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最近经常和朋友们聊起关于培养孩子的话题,深有所思,略有所悟,看着身边因为担心而焦虑的家长们,不由得有些叹息。

今天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我能为他做点什么?

坦率的说,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前二十多名的同学,只要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家长会怎么做?是不是各种表扬、夸赞、奖励堆上来,让孩子受宠若惊。为啥叫“受宠若惊”呢?家长们肯定会说,孩子得了第一就应该表扬和奖励。其实不尽然,殊不知孩子心理会有多大的压力,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不得第一大家又会有什么反应,他或许不是不知道,是不敢想象。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会如是说。因为我知道孩子在高兴之余在担心着什么。


1、关于分数。

正确对待不同学习阶段的任务和主要目标:

小学——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要责怪孩子,培养孩子像考试一样做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这样孩子会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成长,童年没有阴影。所以,孩子对考试分数没什么压力,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初中——考试,只要考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让孩子认识到努力付出会得到对等的回报。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家里,不要尝试者用物质与分数,成绩挂钩,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只要做到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关于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不是要等孩子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有一次,一位长辈对孩子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我立马更正了这种说法,对他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孩子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踢足球、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陪伴疼爱他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女生等等这些让孩子的生活很丰富,让孩子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有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的理解。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3、关于阅读。

阅读,是很好的学习习惯,而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在阅读的之初,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阅读经典名著,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4、关于音乐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高雅的音乐能让人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优美的歌词会慢慢熏陶自我的情操,也成为孩子作文的素材之一。

5、关于独立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要做得自然和随意,润物细无声,不露痕迹,学会互相尊重,不强行摊派。记住,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给孩子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让他一路思考一路成长,我们要做的是一路尊重一路陪伴,这样孩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6、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的观点: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7、关于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8、关于自信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做得对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我们在平时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其实,孩子们偶尔会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他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他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

9、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

或许孩子考第一名是偶然,但是,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如果我的孩子也读中学……

为人父母也是一种学问,如何培养好下一代或许是现在父母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