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祕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寫這篇,是源於我在知乎看到的一個問題:什麼是富人思維?

我覺得,關注這個問題的人已經具備成為富人的基礎了,因為思維是第二步,那第一步是什麼呢,文末揭曉~

我一直致力於成為富人,所以對如何致富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也看過很多介紹富豪的書籍,尤其是那些頂級富豪,我發現,那些富豪的思維我都很容易理解,或者說我與他們的看法很多都是英雄所見略同(不要臉),所以,今天我就來大言不慚地談談我的觀點和總結吧,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下面我用關鍵詞來代表他們的思維方式。

1

趨勢——代表富豪:比爾蓋茨、雷軍

趨勢意味著機會和財富,富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抓住了一個趨勢,也就等於挖到了一座寶藏,獲得大量財富那只是順其自然的事。

1974年,當時還只是一個學生的比爾蓋茨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臺微型計算機,他即敏銳地感覺到,這樣的計算機將進入每一個家庭,而這些計算機都需要軟件,於是決定全力投身於這種計算機的軟件開發中。隨後他從大學輟學,與好友艾倫一起創立微軟,後來開發出的Windows操作系統,壟斷了全世界的個人計算機,當然,他也成為了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後來說道:我們意識到要麼那時就去做,要麼永遠喪失在微型計算機軟件行業創業的機會

他在1995年曾寫了一本書叫《未來之路》,對未來的各種技術進行預測,有些已經實現,比如視頻會議、手機導航、雲存儲、網上購物、網絡教育等;有些還有待實現。從這一點看,比爾蓋茨是一個對未來非常有洞察力的傢伙,所以他發現、抓住了個人電腦的發展趨勢,成就世界首富也就不足為奇了

假如蓋茨不會思考及把握到個人計算機未來的發展趨勢,他也不過是眾多程序員中的一員,日復一日地敲代碼,賺薪水,過著普通的日子,我們今天也不會認識他。

雷軍,同樣也是一個善於抓住趨勢的狠角色。2010年,智能手機剛興起不久,他就看懂了這個趨勢,隨後,小米就誕生了,今天,小米的估值已經達到了近1000億美元。

也是在這個趨勢中,雷軍說出了“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的著名言論,這一句話也被很多人引用,被認為是對趨勢造富的一個非常經典而又形象的闡釋。

所謂天下大勢,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順應趨勢,成為富豪的機會大大增加;不懂趨勢,被淘汰了都還不自知。

正如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所說的: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才是富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應用

世界變化很快,唯有把握趨勢,才不會被時代拋棄,被財富拋棄。趨勢思維可以應用到這些方面

擇業:研究、發現並選擇趨勢行業,就是在與財富為伍,自然會更容易成為富人。

擇偶:如果沒條件直接和富人結婚,那麼選擇一個潛力股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與潛力股一起奮鬥,成為富人的幾率當然更大。

投資:投資趨勢行業中的潛力公司,隨著行業和公司的發展,你的財富自然也會不斷增長。

選擇大於努力,這不是一句假話、空話,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資源,用在不同的地方,財富增長的量級和速度會有天壤之別。

進入一個趨勢行業,就等於坐上了高鐵,會比別人更快成為富人,也會賺到更多的財富。

那麼,現在有哪些行業比較有趨勢呢,我的看法

電子商務

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

金融投資

時尚

當然趨勢行業肯定不止這幾個,但只要你身處其中一個,你就會更容易成為富人。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2

價值——代表富豪:巴菲特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但真正理解其精髓的人並不多,能夠做到的就更少了。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今天大部分人都應該是富豪才對。

絕大部分的富豪都懂得價值的意義,因為只有它才能帶來財富。

但凡你願意購買的東西,願意接觸的人事物,都是對自己有價值的,否則你不會花一分錢、一分鐘在他(它)們身上。大部分時候,你花的錢和時間,都是在為別人積累財富,反過來,如果你能讓別人願意為你或你創造的東西花錢花時間,那麼你也可以富起來。

這個世界的主宰,就是價值兩個字,你無需同意,事實就是如此。

如果你不能創造價值,那你就不應該成為富人,這才是公平的事,不是嗎?

