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藥比西藥更傷肝臟嗎?

MC梅


最近,一女子為了黑髮亂吃何首烏導致肝損傷。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人們重視卻又忽視的疾病——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症狀

表現形式上:黃疸(如眼黃,手黃),過敏(如皮疹)、肝區疼痛、食慾不振,乏力、噁心等。

指標上:血清ALT、AST及ALP、GGT等肝臟生化指標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傷肝的中藥有哪些?

人們普遍存在中藥無害的觀念,這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引起肝損傷排在第二位的藥物就是一直被認為“無毒”、“無副作用”的中草藥。

常見的導致肝損傷的中藥有(請收藏,以便使用時查詢並給予警惕):

1、導致一般性肝損害:姜半夏、蒲黃、桑寄生、山慈姑。

2、導致中毒性肝損害:川楝子、黃藥子、蓖麻子、雷公藤。

3、導致肝病性黃疸:大黃、四季青。

4、可誘發肝臟腫瘤:土荊芥、石菖蒲、千里光、青木香、木通、硝石、硃砂。

展開說一點,西藥裡面以抗結核藥物和抗腫瘤藥物最為傷肝。

當然,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立即停用有肝毒性的藥物。

其次,就是進行相應的保肝處理。常用的保肝藥物有易善復、還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膽酸、甘草甜素製劑、熊去氧膽酸、葡醛內酯等。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

2、《2015年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藥物性肝病學組

3、2013年美國FDA藥物性肝損傷指南介紹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一起聊基因


藥物本來是用來緩解病情的,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一旦使用不當,藥物會搖身一變成為傷肝臟的毒藥。並不能中藥比西藥傷肝臟,也不能說西藥比中藥傷肝臟。
不管中藥還是西藥是否會傷肝跟個
人的特異性體質以及跟藥物劑量、用藥時間有關,一旦長期用藥或用量過大就會造成肝臟中毒,如果過敏體質的人無法耐受藥物,就算藥量在正常範圍內也會誘發肝損害。


西藥對肝臟影響的藥物有抗生素類如阿莫西林、氯黴素、利福平、磺胺類等。解熱消炎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芬必得、消炎痛等。激素類如優降糖、他巴唑、甲亢平、丹那唑,還有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抗腫瘤藥物,其他藥物如甲基多巴、心痛定、西咪替丁、消膽胺等總之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不要以為中藥沒有毒性,部分中藥中藥製劑、草藥也具有肝臟毒性,也不能隨意服用,比如長期或過量服用蒲黃、姜半夏、山慈姑、會導致肝功能異常,超量服用黃藥子、蓖麻子、雷公藤製劑可致中毒性肝炎。而小柴胡湯、消遙丸、消銀片、壯骨關節丸、消咳片、天麻丸、首烏片、消咳喘、華佗再造丸等也有誘發肝損害的可能,總之中草藥肝毒性的也很多。
所以在服藥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瞭解藥物的療程劑量,注意事項後再安全服藥。


apple醫生


執業藥師小茴香回答你!

其實經常小茴香會聽到或者被問到一個問題:我不喜歡吃西藥 ,副作用太大,吃中成藥沒有副作用???
祖國傳統醫藥是我們幾千年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古代醫者也說,是藥三分毒!中藥裡面還有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就是代表。中藥不管是古代就還是現代都是有毒理學研究的。不是沒有副作用,中藥、中成藥、西藥都是有副作用的!

傷肝,中藥和西藥哪一個更厲害?

小茴香不是中醫黑,也不是西醫黑。我習慣於客觀的看待問題,不帶主觀感情色彩。無論是中醫、藏醫、苗醫等等都是我們祖國的傳統醫學領域,之所以能夠廣泛運用,得到傳承,是因為其確實有強大嚴密的理論體系在支撐,更有無數病案康復,不是誰能夠說黑就可以黑的。客觀的存在,很多東西不需要辯駁。
中藥比西藥傷肝是要看具體藥物的。下面來看看這兩個例子:
1. 西藥,有愛喝酒的人,服用感冒藥百服寧後,出現肝腎功能衰竭進而搶救的案例。這種典型的服藥期間沒有停酒,加倍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其實也是有個體差異存在的。
2. 中成藥,中草藥引起的肝毒性損害也與劑型、劑量、配伍和使用方法等有關,如中藥梔子常規劑量為3~9g,倘若服用30g甚至更高的劑量,可能會導致肝臟的損傷。小柴胡湯也有引起藥物肝損傷的案例,長期服用逍遙丸、消銀片等也有可能引起肝損傷。
長期不當或過量服用蒲黃、姜半夏、山慈姑、桑寄生會導致肝功能異常,貫眾、艾葉、野百合、何首烏、斑蝥、蒼耳子、白果、澤瀉也需要慎服。

