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听人说五岁男孩因家长不让玩手机,自己反锁房门,从三十一楼窗户跳下摔死在五楼,你觉得是谁之过?

Long83256989


5岁幼儿跳楼自杀?这自杀的年龄也太小了点。令人惋惜,痛心!

至于说谁的责任。5岁小孩不懂事,说是孩子的责任,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同意。同样,因为还是读幼儿园,不懂事,说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肯定反对意见很大。



那么到底谁的责任?


1、父母亲人的责任。孩子如此有个性,是父母亲人长期娇纵迁就的结果。迁就多了,养成任性的缺点,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要求,必须满足,否则会哭闹或乱发脾气。而孩子这样的个性的养成,家庭中父母亲人责任很大。最终,一下子没迁就,就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孩子不让玩手机,也可见平时父母让孩子接触手机过多了。

2、大环境的责任。手机依赖症,很多成人都有,何况一个小孩,更是无法抵抗诱惑。手机中游戏、动画片等,让很多孩子无法自拔,离开一下就发脾气。还有,整个社会有过分溺爱未成年的大气候。笔者记得,在我们小时候从来没听说过小学初中生自杀的,但近些年,自杀年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有了这样的风气,孩子任性自杀就似乎就是必然。



5岁孩子跳楼自杀,刷新了我记忆中自杀的年龄历史,从生命逝去的角度看,很可怜。但从众多自杀大环境来看,很可悲!

预防青少年自杀,应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你说呢?

我是头条【文轩阁】专注教育,习惯直言,欢迎关注!


文轩阁


我一直都认为中国教育最可怕的不是什么败类老师,而是孩子的家长。因为对比中国的所有的人民教师,败类教师也不过是占了少数,而败孩子的家长却占了所有家长的九成九。

过分的宠爱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总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传递给了孩子。

就比如有的家长会通过一些关系,或者花点钱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的学校。然后和孩子说:“我靠关系让你进入了好的学校,你不读点成绩出来看我揍死你。”

或者会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你没给我读个好成绩出来,看我怎么揍你。”

而孩子听了父母的话就会认为做事可以走后门,然后把这种思想印在脑海中,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想着投机取巧。

或者又认为父母花钱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好的学校,觉得有钱什么事都好办,对金钱越来越看中,也越来越执着,甚至入魔,做出什么非法勾当。

而孩子们被父母误导的思想何止这两点,所以我认为对中国教育危害最大的正是孩子们的父母。真正想教导自己孩子做一个社会有用,有出息的人就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人物的三观


八月二十四号上午发生在衡阳县西渡镇,因向母亲讨要手机玩被拒,五岁男孩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从三十一楼跳下摔死在五楼。这个社会怎么了?谁之过?

五岁男孩只因为玩手机被拒绝,便义无反顾地从三十一楼纵身一跃,不要跟我说五岁男孩不知危险,随便找个五岁的娃问一下,站这么高怕不怕掉下去,都怕!

何以这个五岁男孩不怕呢?只是因为想玩手机却遭拒绝而燃起的怒火,把高处的恐惧烧的一干二净。从这一点看,五岁男孩手机中毒已然很深,把玩手机的时间不会是很短的。

经常在地铁车厢里看到,那些外公(爷爷) 、外婆(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哄孩子的良方便是扔个手机给孩子玩。有些孩子真的很小很小,有的还裹着尿布呢!

有些年轻的爸妈宁肯捧着手机刷朋友圈或玩各种各样玩了也没长进的低智商游戏,也不愿陪着孩子说说话、讲讲故事亲子一番,年轻的爸妈为了自己能安静玩手机,随手就扔个手机给孩子。孩子是安静了,可如此一来孩子也基本废了。从身体到精神全废了。

我在想,还好这五岁男孩跳楼这事,没发生在幼儿园,或者再大个一、二岁发生在学校里。

如果在学校上课时男孩拿手机玩游戏,任课老师十之八九会当场没收手机,男孩一怒之下从教学楼飞身而下,这下子学校、老师的责任肯定是百分之九十九了。

谁之过?答案很清楚:家长!

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父可引申为父母,甚至包括外公(爷爷) 、外婆(奶奶)。

作为家长最要不得的就是宠着、惯着孩子,恨不得把星星摘下来给孩子。这样纵容长大的孩子,9岁就能摸别人姑娘屁股,10岁就能恶狠狠地说:“揍老娘们!”15岁呢?20岁呢?


许爱莉老师


这是教育的缺失,这是溺爱的结果,这是沉迷手机的悲剧……一个五岁的小孩,家长不让玩手机,就赌这么大的气,从楼上31楼跳下。

惨案本不该发生,家长该多么心痛啊!