價值的三個層次

  1. 對別人有用

  2. 比同類更有用、更好用

  3. 自己是唯一的,別人提供不了這個價值

而最好的,往往也是唯一的,別人替代不了。

第一個層次,可以賺到小錢

第二個層次,可以賺到中等的錢

第三個層次,才能賺到大錢,最多的錢。

譬如iPhone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用的手機,蘋果公司就賺取了智能手機市場

90%的利潤愛馬仕包包用的皮是最好的,價格最貴,但銷售額卻名列前茅,很多隻賣幾百元、幾千元的品牌都遠遠不如它,因為這些品牌都很容易被替代。

富人不會娶一個美女回家,如果她僅僅只有美貌的話,價值太小了;相反,富人會更願意娶一個賢內助,幫助他解除後顧之憂,或者能夠在他的事業上助一臂之力的女人,這些價值才更大。巴菲特就曾說過,他一生最好的投資不是買了哪隻好股票,而是選對了老婆。

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如果你本身對別人並無價值,對別人來說,和你交往是對他時間的浪費,給你價值也是對他的一種不公平。

每個人都會為價值買單,也只會為價值買單。

所以,你有多大的價值,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你才會有多大的財富。

應用

價值思維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

創業:確保你的產品符合人們的需求,並不斷改進它以提高好用度,如果做到成為最好的,你就等著數錢吧。

工作:你的工作做得比別人都好,你牛到難以被人替代,那麼你會是各個公司開出高薪招攬的對象,甚至還有公司股份,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財富增長。

合作:想想如何為你的合作對象創造價值,讓價值說話,而不是光靠嘴巴說話,你會更容易贏得合作。

生活:你是一個值得愛的人嗎,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嗎,想想自己有沒有哪方面可以吸引人,缺啥補啥。

投資:必須確保你的投資對象有價值支撐,並且這個價值會在未來增長,你的投資才會有收益。不要盲目相信表面的東西和別人的言論,要堅持價值判斷,就像巴菲特所做的那樣。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3

創新——代表富豪:喬布斯

創新,是喬布斯這位科技領袖最顯著的標籤。

一個iPhone,顛覆了手機行業,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隨即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最新市值已經近萬億美元),吊打所有故步自封的傳統科技公司,把曾經不可一世的手機霸主諾基亞逼上了絕路。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喬布斯的偉大,不在於他創造了革命性的iPhone智能手機,而在於他身上的創新基因。他曾經說過,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他確實也做到了,除了iPhone,他創造的革命性產品還有這些:iMac,iBook,iPod,iPad等等。

創新,是喬布斯救活蘋果,並將蘋果帶到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最大殺手鐧。

縱觀歷史,每一個創新產品的推出,都會幹掉一批不思進取的老公司,淘汰一批思維僵化的“老傢伙”,成就新的公司新的富豪

柯達破產,諾基亞被收購,福特失去汽車龍頭老大的寶座...等等,這些曾經的行業霸主,都栽在保守固執不創新上。

蘋果CEO蒂姆·庫克談及諾基亞時說,不創新必然帶來消亡。

諾基亞沒落了,而兩家以創新著稱的科技巨頭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則統治了智能手機市場,這兩家公司也恰好佔據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前兩位。創新思維的造富能力堪稱第一

創新者開拓了財富新大陸,這是一片還沒有太多競爭的土壤,所以他們得以大量賺取財富,成為富人自然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喬布斯說過,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

如果你沒有創新思維,只會跟風,那麼人家吃肉,你也就只能喝點湯而已。

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創新將是他逆襲成為富人的最佳利器。

應用

創新無處不在,你可以在這些方面發揮你的創新精神,從而贏得先機,佔領財富制高點。

產品創新:比如iPhone、無人機、豆漿機的誕生

商業模式創新:比如O2O模式、共享經濟模式

技術創新:比如華為全球率先推出的5G技術(厲害了我的華為,自豪、驕傲)

