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国内的奥数大大降温了。

前几年暑假回国,同学朋友聚会时谈得最多的是奥数,关键词是华赛,奥赛,某思的竞赛班,火箭班……总之没有犹豫孩子要不要学的,只是探讨该怎么学;

今年回去发现风向变了,但凡说起孩子教育,言必提“大语文时代”,孩子正在上阅读班,写作班……

问起奥数,大家有些迷茫,有的说“小升初”已经不看奥数成绩了,有的说某些好学校没有公开要求奥数成绩,但还会私下悄悄考量,估计过两年也不会看了。总而言之,大家坦言不会那么紧盯着孩子的奥数了。

看来考试筛选机制的话语权真的很大,教育风向随时都会跟着选拔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以更放松的心态去看待奥数是件好事,只是不要180度大转弯就行。阅读、写作固然重要,但数学也依然是非常关键的学科。

美国家长圈普遍有个共识,“体育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而数学则是锻炼思维的最佳工具”,所以很多名高校会专门为体育和数学特长生亮绿灯。要不有身体,要不有脑袋,当然如果两者兼佳,就Perfect了!麻省理工 、斯坦福等大学把数学竞赛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卡内基梅隆、布朗等大学则直接在申请页面上就要求填写AMC10、12或AIME成绩(这些都是什么?咱们一会儿会谈到。)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为啥数学这么重要?因为它几乎是所有理工学科的基础啊。对比起忽冷忽热的国内,美国的奥数则一直处于“恒温”状态,不在聚光灯下,但也没人会忽略它。逃逃开学就5年级了,我们也打算让他开始尝试数学竞赛。今天就来和大家掰一掰美国数学竞赛的特点,我觉得有不少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对如何做好孩子的数学学习规划肯定会有启发。

起步晚,不Ready不开始

咱们华人历来就比较好数学,而且有早启蒙的传统。

记得我7岁那年,有次爸爸给3年级的表姐和我讲“鸡兔同笼”问题,表姐三两下就Get到精髓,而且还会举一反三。我却听得云里雾里,任凭老爸再三讲解,还是揪着“兔子是白色还是灰色”、“有没有鸭子”这类问题不放,最后我爸放弃了。可到了第二年,我无意中自己拿起来看,哎呀,都什么嘛,很简单啊,秒懂啊。我爸这才松了口气,欣喜于孺子可教。果然后来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参加过的竞赛不计其数,直到今年的同学聚会都还有人提起我在大学里高数、线数全拿满分的得瑟往事。

其实小时候前后只差了一年,理解力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试想当年如果我爸契而不舍坚持教,该有多背油。晚一两年再学,最终效果并不差。

等到Ready才开始,恰好也是很多老美对孩子数学培养的看法。美国家长对孩子数学培养的长远规划,考虑要不要拔高,要不要参加数学竞赛,几乎是从小学中高年级才开始。低龄阶段也有一些数学竞赛,我以前和大家分享过,但不算普及,难度也偏低,题目设计得会更活一些,但和国内同龄孩子所上的奥数课外班比起来,只能算小打小闹。

那美国孩子小时候都干嘛去了呢?阅读,体育啊。想想挺有道理,语言学习有窗口期,无论是学母语还是学外语,抓住12岁以前这段时间性价比最高。体育也类似,尤其是一些要求身体柔韧度的项目,适合低龄开始。

而数学则是很需要脑袋的学科,尤其是拔高的竞赛类数学,稍微等一下,等孩子的智力发育程度Ready了,事半功倍。

现在国内奥数降温就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大家可以用更放松的心态去看待数学,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程度去做规划。一开始慢慢来,

而到了Ready的时候,如果学有余力课内的东西“喂不饱”,不管竞赛成绩是否“有用”,都应该鼓励孩子去挑战更有难度的数学题目,在最合适的时候开始锻炼大脑和思维。

速度快,一旦Ready就“刹不住”

不Ready不开始,那Ready了之后呢?我发现美国数学竞赛的路子和国内不太一样,这边很重视知识的宽度,鼓励孩子“超前学习”。给逃逃报竞赛学习班之前,我做了满满一轮调查,总结出美国奥数的大致路线,先列出上层的,大家“瞻仰”一下: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自下而上依次是:

  • AMC10:AMC是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美国数学竞赛的缩写, AMC10指的是10年级(高中二年级)以下的孩子可以参加。
  • AMC12:难度比AMC10大,12年级(高中四年级,美国的高中有4个年级)以下的孩子可以参加。

