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很小的时候学校就有了书法课,记得当年兴冲冲回家找笔墨纸砚。万能的母亲不知从哪儿找来一个方方的石头,轻轻滴了几滴水,拿一个长方形的石头样的东西,在上面轻轻磨啊磨,清水渐渐有了颜色,越来越黑,越来越黑,原来那就是砚台和墨。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古人真是聪明,能从山水万物中择取很多东西,许是偶然,许是刻意,总之能把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东西,变成生活的实用品。比如笔,比如墨,比如纸,比如砚。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砚台,别名润色先生,墨侯,石友等,文房四宝中能传世最久的一宝。中华文化几千年,多少事自砚台出。砚台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这种形式在最早的文献记载中称为 “研”。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直到两汉时期,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的墨,从而将“研”正确命名为“砚”。而易水砚作为中国石质书写砚的先驱,在我国“文房四宝”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荆轲刺秦的故事扬名了河北保定易县,那座距离北京不足两小时车程的秀丽小城。其实易县还有一宝,那就是易水砚。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易水砚石料是名为紫翠石、玉黛石的紫色、灰色水成岩。因为易县山清水秀,砚石天赋。所以易水砚,质地细密柔腻,坚韧皆备,硬度适中,抚若凝脂。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蒸发,具备发墨、贮墨、润笔、利毫的优良特性。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2006年4月至6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易县旅游文物局对易县南北林墓区的考古发掘施工,出土了一组石黛板。后经专家鉴定,该砚为古易水特有的玉黛石汉代黛板石砚。这一发现将易砚历史由唐代至少前推到东汉,早于“四大名砚”五六百年,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易水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作为北方人,其实早就听闻“南端北易”之说,也就是南方有端砚,北方有易水砚的意思。据说,李白曾来到易砚产地黄龙岗,并有感而作诗一首:“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浓烈的表达了他对易砚和易墨的钟情与赞叹。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于是,易水砚,于我,是个神秘的所在。于是,在秋末的一个晴天,循着大诗人的足迹,跟随冀商非遗保护之旅,走进易县,去听了听千年易砚的前世今生。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走进易水砚展厅,一排排雕刻精美,形式各异的砚台,墨海呈现在眼前。浓重的颜色,精致的雕工,整个展厅弥漫着厚重,优雅的氛围。尤其是那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巨砚杰作——《中华腾龙砚》,从设计构思、开采石料到巨砚竣工历时三年,雕刻繁复,构思精巧,寓意吉祥,易水砚好美!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墨史》载:早在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唐代墨官祖敏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奚砚”,即现在的“易砚”。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庭圭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 并赐“李”姓,由易州迁居歙中,成就了“徽墨”、“歙砚”。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据当地人介绍,到现在安徽老胡开文墨厂还能看到一副这样的对联:“传承古易水,奇珍握墨绝”。他们默认自己是易砚的支脉,根还在易水河畔。古砚研究专家认为,易州制砚技艺曾辗转传播至广东肇庆,影响带动了端砚的发展。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随着历史的发展,易水砚制作技艺也在不断传承发展,并渐渐达到成熟。宋辽时期,易州列入辽国疆土后,易水砚受到辽国器重,成为宫廷贡品。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实行汉化政策,易水砚发展迅速。清代,雍正皇帝葬于易县清西陵泰陵,乾隆皇帝每年来此祭奠。易水砚被当地官员献于乾隆,乾隆甚是喜爱。易水砚、柳叶烟和磨盘柿并称“易州三宝”,为清廷贡品。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砚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更记载着匠人们的构思的巧妙和劳作的辛苦。看似一块小小的砚台,其实工艺很是复杂。选石,设计,雕刻,打磨,烘干,打蜡等等一关关,一道道,每道程序都不能免。

古今多少事,都在易砚方寸间

站在飞尘满满的操作间,看着匠人们挑石,磨石,一刀刀的刀刻,一点点的火烤,时光似乎回到了千年前,劳作的匠人,张扬的诗人,流动的时光,不变的岁月......

易水千秋碧,易砚岁岁传,虽然现在的人有了使用简单的墨水,有了更方便的签字笔,但是曾经古老的传承,蕴藏着灿烂的文化,智慧的手艺,依旧该如明珠,永久传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