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以“教师自愿”为前提的课后托管:老师们,你们愿意吗?

以“教师自愿”为前提的课后托管:老师们,你们愿意吗?

最新消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千万家庭的“3点半以后”难题,北京拟从今天9月份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这是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在近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为了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普遍在下午3点半前后就放学了。一些双职工又没有老人帮忙的家庭就得面对没人接送孩子放学的难题,这被称为“3点半难题”。于是,“小饭桌”当课后托管班就应运而生了。

“小饭桌”的确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难题。孩子放学了,有人接;到了“小饭桌”可以写作业,作业不会还有人辅导;还可以提供饭菜……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小饭桌的管理规范吗?有证照吗?提供的饭菜安全吗?辅导作业的人员有教师资格证吗?长期下去,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成绩有不良的影响吗?

事实证明,家长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无照经营者有之,食品安全难以保障,辅导孩子作业的人并不是教师,甚至有的人在孩子作业不会写时,为了让孩子的作业正确率高而直接报答案。时间长了,很多孩子在“小饭桌”的环境里,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写作业不肯动脑筋,一有不会就问人,甚至离开了“小饭桌”就不会写作业了。

那么,政府在这方面打算怎么做呢?冯洪荣在发布会上做了介绍。

试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施课后托管并全覆盖。

目前,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由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的课后托管服务,之前在两个区进行了试点,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低于1个小时。从今年9月开始,课后托管服务拟扩大到每周5天,每天2个小时,实现周一到周五课后托管服务全覆盖,这样一来,家长可以在下午5点半左右接孩子,实现了家长下班和接送孩子无缝对接。

教师自愿学生自愿为前提,不向家长收费。

校内托管班以教师自愿、学生自愿为前提举办,不会向学生家长收费。对于参与课后托管的老师的额外付出,要有一定薪酬,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补贴。

托管班内容以文体活动为主、作业答疑为辅。

那么,孩子们在学校的课后托管班里,能做些什么呢?托管班的内容,以体育、艺术、美育为主,老师也可以答疑,但绝不允许集体上课。

“小饭桌”们怎么办?建立黑白名单。


对于“小饭桌”等社会课后托管班,怎样进一步规范管理?据悉,北京已通过拉网式全面摸底排查,梳理汇总各种隐患问题,建立了工作台账。

目前北京市存在的培训机构总数是12919家,其中无证无照的有707家,在集中整改阶段已完成整改2709家。

下一步还要在各区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公布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同时也建立黑名单,对有安全隐患、缺乏资质和有不规范行为的校外培训班、托管班进行公布。

存疑——

对以上举措,作为教师,我有如下思考:政府购买服务实施课后托管服务,无疑是一件好事。很多家庭都会拍手赞成。这一举措,从北京开始做起,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但是,“以教师自愿为前提”如何实现?如果教师不愿意,又该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