AMC10和12之上的是美国数学邀请赛 AIME(American Invitational Mathematics Examination),AIME 是为美国初级数学奥林匹克(USJMO)、美国数学奥林匹克 (USAMO) 选拔人才的。当然如果AMC10、AMC12的成绩足够优异,可以直接晋级。

然后再经过层层培训筛选,最终到达IMO(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ad),就是美国国家奥数队。

走到上面虚线框中的学生,多半是冲着最后的世界竞赛去的。而下面的几项比赛,AMC10、AMC12,AIME则是任何对数学感兴趣,擅长数学的孩子都适合去参加,所以前面大家看到的大学申请表格里就有填写这几项分数的栏目。

为什么我说美国数学竞赛很注重“超前学习”呢?可以看到无论是AMC10还是AMC12,它们对参赛年龄年级的规定只有上限没有下限。AMC10中包括了不少高中数学的内容,但我身边见过最牛的娃是小学5年级就去参加,还考得不错,那孩子是从4年级才开始搞数学竞赛,兴趣及其浓厚,天资好再加上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一下就冲上去了。

当然这种牛蛙是少数,绝大多数孩子是从这个框架中的下一层,也就是AMC8开始的。逃逃今年开始准备的也是AMC8,适合8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以下的孩子参加。逃逃准备要参加的竞赛学习班里大多数是4、5、6年级的孩子,也就是说所有孩子都得加速地超前学习。

AMC8是美国数学竞赛的入门级别,大致是以截止到初中阶段的课内内容为主,竞赛内容为辅的考试,总共25道题目,难度逐步递进,前面几道往往很简单。比如这是2017年AMC8的第4道,

Problem 4

When 0.000315 is multiplied by 7,928,564 the product is closest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0.000315乘以7,928,564的结果和下面哪个数最接近?)

(A)210

(B)240

(C)2100

(D)2400

(E)24000

很简单,但需要准确和速度。AMC8速度要求很高,考试是40分钟,每题平均只有一分多钟,越到后面的题目越难也越巧妙,比如这是另外一套题的第25道,

Problem 25

One-inch squares are cut from the corners of this 5-inch square. What is the area in square inches of the largest square that can fit into the remaining space?

(边长为5英寸的正方形被切掉了边长为1英寸的四个角,问在剩下的图形内,能放下的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数学优生的潜力股,现在的一脸懵,只是还没准备好

这道题想清楚了挺简单,但就怕一下被卡住没反应过来。

孩子不但要超前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需要非常牢固。前几天我让逃逃试了一套真题,25道他只对了16题,剩下的要不是做错了,就是还没学过,要不就是根本没时间想,反正还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我把上面这道题的答案,连同可以浏览到历年AMC8、AMC10、AMC12真题和答案的网址整理了出来,感兴趣或好奇的家长可以在【私信我】的对话框里发“AMC”提取(不是在这篇文章下面留言哈,是在咱们每天推送文章的地方发送。)

Tips: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关注】,然后点“东西儿童教育”,进入后右上角有【私信】,在那里输入关键词就会有自动回复啦。

AMC这个系列的数学竞赛在国内也是可以参加的,尤其是将来有意到美国上高中的孩子,可以提早开始准备AMC8,如果有拿得出手的AMC8成绩,在申请美高时会有一定的优势。

起步晚,但一旦开始了就卯足劲儿往前冲,鼓励“超前学习”,这思想不仅体现在数学,还贯穿整个美国教育。美国小学生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到了初中、高中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国内很多高中会花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备考,而同龄美国优秀的高中生已经上了N门AP(Advanced Placement,大学预修课程),积攒了很多大学课程的学分。

我想这点也是值得借鉴的,现在到处在提倡“减负,禁止超纲超前”,孩子负担过重的确不好,但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都学会搞懂了,明显学有余力,就没必要老在原地打转,可以往前走一走。


之前听过浙江大学王立铭教授一期关于“生命科学”的音频节目,节目中他坦言 ” 虽然自己是微生物学家,但仍然不得不承认,科学门类之间是存在着鄙视链和上下游的。生物学的上位科学包括物理学和化学,没有这两门科学的帮助,大部分生物学家可能只能被叫做博物学家;化学的上位科学则是物理学,没有原子物理学的发现,门捷列夫虽然能天才地把化学元素按照特性排列成周期表,但是却根本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化学元素就一定会形成这样的周期;而物理学的上位科学则是数学,没有数学,物理的一切研究、解释、推算几乎没法进行。

数学几乎处于所有科学学科的上游,地位不可撼动。教育风向可能会因很多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数学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点一直都不会变。

观察和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适时开始,量力拔高,这是咱们家长需要做好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