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覺得鍼灸有用嗎?

康復老豆


針灸究竟是否有效?

評判一種療法是否有效,不能依據個別人的感受、觀察,更不能依據軼聞傳說,而應該看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的證據。

另一方面,有可靠的原理機制也是一種重要的支持。

上世紀中葉,我國大規模“針灸麻醉”臨床應用,引發研究者對針灸的興趣,帶動了世界範圍內頗具規模的針灸研究熱。

幾十年的研究結果,概括起來,除了存在爭議的止痛作用,沒有證據支持針灸對其他病症的治療作用。

即使是止疼作用,針灸的有效性似乎也只有統計學意義,沒有實際的臨床應用價值。

國際醫學界的這種研究結論不僅停留在學術研究層面,也開始轉化為衛生政策的科學基礎。比如,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先後於2014年和2016年將針灸踢出了新修訂的骨關節炎和腰疼臨床指南。

針灸到底能不能止痛?

國際上有關針灸的研究集中在針灸止痛效果評價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面。

對這些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顯示,針灸似乎顯示出一定程度上的止痛作用。

2017年發表的一項最新薈萃分析,研究者選擇了39項質量較好的臨床試驗,共包括2萬多名患者。通過比較針灸與假針灸(不管穴位,隨便扎)或無針灸對照對一般的肌肉骨骼疼痛、骨關節炎、慢性頭痛和頸肩疼等四種慢性疼痛的止痛作用,發現針灸與無針灸對照組比較,疼痛減輕0.5個標準差(SD)。但是,與假針灸相比,針灸治療疼痛的減輕程度僅有0.2SD。

這個結果與之前的兩項全面薈萃分析的結論基本一致。

2009年一項包含13項試驗3千多名患者的分析,針灸與假針灸相比疼痛減輕僅有0.17SD,而假針灸與無針灸相比疼痛減輕反而更顯著,達0.42SD。

2012年的分析包含31項試驗近1.8萬患者,針灸與無針灸對腰痛、骨關節炎和慢性頭疼疼痛的減輕也大致在0.2SD;假針灸與無針灸相比,同樣獲得更顯著的止痛效果,在0.42~0.57SD之間。

0.5SD是個啥意思?

由於疼痛是一種主觀感覺,人們不能像量身高一樣用尺子來對疼痛進行客觀的量化評價。目前常用的疼痛評價方法兩種,一是患者自己報告疼痛的程度,另一種是觀察患者的表情進行評估。

後者稱疼痛的視覺模擬評分法,是我國最常用的疼痛評價方法。具體的方法是將觀察到患者的表情與一個標有100毫米刻度的標尺對照,從而“讀”出疼痛程度。


針灸相對於假針灸0.2SD的疼痛減輕程度,對應在100毫米的疼痛標尺上僅相當於5毫米,即疼痛減輕5%。

臨床上,一般認為疼痛減輕10到15毫米以上才具有臨床意義。

就是說,針灸的止痛作用僅僅是統計學意義上的,沒有實際的臨床價值。

針灸這種沒有臨床意義的止痛效果真的是“針灸”的作用嗎?

針灸需要針灸師施針,這種操作特點決定臨床試驗不能完全雙盲,最多是患者不知情的單盲方法。

但是,操作中針灸師往往需要通過詢問患者有沒有痠麻等“得氣”的感覺來確定是否刺中穴位,因而,實際上單盲也常難以保證。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宣稱嚴格的雙盲安慰劑對照針灸研究,實質上也無法排除安慰劑效應。

比如,一項分析就發現,13項試驗中的9項,患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真針灸還是假針灸。

Cochrane圖書館有關針灸治療腰痛、類風溼性關節炎、癌痛、痛經、網球肘、子宮內膜異位症、骨關節炎、肩痛、纖維肌痛和產後疼痛,以及預防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12項系統分析的結論基本一致,針灸的止痛作用基本上都沒有超出安慰劑效應範圍。


綜合來看,針灸有沒有效?

1. 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針灸止痛以外所有疾病的有效性;

2.針灸或有一定程度的止痛作用,但是達不到臨床意義的止痛效果。而且這種止痛效果很可能是安慰劑效應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