服務創新:比如海底撈超出預期的服務

營銷模式創新:如小米的參與感營銷、Uber的跨界營銷、杜蕾斯、江小白的文案營銷

管理模式創新:比如華為的輪值CEO制度、小米的扁平化管理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4

學習——代表富豪:李嘉誠

眾所周知,李嘉誠是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全球華人首富亞洲首富。低學歷成就大富豪,他靠的是什麼?離不開兩個字:學習

你能想象如果李嘉誠什麼都不懂他能創造出如此鉅額的財富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上他懂得可能比任何人都多,因為他學的也可能比任何人都多。

他雖然上學少,沒有高學歷,但他一直都在持續不斷地學習。

他說過,年輕的時候他很驕傲,因為同事們出去玩的時候,他去求學問;別人每天保持原狀,而他的學問日漸提高。他清楚,只有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自年輕時起,他就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習慣,每天晚飯後堅持學英語,睡覺前堅持讀半小時的書,每天早晨5:59分起床,雷打不動,不管晚上幾點睡覺,因為要聽早上的新聞廣播。到了辦公室,都要看各種報紙,瞭解各種資訊。

他說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瞭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

李嘉誠曾經投資過全球社交老大Facebook,賺了20多億美元。一個老人,竟然能夠對新興的科技公司這麼有洞察力,超過很多更年輕的富豪,這無疑就是得益於他每天對各種知識、各種資訊的獵取和學習上。

李嘉誠曾經說過,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這句話可以說是他對學習創造財富的最好闡釋。

學習,可以讓你的理解能力更強,發現機會、把握機會的能力更強,發現的機會更多,賺錢的機會自然也更多。

李嘉誠證明了,要成為富人,持續學習要遠比一個高學歷重要得多

富人都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老話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嘉誠說他越來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都富成這樣了,還不相信嗎?

應用

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學習不同的知識,做好當前工作的同時,又與時俱進,不會錯過新的發展機會、致富機會,比如這些

行業知識

專業知識

管理知識

金融知識

外語

新技術

新理念

新模式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5

危機感——代表富豪:比爾蓋茨、李嘉誠

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比爾蓋茨的成功是偶然的嗎,當然不是!他不僅善於抓住趨勢,還善於招攬人才,更是時刻保持危機感,不斷改進Windows操作系統,最終微軟擊敗了所有對手,壟斷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成為了巨無霸。

李嘉誠說,我90%的時間都在考慮失敗。

他這種失敗的危機感,使他在創業至今的六十多年中,雖歷經多次經濟危機,卻從沒虧損過一年。不得不說,真是神了!不愧是李超人。

危機感就好像是一個老師,她會教你提前預見、提前防範潛在的危險。她也會不斷鞭策你去學習、進步、提高,否則你就會落後、會受懲罰。

有危機感的人,不太容易失敗;沒有危機感的人,很容易被擊敗。

危機感會迫使你努力讓你富起來,也會讓你保持警惕繼續富下去。

時刻居安思危,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反例

李兆會,一個富二代,山西最年輕的首富,繼承父業,用了11年時間(2003—2014),把父親留給他的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鋼鐵敗光,從百億身家債務纏身,落下了一個極不光彩的敗家子稱號。

這個反例,足以警示每一個沒有危機感的人。

再多的財富,再優越的生活,在危機面前都會變得不堪一擊。

所以,危機感就像看家犬一樣,守護著你的財富。沒有它的守護,危機隨時都可能把你家洗劫一空。

一夜致貧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富人都明白,任何時候都不可丟掉危機感,否則,危機也許就會接踵而至,財富隨時都會失去。

應用

無論你現在做什麼,你都可以找到危機感,用以警醒自己、鞭策自己,比如

公司:什麼情況會倒閉,有哪些潛在的威脅,該如何應對?

