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連筆字和行書有什麼區別?

黎≮明



嚴格意義上說,“連筆字”不是書法方面的術語,在書法圈內,從理論上看到沒有采用這個詞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會有人把行書稱之為“連筆字”,沒有人把草書稱之為連筆字的,至少在我多年的生活圈內如此。對於草書,人們都說成“狂草”或“大草”。

從學習書法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還是稱之為“行書”為好。意思非常明確,連筆字就是行書的俗稱,並且是那種行草書文字,不是行楷書文字。

個人認為,可以將那些沒有書法功夫的“硬筆行書”稱之為“連筆字”為好,不過沒有明確的約定俗成。主要是為了避免概念的模糊或混淆。

其實,“連筆字”這幾個字還是能夠反映一些行書的特點的,就是部分筆畫相連。但這只是行書的一個特徵,不能和具體的行書的內容劃等號。咬文嚼字的從概念上說,連筆字不能包含行書的所有外延,而行書則完全包含於“連筆字”的內涵。

行書通常分為兩種,行楷和行草。行楷書法如《蘭亭序》。


行草書如下圖作品。



翰墨書道


行草書中有很多連筆,專業術語叫牽絲引帶,很多人習慣把這種連筆過多的字叫“連筆字”。

一些人寫行書或草書就用線條一個勁地圈連,並以此為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首先,行草書並不是連筆越多越好,有的地方應該適當安置一些獨立的點畫,有的地方則須飛度而過,形斷意連。有意而連顯得俗氣而缺乏神采。

其次,即使是連綿不斷的使轉筆道,實質上也是不同點畫的連綴,即點畫暗含於線條之中,使轉的筆道應有粗細、輕重、緩急的變化,而不是等粗線條的圈連。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連筆字是在鋼筆字中的一種稱謂。它可以是行楷,也可以是行草,還可以是草書和行書的泛稱。





這個詞,是從英語字母連筆書寫而得此名。它的書寫方式是橫行左起,筆畫連接。與中國傳統書法沒有關係。

中國書法中的行書草書,大量的使用連帶。有專門的術語,稱為承接。什麼叫承接?上筆之終,為下筆之始。有形斷而意相連。有遊絲而形相連。書法中最講究的就是筆意相連,勢貫通篇。雖字字獨立,而上下之間氣韻相連。非連筆字能達其意境。




子衿書法


所謂“連筆字”就是個俗稱,是指工作學習中,大家對於牽絲較多的字的統稱。

而行書,又指有書法基礎的“連筆字”了,所以,連筆字不一定是行書,也有可能是沒有書法根基的江湖體;而行書,一定是連筆字了。

關於行書的起源,以前練字時曾抄寫過,原貼是田英章硬筆行書繁體字,我抄成簡體字了,如下:




行書,具體又分為行楷和行草。通俗講,前者相對工整點,後者更為草一點。並無十分嚴格的界限。

我喜歡練硬筆行楷,因為在我看來,硬筆書法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通俗藝術,行楷是書法性與實用性的最好結合,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不是我的追求。


行書一點通


其實應當講寫字和書法有什麼區別!

1、寫字的目的是傳達思想交流,不管你連不連筆能讓人看懂即可。或者你的連筆對不對,怎麼連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2、書法中的行書呢,是一種比楷書更便捷的書體,即有你所說的連筆。行書其實沒有嚴格的規定,偏楷一點的叫行楷,偏草一點的叫行草。但是行書的連筆方法是有規律的,不是隨便亂造的,這需依靠大量的臨帖才能掌握它的規律。行書不僅在連筆方法上有講究,還有很多技法,起收筆、轉折、中鋒、側鋒、方圓、粗細、疏密關係等等。

所以你若是問連筆字和行書有什麼區別? 那就是寫字中的連筆比較隨意,而行書書法連筆有規範,這種規範草書中叫”草法“,統稱呢也可以叫”字法“。行書除了講究連筆字法,還有很多筆法技巧等需要學習。


書法解析


連筆字就是行書的另一種通俗叫法而已,但實際上連筆字也包括了草書,但草書適用性差,不為百姓所使用,所以連筆字就是指的是行書了
連筆字一個是指筆劃之間的連接,當然是有斷有連而氣韻不斷,另一種是指字與字之間的連接
在書寫中,書者會根據自己的性情和內容的起伏變化,使字時連時斷,這都是正常的,這才是水平的體現,以氣馭字才是高人,以技馭字乃是字匠,高手都會因為內容的不同而寫出不同的氣韻來,所以寫字前先懂得理解內容,這樣寫的時候才可能把心中對內容的理解而寫出來符合內容的作品來…


草書最能表達出書者的心性,所以高手也最喜歡寫草書

而行書也可以表達書者的內在修養,所以行書是每個書者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但實際上行書是不宜在格子裡書寫的,所以我們練習時儘量不要用方格練行書
這種豎格寫行書很好,特別對於行書不成熟的人來說是上選

而對於成熟的書寫者來說就脫格了,

一張白紙任縱橫,

天高地闊隨心情,

雖是三尺方寸地,

敢裝宇宙天地星。

天啊,看俺的順口溜如何?如何?有水平不?這還不留言點贊或罵幾句?俺曾不止一次的對照鏡子看自己說,玉鄉大哥,你太有才了,如果不是腦袋大壓的,是不是早就上天了?


玉鄉大哥1




行書屬於書法範疇,是真,行,草,隸,篆,五體之一。連筆字古人沒有這個說法,是毛筆退居實用,被硬筆代替後,出現的書寫用語。多工作生活中實用方便的書寫字體,不一定是書法。


蛻山徐康巖




(二)沒有點劃不是書法,古代書者大家多言:功虧點劃雖妍亦臭醜,功深點劃雖醜亦妍。在筆法運用上也有言:筆法千古不易!書法筆法也有中鋒、側鋒等,沒有點劃功夫和筆法運用的連筆字就不是書法,你提問的連筆字就看是有沒有點劃功夫和筆法運用,有就是行書!所以連筆字和行書的區別就在有沒有點劃功夫和筆法運用上。




什麼是連筆字,連多少叫連筆字,有定義嗎!在書寫中如速度較快即會產生牽帶,即連筆,行書有連筆,草書的連筆之多己到無法辨讀的程度。連筆字的好處是氣韻連慣,一氣合成的感覺,比較暢情,比較適合較豪放的整體書法風格,連筆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楊維貞,懷素就很分明。俗話無熟無速不行草,可見連筆字跟書寫速度正相關。楷書快寫即為行,行快即為草。


三逸堂


篆隸行草楷,其中行就是指行書,他是書法五種基本字體中的一種。

連筆字應該是在鋼筆字出現以後,老百姓一種通俗的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