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文 | 韦爵爷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阿尔巴尼亚国家可以说是之前一直靠着我们的救济却不从来不开口言谢的国家,1971年,阿尔巴尼亚国家就遇上了一件棘手的事,他们的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于在恶劣的环境下面临毁灭的边缘,可是送到那些修复技术顶尖的法国和意大利,人家要价太高,阿国不堪重负后找到了我们国家。希望我们施以援手,为了维护两国友好关系,于是国家文物局接下了这份重任。

阿尔巴尼亚国家的这件“镇国之宝”就是两部羊皮书,其内容其实就是基督教经典4福音书。这份两部羊皮书分别成书于4世纪和6世纪,都是用金粉手抄在羊皮书上。后来这两部书颠沛流离,流落到阿尔巴尼亚国内的一个教堂内。刚好又遭遇二战交火激烈,厚重的羊皮书难以携带,于是教主将它们埋在了教堂后花园中。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当几十年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它,然而却发现这两部书已经已经快要灭绝了,原本装它的坚不可破的铁盒都已经成粉末了,更别说书了,两部书都被腐蚀得很严重,坚硬板结,一碰就掉粉,就像一大摞被风干的千层饼干一样。当时阿国的大使罗森先生将它们送到文物局的时候,领导们都觉得太棘手了。

但由于这是项政治任务,直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为了能够完美修复,文物局的领导打电话给中科院,希望将能够派出最具权威以及实力的专家回来参与这项艰巨的工作。于是当时被下调到河北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的文物专家们都通通被派遣回京,在夏大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文物修复小组。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这两部羊皮书情况真的十分糟糕,每一页都被粘连到一起,感觉已经到摧枯拉朽,完全碰不得的地步,比干烟草还脆,一碰就碎成渣。于是在夏大师几天来的苦思冥想和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完美的修复方案。

先将粘连的书页分开,然后用新的羊皮修复受损的部分,用蚕食膜为整本书加固。方案出来之后也得到了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不过此次修复羊皮用量大,仔细一算竟然要牺牲到200只羊。这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不过考虑到这个任务非同小可,领导们大手一挥让修复小组们放手去做。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于是经过这三个月的紧张工作,修复完的两部书感觉像活了过来,又重新焕发出一份价值连城的文物的厚重感和智慧。阿尔巴尼亚的使者罗森看到了都忍不住惊叹修复得实在是太完美了。在将它海运回国的时候还特意跟意大利和法国的专家炫耀了一番。

1971年,此国求助中国修复一国宝,最后任务完成,却牺牲200只羊

而在修复这两部书的过程中,平均每天都需要杀一道两头羊。由于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再加上他们在农村呆久了没吃到肉,所以除去羊皮修补用,剩下的羊肉都用于给文物小组们补充营养了。为了中阿两国的友好关系,国家以及工作者们真的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不仅是友好邻国,更是对文物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