工作:會失業嗎?失業了怎麼辦?

生活:買不起房怎麼辦?家人生病了要大筆醫療費怎麼辦?

投資:這個投資會虧嗎,虧了怎麼辦?可以承受嗎?怎麼避免虧損?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6

做第一——代表富豪:洛克菲勒、傑克·韋爾奇、史玉柱

人類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對我來說,第二名和最後一名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你理解了它,那麼我以無可爭辯的王者身份統治石油工業就不足為奇)

通用前總裁、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說,任何行業,只把眼光盯住龍頭老大;最頂尖的人才,要不惜代價挖到手。

史玉柱說,只有第一才會被人記住,做一個產品必須要做第一品牌,否則很難長久,很難做得好,不做第一就不能真正獲得成功。

任何行業,只要你成為行業第一,你就是行業首富。

任何工作,只要你成為第一厲害的人,你一定是第一身價的人。

你不變富誰變富?

如果不做第一,那遲早會有被第一給幹掉的危險。

比如互聯網行業,基本都是贏者通吃的情況,如果你做不到第一,也就意味著要麼死亡,要麼被收購的命運。

曾經的百團大戰,最後只剩下了美團;滴滴快的爭霸,最終滴滴把快的給兼併了;當年微博群雄並起,今天新浪微博已經一統天下。

風險投資行業有一種說法:如果你不是第一,我為什麼要投資你?因為相對來說,下注行業第一名,才是效率最高、勝算最大的投資,而他們往往也會主動出擊接洽行業龍頭公司尋找投資機會。

所以,請謹記,成為了第一,你不用去找錢,錢會來找你,這是絕壁真理!

古語云,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求乎其下,幾無所得。

如果你追求成為第一,哪怕你不能成為第一,你至少可以獲得中等的結果,不能成為首富,也至少能獲得中等的財富,也遠遠好過沒有追求的人,以及求乎其中、求乎其下的人。

就好比一個天天想考第一的人,結果只考到了第三,也遠比第三十名要好得多。

如果你想賺一千萬,你可能不經意中就賺到了500萬;如果你只想賺10萬,你基本上很難賺到11萬。

因為,你的目標決定了你的賺錢方式,也決定了你未來的財富。

應用

做第一的思維應該貫穿到每一項工作當中,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否則,等待你的很可能就是出局的命運。

產品:把你的產品做到同類中的第一,你會被顧客的鈔票砸暈

技術:你擁有最好的技術,你就擁有了戰勝所有競爭對手的資本

營銷:你想要最大的知名度,你的營銷就一定要是行業裡做得最好的

人才:你要成為行業第一名,你就不能輕易放過行業最頂尖的人才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7

一技之長——代表富豪:李彥宏

1999年,彼時還在美國的李彥宏看到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正如火如荼,覺得回國創業的時機到了,於是找到好友徐勇,希望能幫忙在美國融到一筆創業資金。

兩人找到了幾家有意向的投資機構,在最後一輪談判中,一位投資商問李彥宏,在搜索引擎技術上,世界排名前三的人是誰。李彥宏說出了三個人的名字,但並沒有自己。

投資商走出去,給李彥宏曾經的上司威廉·張(搜索引擎專家)打電話,威廉·張告訴他,李彥宏是當前世界上排在前三位的搜索引擎技術專家之一。

於是投資商回去告訴李彥宏,願意投資120萬美元,比最初要求的100萬美元還多。

就這樣,李彥宏依靠著他的

一技之長頂尖的搜索引擎技術融到了120萬美元,回到國內創建了百度,開啟了中文搜索的霸主之路。

李彥宏雖然性格較為內向,但依靠自己牛X的專長,建立了巨牛X的事業,兩度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在互聯網,依靠技術專長成功的例子還有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Facebook的扎克伯格,騰訊的馬化騰,網易的丁磊等等。