一、小孩沉迷手机的现象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生活中到处都是低头一族,没有事都是玩手机。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刚会说话的娃娃,人人都手拿手机,整天乐此不疲。

特别是现在的小孩,不像以前那样有一个玩具,高兴的就不得了了。现在的小孩,没有人教他,他们都知道用手机玩游戏。使多少成年人自愧不如,并且有些小孩一哭闹,家长为了哄小孩不哭,都是拿出手机让小孩玩。这一招还真管用,小孩拿起手机立马就不哭了。

由此可见,小孩子是多么的迷恋玩手机啊。



二、娇生惯养要不得。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小孩、两个小孩,因此对于小孩都非常娇惯,生怕小孩受了委屈。所以在生活中处处宠着小孩,这就让他们养成了一种任性、撒娇、不顾他人的坏脾气,稍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又哭又闹。

就像本案中在这个5岁的小孩,父母不让他玩手机,一气之下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这明显不是跟父母怄气吗?这样的小孩父母真是打不得骂不得。

三、家长对于小孩子要严加看管。

未成年人的父母对于未成年人有教育管教的义务,未成年人身心很不成熟,有些事情不知道轻重,甚至有时候会做出过激的事情来,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时时在意,一刻都不能放松。

就像本案中的五岁小男孩,家住31楼,父母应当预料到小孩子的脾气以及住在高层的危险性。也许太过轻视,也许是麻痹大意,造成小孩子从31层楼上跳下坠亡,父母伤心后悔可想而知。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但愿生者节哀顺变。


法重情深


五岁男孩因向母亲索要手机玩游戏,在遭到母亲拒绝之后,与母亲赌气反锁房门,从三十一楼跳下,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这样陨落,生命永远画上了休止符。我们为小男孩感到惋惜和痛心的时候,也为他的家人感到悲伤。小小的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的离去,往后余生的日子男孩的家人该如何度过,该如何释然。



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是令人痛心,令人遗憾。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任谁都无力回天。错已筑成,无奈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只能任时光减轻伤痛,让岁月抚平伤痕。

智能手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祸患。有人曾经把智能手机比作鸦片,也许有些夸张,但事实上也不为过。



智能手机原本就是一个工具,在给人们提供正常交流的时候,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却深深的迷恋上了手机,对手机已经深深的中毒了。



无论你走到哪儿,无论在什么场合,不论年龄大小,你看到的最多画面是低头一族,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拿着手机看。



因为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因为手机交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作为父母在家里面拿着手机玩,很少或者几乎不跟孩子交流互动,有的家长甚至为了讨好孩子把手机给孩子玩,成年人都没有自控力,何况是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对手机也就上瘾了,就会主动向家长要手机玩,如果家长不给的话,孩子就会不乐意,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甚至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就像问题中的这名小男孩一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是身教,而不是言教。父母成天机不离手,却告诉孩子玩手机不好,孩子也会想大人能玩手机,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玩手机。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互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了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应该首先做到不玩手机,家长自己做不到,怎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做到。作为父母,在家里应该多陪孩子,可以跟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书。或者多带孩子去外面散散步,去图书馆,去博物馆,也可以带孩子去健身。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陶冶孩子的情操,拓宽孩子的视野。



家庭最好的氛围是充满书香的味道,家里最美的画面是到处都能看到书,家里最和谐的画面是一家人在一起看书。



智能手机是双刃剑 ,它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看用它的人是谁。就好比一把刀,它可以杀人,也可以帮助人去做一些事情。

其实放下手机并不难,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想,是陪孩子成长重要,还是玩手机重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但手机上的东西你是永远看不完的,手机上的游戏也是你永远都打不完的。

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去陪孩子,让孩子的童年在书香中度过 , 不要因为手机而毁了孩子。


阿涛碎碎念


这是社会病,得治

每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即为重生

如果把社会当成质检标准,把个人当成产品,死亡即为不合格,至少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没有符合标准,得回炉再造。当然,这个标准的执行人对标准的掌握很重要,就像执法者要懂法一样,不然就会执法犯法,或者说因为错误的标准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手机是一个产品,本身没有对错只说

用手机是生活所需,手机是个工具,人和手机都没有错。

但是,玩手机就是一门学问,谁玩?玩什么?为什么玩?什么时候玩?在哪里玩?玩多久?怎么玩?简称5W2H(who,what,why,when,where,how much,how do),常言道“玩物丧志”,当家长给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要搞清楚上述七点,如果每一点都不去思考,就会出问题,对于五岁的孩子而言,错主要在于监护人不够细心,简单粗暴收缴手机,对于一个偶尔玩玩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一个经常玩手机且上瘾的孩子,其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再加上孩子的性格方面是否固执己见,内向偏执,综合起来就会发生过激行为。


敬天爱人169


5岁男孩因为跳楼自杀真相

我把题目的关键词输入百度“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一个5岁的男孩子,因为其母不许他玩手机,便反锁房门,从31楼窗口跳下而身亡。这是8月24日”,发现百度没有相关信息。

我猜测这是则谣言,谣言止于智者,否则很多孩子会模仿这种做法,到时候因为玩手机跳楼了,传播谣言的人会不会心里过意不去呢?

