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 瑤海區迎來大爆發

作為合肥乃至安徽最為重要的工業城區,瑤海區的轉型勢如破竹,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一個全新的瑤海區正在蛻變!

合肥東部新中心以瑤海老工業區為核心,橫跨瑤海、包河、肥東三地,總面積34.1平方公里。其中,瑤海區17.7平方公里,包河區10.1平方公里,肥東縣6.3平方公里。瑤海區是首批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區之一,結合合肥東部新中心的高起點建設,瑤海老工業區的轉型發展迎來了政策疊加機遇期。

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 瑤海區迎來大爆發

東部新中心鳥瞰圖

總體定位:“三個中心”

最具特色、充滿活力的華東青年中心。精準定位青年的個性與習慣,精細設置符合青年喜好的文化休閒設施和多樣、時尚、動感、現代的公共活動場所,形成青春氣息濃郁的新社交空間、新活力舞臺。

城市中心、全生命週期的安徽雙創中心。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結合基地資源特點及其分佈特徵,安排多種形式的小微創客集聚區,滿足創客人群多元化空間需求,同時在中心區規劃創新企業所急需的金融、教育、交流、展示、信息等設施。

三生一體、產城融合的合肥東部中心。合肥東部地區已有大量人口、產業集聚,但缺少一個為之服務的城市中心。建設東部中心,將彌補這一缺陷並完善主城區中心體系。同時隨著城市逐漸向東南發展,東部新中心又將成為引領城市未來再次跨越的引擎。

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 瑤海區迎來大爆發

總體架構:“一個活力中心、四條生長廊道、多維生活網絡”

整合現狀已有建設,落實城鄉一體化空間策略,構建彈性有機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一個活力中心:打造青春氣息濃郁的華東青年集聚的活力港灣。憑藉濱水景觀和地區創新資源優勢,精準定位青年的個性與習慣,設置符合青年喜好的文化休閒設施和多樣時尚的現代活動場所,打造青春氣息濃郁的華東青年集聚的活力港灣。

四條生長廊道:包括工業文明生長廊道、城鄉一體生長廊道、城市中心生長廊道、濱河公共服務生長廊道。

工業文明生長廊道:呵護歷史記憶,依據建築質量、結構及使用功能建立工業建築分級評估體系,對標誌性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修繕。同時逐步打通廠區之間的空間聯繫,形成一條相對完整、連續、以傳承歷史記憶為特色的空間廊道。

城鄉一體生長廊道:尊重現狀建設情況,依據城鄉發展的客觀規律,建立有機增長、漸進發展的彈性生長框架,促進城鄉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空間的有機融合,營造城市與鄉村和諧共生,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新城鄉空間。

城市中心生長廊道:向北延伸至新站開發區中心,向西延伸至政務文化新區中心,形成帶動合肥東部地區發展的城市東南發展軸。

濱河公共服務生長廊道:保護南淝河優良的生態資源,塑造優美的沿河城市界面,設置豐富多樣的臨河面河的文化休閒設施和活動場所,營造集生態、休閒與景觀於一體的活力水岸。

多維生活網絡:依託生態景觀網絡,構建連續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帶。佈置主要的社區中心、醫院、中小學、基層社區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並沿生活性街道向各個居住組團滲透,成為連續、高效、便捷的社區公共服務網絡。

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 瑤海區迎來大爆發

東部新中心“瑤海灣”效果圖

核心區設計

合肥東部新中心核心區域位於廣德路東側、裕溪路南側、鍾油坊路西側,規劃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規劃結構為:一心:CBD核心;一軸:位於CBD核心區,連接高爐區和瑤海灣的特色景觀軸;一灣:瑤海灣;一廊:工業文明廊道;兩帶:沿南淝河濱水生態景觀帶、核心區內部的濱水景觀活動帶;六區:中央商務區、兩個創新研發區、三個開放式混合社區。

合肥東部新中心崛起 瑤海迎來爆發期

合肥東部城區承載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工業等記憶,東部新中心的建設既是促進區域城市轉型、產業轉型需要,也是改善區域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的需要。

從地理位置來看,它直切312國道線,是合肥快通江浙滬的城市門戶和東部橋頭堡,無論是構築滬寧合發展軸(節點城市合肥、南京、常州、蘇州、上海)還是合巢蕪杭發展軸(節點城市合肥、巢湖、宣城、杭州),合肥東部都是最為重要的發展承接區域。

從交通來看,10多條主次幹道構成便捷的交通網絡,4條地鐵將穿城而過。同時,南淝河的城市文化根源所繫(生態綠地、碼頭、沿岸工業遺產),充足寶貴的城市土地空間(存量用地12平方公里,村落、農林、閒地10平方公里),合肥東南通風口的區位優勢,南淝河岸線生態資源優勢,以及瑤海獨享的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政策利好,都是其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所在。

從2016年1月,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建設正式提出,到國際公開招標,到規劃方案中標,確定規劃藍圖,歷時兩年多。東部新中心每一個動作都牽動瑤海民心,瑤海即將迎來全新升級!

合肥東部新中心蓄勢待發 瑤海區迎來大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