避免肝損傷

1. 遵醫囑
小茴香一直強調,一旦疾病到了需要去看醫生的程度,就一定要遵醫囑,醫生的診斷和用藥是有臨床路徑可循的,A藥傷肝,可能醫生會給你加入B藥保護肝,防止損傷。中藥配伍中中藥七情: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其中相畏、相殺就是這個配伍。
2.儘量少用
對於感冒等自愈性疾病,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小茴香建議還是採用多喝水,多休息的自然療法。如果一定要服藥,那服藥前認真閱讀說明書,瞭解藥物的療程、劑量、注意事項等,尤其是過敏體質者。
3. 長期服藥人群

對於長期服藥人群來說,藥物的使用時無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進行定期檢查,隨時觀測到自己的肝腎功能及其他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儘量避免受到影響。


小茴香姐姐


傷肝,即肝損傷。一般有藥物性肝損傷和化學性肝損傷兩種。既然是藥傷肝,那我們就具體瞭解一下藥物性肝損傷。

先說說西藥。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因藥物本身或/及其代謝產物或由於特殊體質對藥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導致的肝臟損傷稱為藥物性肝損傷,亦稱藥物性肝病,臨床上可表現為各種急慢性肝病,輕者停藥後可自行恢復,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積極治療、搶救。

藥物性肝損傷可以發生在以往沒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來就有嚴重疾病的患者身上,也可發生在患者正常用量的情況下或者用藥超量時。

再說中藥。中藥傷肝,即中藥的毒性,這是中藥藥性之一。中藥的毒性系中藥的偏性。根據藥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無毒之分。有些中藥中,有毒成分又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砒霜的毒性成分三氧化二砷,注射用三氧化二砷,適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肝癌晚期。有些中藥的毒副作用,通過炮製或配伍可以減輕或消除。

“是藥三分毒”也就是這個道理。藥物傷肝,其關鍵是依據患者的既往史是否正確、合理用藥。古人說:“藥之害在醫不在藥”。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藥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藥也有害。中藥和西藥哪一個更傷肝?中藥和西藥,都有成千上萬個品種,少有人進行大量樣本的對比研究,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科學、準確的答案。但是,如果患者用藥時,在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下,按照安全劑量、用藥時間服用,避免濫用藥物,在很大程度上不會出現傷肝的問題。


藥事健康


中藥報道的肝損也有,比如說土三七何首烏導致的肝功能損傷,然後就有很多報道,為什麼會報道呢?因為不常見,因為臨床報道少,然後現在大家都知道了中草藥也有肝損的副作用

中醫黑就天天說草藥有毒,肝損腎損巴拉巴拉,好像所有的人只要喝中藥就會肝功能異常似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草藥肝損並沒有那麼常見,而且我看見的那個人還是自己去買的藥回家泡酒喝,根本不是正規醫生開給他的,怨誰呢?有人說怨中醫,中藥是屬於中醫的啊,沒辦法,這種鍋不想背也得背

回到正題,據《中華醫學雜誌》登載,已知全球有1100多種上市藥物具有潛在肝毒性,常見的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抗感染藥物(含抗結核藥物)、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某些生物製劑和草藥等等

肝損傷相關的中草藥、保健品等中有何首烏、土三七,以及治療骨質疏鬆、關節炎、白癜風、銀屑病、溼疹等疾病的某些複方製劑等。



從臨床所見,可能還是西藥更多見一點,當然也和基數相關,畢竟現在的主流是西醫,不能不用藥啊,有病就得治啊,副作用只是小概率事件,沒病的就不要亂吃藥了


大腦梗知識


①從絕對的毒性來講,西藥副作用大。西藥都是提純藥物,藥力十足,作用強,所以如果有傷肝的情況發生,也會明顯的顯現出來。中藥大多都不是提純藥,常規服用下,藥物有效成分含量低,不易產生毒副作用。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西藥的副作用大。

