带着小皇帝四处祭祀巡视时都对着臣子们哭泣,称肃顺欺君罔上,欺负孤儿寡母。

慈禧死后一百年当年小丫鬟说出其垂帘听政两代帝王秘密?

本来这时的清朝廷是满人独大,很多汉人官僚和满人低级贵族都希望挤进上层,但没有机会,慈禧与肃顺的斗争就成了他们的机会。慈禧开始拉拢汉人大臣与宗室中不当权的人们。

比肃顺血缘更近的恭亲王奕䜣,被边缘化后心生不满,醇亲王奕譞也是如此,嫉妒肃顺血脉不近却能问政中枢,汉人的几个中枢大臣周祖培、赵光等也对肃顺不满,认为皇帝母子深居宫中,而肃顺作为皇帝与外朝的链接,可以说是权倾朝野,谁知道太后现在是不是被你控制了?于是便认为皇太后应当公开垂帘听政,不能让内外朝廷隔绝,以至于小皇帝沦为肃顺傀儡。

这样一来,咸丰死后被边缘化的恭亲王奕䜣、年青野心大的兵部侍郎胜保和新贵科尔沁君王僧格林沁、醇亲王奕譞、大学士周祖培等人都跟着慈禧这辆新车打算闯个名堂或是翻身。

很快,这些人在慈禧的联合下,形成一个集团,将肃顺拿了治罪,慈禧与恭亲王共治天下。这次慈禧的胜利,来源于咸丰给了一个批红的机会,之后慈禧的胜利,都是理所当然的了,因为明清两代皇权是愈发集中的,舆论支持上慈禧非常有利,官僚们想对抗皇权只有阳奉阴违,像肃顺这种公开挑战的只有死。

不久后,慈禧利用这次胜利的余波,继续渲染伸张皇权的情绪,将权势迅速扩大的恭亲王奕䜣也打落台下,奕䜣主张实用主义,倾向于洋务,外交方面颇能保持对外平等,导致被清朝官僚们批评为软弱、离经叛道。慈禧则始终代表着保守派们的民心所向,她高举皇权大旗,高举理学大旗,奕䜣作为改革派,得罪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而慈禧无意改革,与当权派们一拍即合,继续堕落又有何不可?于是便轻易胜利。

许多士大夫官僚认为奕䜣落马乃是皇权独大、终于扫平权奸的标志,朝廷政治终于步入正轨,先帝时候的混乱结束了,但大家都没有想过慈禧能够在今后47年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接连不断的起义给予朝廷启动特殊模式的舆论背景,天下大乱之际慈禧简直是被迫出山,曾国藩等人认为两宫太后才地平常,不过是占着个位置防止中枢再产生变乱的庸主罢了。

同治十八岁时,慈禧没有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恭请同治亲政,但历史的进程再一次眷顾了慈禧,同治青年时代被慈禧搞得非常压抑,于是放纵的追求性交与饮酒的快乐,喜好男宠,不讲卫生,据说身上长满疥疮流脓而死,又有一说是天花病死,总之十九岁时便暴毙,慈禧与之前的旧盟友醇亲王等人一同,再次击败了恭亲王等派,拥立了仅有三岁的光绪。

慈禧死后一百年当年小丫鬟说出其垂帘听政两代帝王秘密?

再次开始亲政,光绪成年时慈禧已经拥有了豢养多年的老班子,一众忠诚的狗腿子听命于她本人,她执掌中枢,于各处安插亲信,长期的政坛不倒翁使她深受钻营者信任,便利用权势与醇亲王一同规定皇帝亲政后依旧要受太后钳制。

1890年-1898年,光绪拥有名义上的亲政权力,但甲午战争兵败后光绪不愿签字,被慈禧谕旨逼迫不敢拒绝,在宫中踱步哭泣,急的团团转,事后他要杀掉尸位素餐的李鸿章,而慈禧又一次拒绝,一点面子都不给,光绪在种种钳制下没有选择走同治的老路放弃希望开始享乐,而是坚持着一点一点向好处努力。

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一次抓到了机会,光绪此时已经因改革而得罪了太多的人,保守派们再一次团结在慈禧旗下,慈禧拥有的这股力量足以保证她第一次挑战皇权,一时之间全国都在议论慈禧预备废掉当今皇帝,光绪成了三十年前的恭亲王奕䜣,慈禧依然作为保守派击倒了希望改革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者。

数十年来,她始终控制权柄,一开始依赖于奕䜣,再以后依赖于忠心而懦弱的醇亲王,再之后是荣禄,她归政以后给予荣禄很大的权力以使举国官僚不至于看不清楚状况。同时她控制着北京周边的军队,如圆明园八旗、北京的禁军等,能够牢牢控制住北京,也就能够控制住大臣与皇帝的生命。

所靠的第一是命好,咸丰脑抽、同治暴毙,第二是不要脸,不顾大局、只要权柄操在自己即可,如此一来,她便可以击倒任何有改革欲望的政客,稳坐第一把交椅,直到这条船彻底朽烂为止,她都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