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有知乎上有人提问:最反感父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赞最多的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马克.吐温的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超限效应”。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就是典型的超限效应。

“你怎么又这样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记不住?”很多时候,父母以为多说孩子才能记住。却不知,父母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情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偿试不要想像一头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这就是“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

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一名初一的女生早恋了,她说“父母说多了会产生逆反情绪。天天叫我不要早恋,后来我故意早恋,就是为了气他们……”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批评也不要简单的重复,要换个角度换个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超限效应、反弹效应也会随之减低。今天你唠叨了吗?好父母,不唠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