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雷雨多发季:当心雷电偷袭

【连网】□陈炜

处暑以来,港城雷阵雨天气不断增多,不时伴随着轰轰雷声而来的是一场瓢泼大雨,虽然雷雨给人们带来了凉爽,但雷雨天气也易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和危险,记者专门请教气象专家来为市民支招。

据市防雷减灾局有关专家介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连云港一直是我省多雷区,平均年雷暴日数30天左右,最多达40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雷电造成人死亡的事故发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

雷电是发生在雷雨云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它的瞬时电压可达上万伏。强大的电流和电压能击坏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带来人员伤亡,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据介绍,从季节上看,我市雷电一般发生在5至9月份,其中6至7月最多,占80%。就雷电发生的时间而言,一般产生在午后到上半夜,尤其下午14时至晚上20时产生的频率最高。

随着人们防雷意识的提高,雷电防御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又到防雷季节,城里防雷的重点在化工、易燃易爆、太阳能等方面。目前,农村防雷是重点,人们的防雷意识还不强,80%以上的建筑都没有防雷设施,人们劳动在空旷的田野里。当雷雨来临时,要采取正确的防雷方法,确保人生和财产安全。

市防雷减灾专家针对居家防雷知识进行了特别提醒:一是,打雷时不要开水龙头,也不要洗澡,因为许多建筑物的自来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致人伤亡。雷雨天少打电话,出行最好把手机关掉。打雷时尽量不要接触铝合金门窗、防盗窗。买房时查验该建筑物是否有防雷设施合格证。

二是,雷雨中不要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不要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要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而且雷雨天也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第三,雷雨天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如果在空旷的室外遇上突然的雷雨,感觉头发竖起来时应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这样能有效降低雷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防止雷击,乡村居民不要随便在屋顶设置金属天线、晒衣铁丝等,更不能将晒衣铁丝等引入室内,或在室内乱拉电源线、电话线、电视天线等金属线。因为通常情况下,雷电总是沿着这些线路进入室内。

另外,一旦遭遇雷击应这样做,及时拨打医院电话或120急救,迅速以心肺复苏法和人工呼吸采取现场应急抢救。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及时向当地气象局和防雷机构报告,以便第一时间实施雷灾调查。

市防雷减灾专业人士提醒说,近几年有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越来越多,而有相当一部分太阳能热水器都没有接地,这样屋顶的热水器就成了一个接闪器,为此居民家中安装热水器时一定要让安装工给热水器接地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