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從一張圖片說起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一名軍官在展示轉盤機槍

上圖是解放戰爭時期,在一所中國傳統的大院內,一名國民黨軍官蹲著,他面前擺著兩排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也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轉盤機槍,如今的軍迷喜歡說這是大盤雞,國軍擺這麼多機槍幹啥?原來他們對外宣稱這是他們的戰利品,共軍居然使用了蘇聯機槍,言外之意,蘇聯對中共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乍看起來,是有一定合理性,蘇聯援助中共,說得通,實際上經考證,這些機槍本身就是國軍抗戰時期接受的蘇聯裝備,也就是說在國共第二次內戰時期,國軍的蘇械也是遠遠多於共軍的蘇械。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國軍這麼做,不恰恰證明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無能嗎?這個就不多說了,接下來聊一聊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裝備吧

抗戰時期為啥蘇聯大量援助國軍

抗戰初期,國軍,尤其是中央軍,主要以德械師為主,可是從淞滬到南京,德械師損失巨大,鮮有值得稱道的表現,而蘇聯基於地緣要素,開始援助國民政府大量武器,當然不是白給的,一是中國要拿出等價的物資,二是希望中國拖住日本,減輕他們的遠東壓力。當然了,蘇聯裝備的及時輸血,使得國軍及時恢復戰力

蘇聯援助了多少武器

從抗戰開始截止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援華貸款宣告結束),在此期間蘇聯援華物資數目說法不一,以蘇聯著名經濟史專家斯拉德科夫斯基的數字為準,蘇聯共援華飛機904架(其中中型和重型轟炸318架,殲擊機542架,教練機44架),坦克82輛,牽引車602輛,汽車1516輛,大炮1140門,輕重機槍9720挺,步槍5萬支,子彈1.8億發,炸彈31600顆,炮彈約200萬,以及其它軍火物資。這個數字除牽引車602輛(中方統計為24輛)外,基本上得到中方多數學者的肯定。從這份清單可以看出,其實蘇聯援助的武器還是以重武器為主,步槍只有5萬支,大量的飛機 大炮 輕重機槍很好的補充了前線所需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蘇版的馬克沁機槍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馬克沁託卡列夫機槍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背莫辛納甘步槍的國軍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蘇聯援助的飛機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蘇聯援助的坦克

蘇聯援助的這些物資,至少可以武裝國軍20個師,可以說抗戰中期國軍的精銳部隊此時應該是全面換裝蘇械,比較突出的幾支蘇械部隊是第五軍、第一軍、第七十四軍、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五軍。

國軍蘇械部隊的戰果

國軍剛開始換裝蘇械裝備,第五軍和其他部隊就在崑崙關血戰日軍第五師團21旅團,擊斃了日軍旅團長中村中雄,但自身也傷亡慘重,第五軍也基本被打殘,戰車部隊也損失慘重,畢竟山地作戰不利於坦克的機動及火力的發揮,40多年後,蘇軍坦克在阿富汗的山地也是難以施展,就不難理解第五軍的坦克部隊在崑崙關作用不大的原因了。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收復崑崙關

1942年,第五軍作為主力遠征緬甸,戰果不大,因為被日軍的大迂迴抄了後路,被迫從野人山回國,重武器丟失殆盡,這些重武器成為了日軍對付國軍反攻的利器。松山戰役時,日軍安置的一輛T26給國軍造成巨大傷亡。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攻佔松山後,國軍戰士站在T26上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想不到以前丟的T26,會給自身帶來巨大傷亡

總的來說,蘇械師的成立目的和德械師一樣,都是為了能在戰場上與日軍正面抗衡,但在實際使用上卻與當初的設想有所不同。國民政府對於蘇械師是既想投入實戰發揮效果,又想採取保護措施,以避免這些精銳部隊像德械師那樣在一到兩次會戰中就被消耗殆盡。

在1938年到1940年間,第2軍、第5軍、第71軍、第74軍和第85軍這五個軍都與日軍有過交鋒。其中第5軍在崑崙關一戰以慘重的傷亡代價取得勝利,這影響了軍委會對此後蘇械部隊使用方針。從1940年開始,18個蘇械師中,僅有第74軍所屬的第51師、第57師和第58師一直與日軍保持正面交鋒,這使74軍在抗日戰場上不斷得到鍛鍊,日軍甚至還將該部形容為“支那第一軍”。對於其餘各部的安排是:第1軍在潼關依託黃河天險與日軍對峙(事實上這一地區的戰事僅限於雙方的不斷炮擊,堂堂蘇械部隊因此不得不經常出動去修補被日軍炮彈破壞的道路,儼然一支工程兵),第2軍在湖北監視宜昌方向的日軍,第5軍因元氣大傷調到後方長期整訓(後在第一次遠征時再次遭到重創),第71軍調往晉南地區從事遊擊作戰,第85軍長期部署於河南與日軍對峙(僅在1942年和日軍有過一次作戰)。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第一軍在使用捷格加廖夫輕機槍訓練

話說抗戰時期國軍的蘇械部隊

第一軍裝備莫辛納甘步槍

這種部署,很明顯就是將15個蘇械師保護起來,以作今後的戰略反攻之用。然而,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簽定中立條約,致使中蘇關係急轉直下。6月22日蘇德戰爭的爆發,更使蘇聯政府無暇顧及中國戰場,蘇援也隨之不再被提及。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不得不再次尋找新的外援,並最終確定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關係,隨著美援的逐漸到來,蘇械師漸漸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著名的“美械師”則應運而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