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名人放P都香,鸡汤醍醐灌顶,只有真知灼见与我们无关——无知啊

名人放P都香,鸡汤醍醐灌顶,只有真知灼见与我们无关——无知啊

今年是作为自媒体选手们最苦涩的一年,因为拿不出什么所谓的新媒体渠道上牌桌了,牌桌上打过的都是熟透了的章法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头条号,互联网巨头各自都有自己可以报价的体系了,只是整体商业价值在下滑,为什么大家还如此孜孜不倦的在耕耘这些干枯的老田,新天地在哪里?

我说实在的,除了2年前我偶尔还看看微信公众号,现如今我可以说是0打开率了,基本上不会去看微信公众号了,那些阅读习惯如此执着还在看微信公众号的人我称他们为疯子,只有疯子才如此执着,而且微信公众号内容同质化太严重了,还不如看新闻来的实在,反正都是哈哈一笑,至于在微信公众号上学知识一说,感觉就是自欺欺人,不如多看两本书来的实在。

名人放P都香,鸡汤醍醐灌顶,只有真知灼见与我们无关——无知啊

熬过了寒冬的微博号,还有那么一群执着的女性没事刷着微博,看看明星互撕一些揭老底的糗事,女性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始终没有停止下来,不得不说微博的内容更加不会有什么有营养的玩意儿了,偶尔看见几个挣扎的大V内容变得越来越单一化了,创意枯竭了,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然后大家都一样,八卦明星,一起开箱子卖化妆品?来了很多很多老师。

名人放P都香,鸡汤醍醐灌顶,只有真知灼见与我们无关——无知啊

名人们放P都是香的年代其实十分可怕,普通的新媒体作者失去了很多源动力,都在看名人嘴里反复咀嚼的类似(不可描述)的玩意,吐出来了,大家捡起来当个宝,特别是恶心的心灵鸡汤,毒鸡汤也是类似如此,有什么意思?多无知的人才会抽时间看鸡汤?后来我明白了,百分之98以上的人就爱看这玩意儿,可能是下班了安抚一下一天在办公室或者工厂饱受折磨的心灵吧,总之绝大多数人不爱学习真知,就爱心灵鸡汤鼓励自己,鼓励自己保持现状原地不动就好,特别是头条号上的一些大号也是鼓励鼓励,没什么用啊,我很多时候很好奇,这样丰富知识的年代为什么天天就这些玩意儿翻来覆去,不累吗?当然了有98%的人支持和鼓励心灵鸡汤那就看心灵鸡汤就好了,别的统统不要,只有这样才能当个大V,才能快乐的赚钱,粉丝转换呀!

名人放P都香,鸡汤醍醐灌顶,只有真知灼见与我们无关——无知啊

偶尔下楼散步,几个身着西装的小哥们围坐小区长椅上,绷着手机乐哈哈的刷抖音,从吃饭的时刻起就没有抬起过头,就觉得真香,看着抖音里漂亮的小姐姐就会觉得很满足,或许人都麻木了,就是一条条的往下拨弄着短视频。

作为短视频的创作者我个人都觉得很麻木了,被迫逼到15秒的墙角抢流量,然后抢来的人群没什么用处,都是些1块钱都不舍得花的穷用户,我觉得花15秒看视频的用户在互联网上来说毫无价值,或者价值为0,粉丝转换的最大价值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也就200美元顶破天了,中国这个消费降级的情况下估计更惨,比较悲观的来看,我觉得粉丝花5-10块钱往往比较乐意,最好能卖个几百块钱的东西抽个奖给他们,这就是粉丝经济咯?

总觉得粉丝经济是骗人,骗了好多好多人趋之如骛的来做新媒体,然后造就一片繁荣景象,其实背后很多人都变成了垫脚石或者炮灰,树立一个 IP形象需要付出的太多了,个别人的小团队想要成功真是凤毛麟角,如今这个年代要在新媒体成功完全比买彩票还要难,每天都有新的骗局出现,有无数人一夜成名,然后消失在信息大海的里。推广一个人的成本远比想象的要多的多,要不断的,反复的,不间断的去推广,形成了长尾效应这个人才能算真正的红了,而且必须要反复曝光,小节目也是,有的人红了也有人一夜被封杀了,都是利益驱使,很多东西把握不住控制不住劝那些微小媒体收手吧,不要浪费清楚了,特别是给人灌鸡汤的选手,你会发现你每天增加的粉丝不过是机器人而已,杯具啊……

一觉醒来,我的头条号还在,我想多几个粉丝而已,希望给一波关注,关注我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关注我还能学习到东西和我交流情感(^U^)ノ~Y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