在其他行業,依靠自己的專長成功的還有新東方的俞敏洪(英語)、海普瑞的李鋰(醫藥)、東方園林的何巧女(園林)、比亞迪的王傳福(電池起家)、用友的王文京(會計)等等。

任何人,只要擁有了一技之長,就擁有了創造財富的資本。

當然,你要善於運用你的一技之長創造財富。

真正的富人,是懂得兩者相結合,並且敢想敢幹的人。

應用

有些人對於創富沒有頭緒,其實除了發現商機之外,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從自己的專長入手,沒有專長可以先培養一個專長,比如這些

計算機技術

信息管理

金融分析

市場營銷

傳媒

法律

設計

時尚管理

通過專長髮現潛在需求,並運用專長去滿足這個需求,是成為富人的一個絕佳途徑。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8

冒險——代表富豪:王石

大家都知道地產龍頭萬科,但估計很少人知道萬科創始人王石的第一桶金是怎麼挖到的。

1983年,王石來到深圳,經過考察他發現了當時的玉米貿易生意,於是開始組織貨源從東北運到深圳賣給一家飼料公司作原料。這家公司生產出飼料後供應給香港。

突然有一天,香港傳言發現了黴變的玉米飼料,經過媒體報道後香港市民紛紛關注起自己的健康問題而普遍不再吃豬肉和雞肉。

香港人不吃豬肉和雞肉了,飼料銷量瞬間大減,王石的玉米也賣不出去,被壓在了貨場,最後不得不賠錢拍賣了事。

幾個月的辛苦卻沒賺到錢,這生意還做不做下去?

這時王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但繼續採購玉米,反而加運了7000噸玉米到深圳,因為他不相信香港人因為這樣一條消息就不再吃雞肉豬肉了。

王石在賭!

結果,他賭贏了。

就在王石訂的玉米船到深圳的前兩天,香港媒體報道,當初的報道是未經證實的傳言,被查的玉米飼料沒有黴變,於是玉米的需求量大增,價格還有所上漲。在把貨發到飼料公司之後,王石一算賬,這一役他大概賺了300萬

之後,王石用這次冒險賺來的錢創辦了萬科的前身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後更名為萬科,開始涉足房地產,最終發展成為地產龍頭企業。

所謂富貴險中求,這是很公平的,要成為超級大富豪,必要的冒險是必經之路。

洛克菲勒說:具備冒險精神,沒有維持現狀這回事。

冒險不一定成功,但不冒險就註定平庸一輩子,成為富人就別想了。

當然冒險不應該是盲目的,必須要知道風險在哪裡,並且是可以承受的,而且,結果一定要是值得你去冒險的。

一個故事

一個人問一個哲學家,什麼叫冒險,什麼叫冒進?哲學家說,比如有一個山洞,山洞裡有一桶金子,你進去把金子拿了出來。假如那山洞是一個狼洞,你這就是冒險;假如那山洞是一個老虎洞,你這就是冒進。這個人表示懂了。哲學家又說,假如那山洞裡的只是一捆劈柴,那麼,即使那是一個狗洞,你也是冒進

巴菲特曾說過: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他有三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謹記第一條和第二條。

富貴險中求,但要求得其所。

李嘉誠說:決定一件事情之前,應想好一切應變之法,而不去冒險妄進。

一件事在成功之前,都存在風險,但如果你要規避掉所有的風險,也意味著會失去所有成功的機會。

要成功,就要善於去冒險,敢於去冒險,冒必要的險,冒能冒得起的險。

所以,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第一條原則永遠都是:控制風險。只冒可以承受的險,這樣,即使失敗了,也還可以東山再起。這就是富人的冒險原則。

應用

兩個冒險但卻是成為富人的最主要路徑

創業:雖然創業失敗率高,但絕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富人都是因為創業成功而達成的。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中67%的富豪均為白手起家,創業是這個榜單中最大的財富來源。選擇創業,是在選擇冒險,卻最有可能創造鉅額的財富。