②從隱蔽性來講,中藥潛在副作用大。西藥成分單一,藥理相對清晰,並且經過臨床實驗總結,大多藥物的副作用是被掌握的,只要找好適應症,按量服用,副作用是可以被控制的。同時也可以聯合用藥,降低副作用。或者加保肝藥等,都是辦法。而每味中藥都是一個複方,藥物組成成分複雜。並且大都是多味藥物聯合使用,藥物相互十分複雜。由於此,絕大多數中藥藥理毒理是不為人們所知。加之前面的理由,多數人認為中藥副作用小。

③從人們認知度來說。西藥由於禁忌症,副作用書寫明確,人們大多不敢隨意加量服用。而到了中藥,認為副作用小而隨意加量的事情常有發生。也造成了不該發生的副作用。

④臨床使用上。西藥多有臨床路徑,相對規範,所以副作用多被控制。而中醫理論百家爭鳴,各有千秋,用藥十分體現個體化。還有一小部分胡亂用藥,以“膽大”為特色等,也造成了中藥使用的不規範。


綜上所述,西藥本身毒性較大,而在使用上相對規範,從而控制了大部分副作用。中藥本身毒性較小,但使用上有多種原因造成的不規範,從而加大了其副作用。

我是中醫隨感,喜歡的請關注我,我會用自己專業知識為大家解答。


中醫隨感



dai春華


如果你可以去找一本西藥書認真看的話,就知道西藥九成九是有毒素的。它在書上寫的【副作用】是刪掉了一個毒字,原來寫的是【毒副作用】。

凡是有毒素的藥物,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對人體都有害。所謂的傷肝臟或者傷其它什麼髒,這個傷的意思就是中毒的意思。

常用的中藥是根據醫生的用藥經驗和習慣而選擇的,雖然中藥以四百味為基礎,但真正使用起來基本不會超過兩百味,也就遊刃有餘了。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只要所使用的藥物沒有毒素,就不會使人中毒。不過,即使是無毒的中藥,如果配伍不當或沒有【對因下藥】,也會把病越治越重,不過這也不屬於中毒。

比如,肝臟腫大而有熱,卻使用熱性的中藥去治療的話,藥熱便會讓肝臟熱更盛,這時候,肝腫大尙未治癒,卻把肝給熱壞了。外行的人會以為使用了有毒的中藥,其實不然,而是錯用了熱性的中藥。

庸醫把病越治越嚴重時,不一定是他使用了有毒的中藥,如果藥性不對的話,同樣會把病越治越重。所以說,中藥裡頭也有有毒和無毒的藥物,有的可以直接傷人,無毒的使用不對也會害人。


夢雲山人1


中藥與西藥相比,誰更加損傷肝臟?這個問題不太好講。我們那裡的醫,患都有一種共識,有病病受,無病人受。既然病都沒有還需要服個什麼藥呢?

中藥,西藥一進入人體按說都是五津四射,遊離全身,所有的藥毒都必須要經過肝臟進行我們所說解毒,如果肝功能本身就不好,又怎麼能解毒,分解?

但總的來說,個人認為中藥處方是一人一方一藥,所用的各種藥材都是經過中醫挑選,有的刻意避免對人體損害,這是它的長處。

西藥基本上恩千萬人一方,比如氨咖黃敏膠囊,以及其他,所有藥物含量是一定的,任何人都買來就可服,沒有加減,這就是它們的不足和短處。

相較而言,藥物對人體肝臟的損傷西藥要霸道些。


藍秀明1


中藥和西藥對肝臟的損害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好去做比較。

肝臟是人體的化學工廠,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需要在肝臟內進行代謝,都會對肝臟產生一定影響。中藥中的有毒物質,可以損害肝臟;西藥中的抗生素、抗腫瘤藥、抗結核藥,對肝臟的損害也不小。

是藥三分毒,每種藥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能不吃盡量不吃。如果非得吃的話,一定要遵循醫生囑託來吃,不要吃過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