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说正事儿啦

上个月,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八次会议上,习大大给重庆安排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跟小伙伴上海一起试点"群团改革"。提起"群团",不了解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但一提起青年团、妇联、工会、残联、文联等,大家都懂起了,这类群体性团体组织,就叫群团。中央出了题,重庆如何作答?这不,在11月20号召开的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孙书记做了重要部署。目前,重庆的改革试点方案也获得了深改组审议通过。今天,正事儿君就带你一起看看重庆的这张答卷。

有人问,为什么要改革?中央深改组说的很明白:近年来群众团体"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不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越来越不接地气儿了。这次改革,就是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通过改革让群团工作更加接近群众,为党分忧,为民谋利。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所谓"一子落而满盘活",重庆的改革方案力求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具体来说:

分部门:以工会、共青团、妇联改革为重点,带动其它十余家群团组织改革;

分区县:以万州区、江北区、渝北区、铜梁区、开县、秀山县6个试点区县为重点,带动其他区县群团改革。纳入先期改革试点的6个区县,分属五大功能区域,有一定代表性;

"叠床架屋"、"等级森严"、"头重脚轻"……没错,说的就是你!针对一些群团组织机构设置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次改革试点提出要构建小机关、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的群团组织体系,做到怎么有利于服务群众、就怎么设置机构,群众在哪里、群团组织就覆盖到哪里,为此,出台了三条硬性措施: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一些群团组织确定常委、委员、代表等人选存在“重精英轻草根”、追求“高大上”的现象,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普通群众难以进入。市委这次下了硬性规定,对市和区县群团组织的结构作出了如下规定: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重要的事说三遍:向下!向下!向下!针对群团组织"基层缺人"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改革的思路是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把市级群团机关"减上补下"及区县调剂出的编制全部用于充实基层群团队伍,采取专职、兼职、挂职、购买社工服务等方式

充实基层群团工作力量。

在这个“有问题,找度娘”的互联网+时代,群团工作脱离了互联网那是万万要不得的。重庆的改革试点明确提出要大力拓宽群团组织网上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依托群团组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把群团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加载到网上平台。最近正事儿君给大家隆重介绍过的“群工”同志(“重庆市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就是重庆新一代的“劳模”,在这方面树立了标杆。

今后在群团组织工作的筒子也必须左手微博、右手微信,刷得一手朋友圈、扫得一手二维码,归根到底一句话,让群众在网上能实时得到群团组织的服务。

如何扩大群团组织的有效覆盖,是习大大这套考卷最难的题之一了。重庆将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是探索建立基层群团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将设在工业园区、创客园区、孵化园、专业市场、商圈、楼宇、重大项目工地等区域,面向区域内的群众开展教育培训、维权服务、咨询援助、全天候接待等工作。

群团改革试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群团组织真正“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由群众说了算”,提升群团工作实效。为此,重庆市准备了四条机制创新的“干货”: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这次改革试点重庆对改善群团领导班子结构是很动了一番脑筋,原则上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挂职成员注重从各行各业有群众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中选拔,不需对应干部级别,不设年龄限制,不转行政关系;兼职成员重点从基层先进模范人物、社会组织带头人中选拔,真正把那些“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干部用起来。

华丽丽的分割线

群团改革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就好像高考数学里最后一道大题,要解开并不容易,需要有耐心、有智慧,听了正事儿君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重庆的改革试点值得竖起大拇指呢?

习大大这张考卷,重庆如何作答?

出品单位:新华社重庆分社 新华网重庆频道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频道 新华龙掌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