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7岁混血儿嫁37岁山东丈夫,80多年没回俄罗斯,以后想葬在中国


国力强盛,促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俄罗斯、乌克兰、缅甸、越南、包括欧美等国姑娘嫁入中国已经算不上什么稀奇事。但是在上世纪,跨国结婚却不多,然而在山东淄博就有一位90多岁中俄混血儿老人,嫁到中国并至今在中国生活。她或许是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俄罗斯人。老人名叫刘墨兰。

外出的刘墨兰老人正穿过一条巷子,偶遇的乡邻正亲热的向老人打招呼。你从老人的身上再看不出任何异国风情来。花棉袄、毛线帽、黄丝巾,穿着与中国农村老太太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老人家高高的鼻梁、蓝色的眼睛才有异国之风.

图为老人的家,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漫泗河村,平房一间,墙壁上贴着的“福”字很有年代感,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褪色泛白。家门口的小院里堆放着零零散散的杂物。

老人是中俄混血儿,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老人的父亲年轻那会儿在俄罗斯做小生意。母亲丽达对这个勤劳朴实的中国小伙一见倾心。父母结婚后,在俄罗斯沃洛格达生下了一儿一女。刘墨兰是妹妹。

7岁时,刘墨兰从俄罗斯来到新疆伊犁。17岁那年,认识并嫁给了37岁的山东汉子刘春书。此后数年,她随丈夫辗转于中国各地。后来与丈夫定居山东老家淄博,此后一直在淄博农村生活,她来中国80多年的时间里再也没回过俄罗斯。老人手里没留下一张亲人的照片,已经记不清父母的模样。她在农村过着普通的农村人生活。图中的老人正在给院子前面的小菜园浇水。


刘春书既是老人的丈夫,也是她的老师,丈夫曾在家里手把手教她认字写字。后来,丈夫患病致半身不遂,老人不离不弃照顾了他15年。为了给丈夫解闷,老人还曾用干苦力攒下的330元钱给老伴买了黑白电视。为增加收入,当时快60岁的她四处找活,砸石头、缝衣服、甚至推鸡粪。老人和丈夫从来没有吵过架,两人都彼此珍惜,遗憾的是在1989年,丈夫离开了人世。

老人未曾生育,收养了一儿一女,前些年,女儿、女婿和儿子也相继去世。老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出悲伤。老人说现在凡事都看淡了也想开了,“不如多干点活,好好替他们活着”。如今老人与儿媳共同生活,安享晚年。图为老人在拌鸡饲料。

在乡亲眼中,老人勤快、乐观、开朗。曾有村民问她长寿的秘诀,老人答复了六个字:“爱干活,不生气!”也许正因为这6字长寿秘诀,老人才能在90多岁的年纪还有如此硬朗的身子骨。除了干活,老人还喜欢唱歌,很多中国民歌老人张口就来。图为社会各界来看望老人的场景。


老人在中国生活了80多年没有回过俄罗斯,她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老人说自己就是中国人。当地的区、镇、村每年都会给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乡亲们问老人,是否回俄罗斯的家,老人说不回去了,以后百年了,她要和丈夫一起葬在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