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華州歷史上的四大書院

華州歷史上的四大書院

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開始於唐朝,五代,盛行於宋,一般都建在山林名勝之地,並以此命名。書院多研習儒學,但並不重視科舉。仁宗慶曆年間,各地州府皆建官學,一些書院與官學合併。神宗時,朝廷將書院的錢、糧一律撥歸州學,書院一度衰落。華縣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書院分別是:華山書院,秀峰書院,少華書院和高塘書院。

華山書院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華州知州朱茹在州城儒學北街(今少華中學後)創建華山書院,為州郡建設培養人才。初建堂室五檁,學子宿舍、食堂等。磚垣圍繞,門庭深邃,前門匾額題曰“華山書院”。其名蓋取於學者文章事業巍然如山之高、煥然如山之美之意。書院建成後,凡是華州境內有條件的優秀人才,大致都曾入此學習和深造。華山書院培育的人才,曾在明嘉靖隆慶年間,為關中地區贏得了“多才子”的美譽。後書院被毀,原因不詳。清康熙年間,時任翰林檢討的華州東溪(今羅紋橋一帶)人張曾慶告老還鄉,在老城東門內大街之北重建華山書院。

秀峰書院

清乾隆年間由貢院改建,原址在老官道南(今鹹林中學東部)。貢院,初創於明崇禎年。清康熙年間,知州馮昌奕改修,歲科兩試,商州、洛南、山陽、鎮安、商南、藍田、渭南、華陰、潼關等地士人云集華州應試。清乾隆年間,士子應試改在同州舉行,貢院閒置,知州席紹葆倡捐,改為書院,規模百畝餘地。書院創立八年後,因西陲戰事改為公館,書院廢止。

少華書院

原址在西倉草場一帶(今鹹林中學大操場東南),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後廢止。清乾隆中期,華州人史芝因秀峰書院改為公館後,士子學業荒廢而捐資千金在城西(今崖坡東),再建少華書院。建學舍數十間,四面環列花卉竹木,環境清幽。一時稱盛。同治元年(1862),書院毀於戰亂。同治十年(1871),知州胡燾又在城西北隅劃地4.4畝,今鹹林中學西院重建。學舍宏大,藏書亦富。光緒三十年(1904)創州立中學堂,院產盡歸。院址後為教育會學校佔用。

高塘書院

原建築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初為玄君廟,光緒末年改為高塘書院。光緒二十九年(1903),知州李嘉績集資募捐,改高塘書院為高塘學堂。宣統元年(1909),高塘學堂改為高塘高等小學堂。民國時改為高塘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