投資:投資有風險,但不投資就沒有回報,財富不會主動進入你的口袋。進行投資,也是在進行冒險,卻同樣有可能獲得非常豐厚的財富。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9

投資——代表富豪:巴菲特、李嘉誠

2008年,巴菲特取代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而他靠的,就是投資

所以你應該知道投資在積累和創造財富方面的作用了吧。

目前的CPI(消費價格指數)是2.9%,而銀行活期利息才0.3%,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意味著會貶值2.6%,但是,如果你拿出去投資,只要收益率能達到2.9%,你的錢就不會貶值,高於,那就有賺。

當然了,如果你擔心風險,也不願意去學習投資,放在銀行也沒什麼不妥,至少你可以安心睡個好覺,但你的錢不會增值,而且會變得越來越“少”。

巴菲特在幾十年的投資生涯中年平均投資回報率是20%多點,這在一些投資人眼中並不突出,看看很多炒股大賽就知道了,30%、50%、70%、100%多的都大有人在,但他依靠長時間的投資和穩定的回報率卻依然能夠成為世界首富

所以,即使你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只能做到10%,你的錢也在變得越來越多,經過數年的積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何樂而不為呢?

李嘉誠曾經說過:30歲以前,要靠自己的雙手賺錢;30歲以後,就要重視理財,學會用錢生錢。

巴菲特也說: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很多富豪在完成了原始積累後,都會通過投資讓財富不斷增值,這樣一來他們的財富就會增長得更快,他們也變得更加富有。

投資品種有很多,最常見的當然是股票,股票也是巴菲特等投資大師的賺錢利器,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靠的也就是它。

騰訊2004年上市時市值是62億港元,目前已經超過4萬億港元,漲了600多倍,如果你在騰訊上市時買了一萬元的騰訊股票,持有到現在你就有了600多萬元的資產了,在一線城市買套500萬的房子綽綽有餘,在二三線城市買幾套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有投資思維和眼光嗎?你有巴菲特那種找到一隻好股票就堅持長期持有的淡定嗎?

沒有就不要想太多了,還是好好地搬磚吧,日子也過得踏實。

哦,對了,投資有風險怎麼辦?參考上一個思維:冒險

應用

剛才說了,投資品種有很多,除了股票,還有這些(不構成投資建議,虧了不要來找我哈,不瞭解的自己去度娘吧)

基金

債券

銀行理財產品

期貨

外匯

信託

貴金屬

藝術品

古玩(古董)

PS:不同的投資品種有不同的回報率和風險,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資金現狀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切勿盲目投資。(不懂的要先學習,投資要重視也要專業,掌握豐富的投資理財知識,才能有效規避風險並獲得豐厚的收益)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10

系統——代表富豪:絕大部分

先分享一個故事

挑水、修水管的故事

以前有一條村缺水,村的遠處有一條河,村裡有兩個小夥子打算從那條河把水弄過來賣給村民用。A小夥子找了兩個桶,每天從河裡挑水回來賣,挑一桶賣一桶,收入很不錯。

B小夥子則請了一幫人,花了大半年修了一條水管,水管修好後,B小夥子安裝了一個自動計費的系統給村民們供水,收入是A小夥子的10倍。

A傻眼了,自己辛辛苦苦卻只能賺到B的十分之一,還有,自己在跟B玩牌的時候B的收入一點沒少,而自己因為沒去挑水所以一分錢收入都沒有。

他們的區別是什麼?一條水管。水管是什麼?一個供水系統

沒錯,系統,就是富人賺錢的最大秘密。

什麼是系統,通俗地講就是整合各種資源打造的一個商業模式,或者盈利模式,只要系統運轉正常,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自動地賺錢,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不管你工作與否。

如果你沒有系統,你就只能像A小夥子一樣,工作一天賺一天的錢,工作多少賺多少錢,不工作,那就沒有收入,就是這樣。

但凡富人,都有一個可以持續賺錢的系統,也就是他們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

比如目前的世界首富-亞馬遜的貝佐斯,他打造了一個

電子商務系統,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向世界各地銷售商品,不管他是在睡覺,還是在度假,他的收入都不會中斷。