假设是真实发生的事


第一,父母责任很大,别说五岁,我家小宝现在才两岁,相当叛逆,你说香的,他说臭,你说好,他说不好,譬如玩手机,我已经很克制自己,也尽量不在他面前玩手机,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那颗好奇心,但是每次他拿到手机,我就会找点小零食,或者相约他玩捉猫猫游戏,让他自己放下手机,而不是强硬地批评他。

另外一方面,父母是否在遇到问题,矛盾之时就不理智,动不动拿死威胁,这是需要反思的。

第二,动画片,现在的动画片虽然分级设置,但是家长很少注意这个,前段时间就有孩子模仿熊出没镜头,落地身亡,譬如超人,我就不认为孩子可以看。

第三,物业,为什么挂上物业,我家住在高层,想安防护窗,物业说不让,还拿出一堆文件说是临街的高层不允许安防盗窗,我想也是增加了孩子的风险。

总之,这样的悲剧谁都不希望发生,每次发生之后需要家长警醒。


秘语相传


看过一个国外的儿童电影,说的是一个清贫之家,哥哥想通过长跑获得奖励,送妹妹鞋子的事情。第一名奖励是运动服,第三名才是鞋子,哥哥只想跑第三,但是由于最后比赛焦灼,哥哥不能不尽力,结果跑了个第一。

哥哥回来后哭的很伤心,他只想给妹妹鞋子。为什么哥哥这么懂事?

因为他的父亲是帮教会弄糖的,一次孩子给父亲泡茶(或是咖啡)没放糖,想拿父亲正在处理的公家糖块。父亲表示了,这不是我们的。

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懂事了吗?因为父亲以身作则。

(以下只评论事件,不针对个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向告诉大家,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面,并不能做的以身作则。现在网络极其发达和方便,很多人都成了低头族,包括为人父母者,天天抱着手机者不在少数。如果说,父母不天天玩手机,那五岁孩子如何能知道手机好玩?

现在的孩子享受特权的依然不在少数,独生子女的优待还笼罩在每个家庭中,一旦有不顺心的,就会连哭带闹。但是我还是有一个疑问,孩子那么小,就知道跳楼了?是突发奇想还是看到了影视作品呢?这笔者就不知道了。


泊图泊途


我想残忍的告诉大家,这就是孩子自己的过错,还坑了一家多少人悲痛欲绝,妈妈背负一辈子内疚。别说什么父母教育失当,这么大的孩子家家都是宠到那么大的,现在那家那么点大的孩子不宠着,那得算苦孩子,宠孩子肯定没错。五岁了,是时候开始管管,教教孩子规矩,也没错,手机玩时间太长,不给玩了更没错,那些语重心长说应该好好跟孩子讲道理的,呵呵,你自己没孩子没长大可以原谅,你忘了自己也当过五岁孩子就不能原谅了。



西方儿童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糖果实验,他们找了尽量多的各阶层,民族,国度,职业等等各种有差异家庭的五岁孩子,一组组进一个房间,排排坐一人一张小桌子,一个老师给一人桌上放颗糖果,反复强调不许吃,老师要出去五分钟,回来后谁没吃的话还可以再得到两颗糖,据说这个实验后来小规模的一直保持着,至今也没找到会等老师回来多拿两颗糖的孩子。所以,你跟我说要跟他们讲道理?!

谁家有那种五岁就肯听道理的妖孽,谁自己偷着乐去,咱老百姓家的孩子那么大时候,他还就是靠连哄带吓给带上懂道理之路的。最后,我想告诉那个小男孩,尽管你的年纪不用担负任何责任,你还用幼小的生命为自己买单,但是,真的是你自己错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震惊!确定是5岁的孩子吗?

前几天听朋友说,有两个孩子去家里玩,一个孩子站在窗前豪迈地喊着:我敢跳下去。另一个孩子也毫不示弱地说,我也敢。真心是胆战心惊。

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是没有那么多危险与不危险的意识之分的。


从生理角度看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科学家研究发现,主管理智的小脑,需要到25岁左右才会发育完全,所以很多小青年属于天不怕地不怕,也就是傻乎乎的年龄,做事也很容易冲动,但是这个孩子真的太小了,让人惋惜的同时不敢相信。


从父母角度看

1.父母是否平时有示范效应

有个朋友,父母吵架时就会动不动各种自杀威胁,孩子们看在眼里,自然也是烙在心上。虽然小,却最容易模仿,也丝毫不懂得大人之间只是做做样子。

2.父母是否有安全教育

我家自打有了孩子,就把窗户都安装上了防护网,因为平时很难看护得过于细致。这些细节父母应该要想到,同时平时也可以给孩子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3.孩子的娱乐项目是否只有手机游戏

记得前阵子看过一张图,左边是一个古代抽大烟的人躺在床上,右图是一个躺在床上玩王者荣耀的孩子,标题是王者农药。

很多父母平时忙起来,孩子没事做,就直接塞个手机给他,养成了习惯了,造成了瘾,想管的时候在生气拒绝时,已经晚了。

正面管教里有讲,孩子到一定时期会有叛逆期和故意气父母的时期,他们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让父母觉得,他们错了,对的是自己,甚至包括生命。


我是jason妈咪有办法,第20期优质问答答主,喜诗词,爱旅游,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修行,听说关注我的都是长的好看的。来,一起修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