新晉的全球華人首富亞洲首富馬化騰,他的騰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旗下N多產品,QQ、微信、遊戲、視頻、新聞門戶(客戶端)等等,每一個都有一個盈利模式

QQ:增值服務

遊戲:銷售遊戲道具

視頻:廣告

新聞門戶(客戶端):廣告

依靠著這些產品源源不斷的收入,造就了亞洲市值第一的騰訊和新首富馬化騰。

法國首富歐洲首富伯納德·阿諾特,你也許不認識他,不過說起他家的品牌你估計就能如數家珍了,LVDiorFendi等等這些世界著名的奢侈品牌都在他的LVMH集團旗下。品牌的商業模式就很簡單了,創造優質的產品,打造一個知名品牌,財富就滾滾而來了。

這些公司都是龐然大物。

那建立一個系統很難嗎?

這不是難不難的問題,是你去不去做的問題,你有沒有系統思維的問題。

所有這些大公司,賺錢系統非常強大,但他們難道不都是從小做起的嗎?貝佐斯辭職從車庫起步創辦

亞馬遜馬化騰辭職從開發OICQ(QQ前身)起步創辦騰訊伯納德·阿諾特從抵押家族企業收購比之大一倍的Dior起步締造LVMH集團

你想一口吃成胖子,不經過艱苦甚至冒險的起步階段就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賺錢系統,那還是早點洗洗睡好了。

每天持續賺1000元,比一次性賺10萬元更重要。

富人都懂得系統的重要性,他們會把最大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打造一個賺錢系統上去。

上面9個思維裡提到的富人,他們歸根結底都是建立起了一個賺錢系統,即便是以投資起家的巴菲特,他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收購掌管了多家擁有良好商業模式的公司。

只要你擁有了賺錢系統,你就不用再依靠你的工作時間賺錢,你能賺多少錢,取決於你的系統,而不是你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智商、情商等等一切個人因素。

應用

記住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是你持續賺錢的保證,而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提供一個有價值的產品服務,所以,打造商業模式的兩個要素是:產品服務)+ 滿足需求的方式,比如

基於產品的商業模式:比如耐克,首先生產優質的運動鞋,然後通過廣告、明星代言等方式打造品牌知名度,傳遞品牌價值,激發顧客購買熱情,同時建立分銷渠道將產品銷售給顧客,賺取利潤。

基於服務的商業模式:比如分眾,在各大寫字樓鋪設顯示屏,然後通過業務員找到目標企業,為其提供廣告服務,賺取廣告服務費。

基於平臺的商業模式:比如滴滴,建立了一個集合大量私家車和消費者的出行平臺,讓私家車通過其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出行服務,賺取佣金。

商業模式不一而足,它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而賺取回報的一個系統。當然這個系統需要資金、人才、商標、專利、原材料等各種資源的支撐。

有了這個系統,就等於有了一個賺錢機器,富人就是這樣誕生的。

成為有錢人的終極秘訣:富人的十種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以上就是富人的十個思維方式,這些頂級富豪的成就證明:擁有像他們一樣的思維,就有可能創造像他們一樣鉅額的財富

富人思維就好比是一個軍師,它會告訴你如何做才能賺到錢,如何做才能富起來。

要想成為富人,擁有富人思維是必不可少的,你必須要相信,一幢高樓大廈不會憑空產生,它的樣子其實早就在設計師的頭腦中形成了。

思維的不同,決定財富的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一輩子,哪怕是同樣的起點,有些人是富人,有些人不是

當然,要成為富人,光有富人思維是不夠的。


成為富人的第一步

開頭有提到,思維是成為富人的第二步,那麼第一步是什麼呢?

先看下這個故事

法國富豪巴拉昂曾經是一個窮人,從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最終成為法國排名前50位的富翁。

1998年,他得了前列腺癌,在臨終前他留下了一份遺囑,除了將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研究之外,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他成為富人的秘訣以及貧窮之謎的人。

他的問題是: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

遺囑刊登在報紙上,一年內收到了48561封來信,答案五花八門,比如缺錢、缺機遇、缺技能、缺幫助、缺顏值、缺總統的職位...等等

最終,只有一位9歲的小姑娘蒂勒說對了,她的答案與巴拉昂不謀而合:窮人最缺少的是

野心

蒂勒獲得了100萬法郎獎金,人們問她,為什麼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的?

蒂勒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答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財富,正是始於成為富人的野心。

如果你不想去美國,你不會想如何去美國,當然也到不了美國;如果你沒有成為富人的野心,你不會去思考如何創造財富,成為富人的幾率幾乎為零

有野心的人不會甘於平凡,他們會像狼一樣,隨時在尋找致富的機會,他們也許會失敗很多次,但永遠不會改變他們的本性,直至他們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富人。

沒有野心的人習慣於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循規蹈矩,日復一日,金錢在他們眼中夠生活就可以了,有房子住,有車開,一日三餐正常,偶爾能出去旅遊一下...他們努力工作的目標也就是夠生活,至於更多的錢他們不會去想,也不願去拼,或者直接認命:自己成不了富人。再多的機會在他們面前也是白搭,或者,他們根本就看不見機會。

有野心的人的目標永遠是賺大量的錢、過很好的生活,而不是夠用、夠生活就行。他們為成為富人而努力,不輕易錯過任何一個賺取財富的機會。

上面列舉的10個富人思維,基本上只適用於有野心的人,而沒有野心的人,你告訴他這10個富人思維,他們會拿出100個理由來反駁你,只為了證明他們的平(貧)凡(窮)是對的,他們並沒有錯。

所以,成為富人的首要決定因素是野心,其次才是富人思維。


最後一步:行動

有了第一步的野心和第二步的富人思維,那成為富人還有最後一步:行動

沒有行動,野心會成為空中樓閣

沒有行動,思維會成為紙上談兵

行動,才能將前兩步變為現實。

所以,只有行動,才是成為富人的終極密碼。

想要投資股市,得先開個股票賬戶,從買第一隻股票開始。

想要建立自己的事業,就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不要總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最後不了了之。

如果不行動,or不敢行動,那就只能回家做夢,做個“夢中富人”——呀,有了奔馳...哇,有了別墅...啊,實現了一個億的小目標...還有...當,夢醒了,哎,今天還得搬磚啊,啥時候能上福布斯富豪榜啊~這世道真難混!

拜託,那麼努力搬磚,怎麼不去把你的賺錢大計付諸行動~

富人可不像你這樣做。

富人都知道行動的重要性,他們看到了機會,就會迅速行動,因為稍有懈怠,機會或許就沒有了,錯過了先機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喪失了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們要輟學,貝佐斯、馬化騰們要辭職,因為他們正面臨著機會,需要快速行動去抓住它。如果他們總是糾結於經驗不夠、資金不夠、人脈不夠、資源不夠、風險很大而不去行動,那今天也就沒有微軟、蘋果、Facebook、亞馬遜、騰訊了。

行動始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途徑。

不行動,問題永遠無法解決,財富永遠停留在腦中。

行動起來,辦法才會出來,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最後,路通了,橋有了,財富跟著也就到手了。

富人都是這麼做的。


結語

綜上,唯有將三步結合起來,方可真正成就一個富人。

第一步: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第二步:有富人思維

第三步:行動

要成為一個有錢人,可以從這三步中找答案,哪步不足補哪步。當然,有錢人可略過~

好了,估計大家也看累了,這篇就說到這了~

如果你覺得這篇可以啟發你的財富思維,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分享給朋友們,讓朋友們都富起來,不要私藏了~

下一篇見!

推薦全球時尚單品,探討高質生活,提升女人品味,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