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近日,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作為該區首個文創園,廬陽建華文創園建設臨近尾聲,目前正在火熱招商中,預計今秋開園。這個一年前的老舊工業區,如今騰籠換鳥,變成了集創新創業、金融創投、時尚生活為一體的城市特色主題園區。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老工業區”越來越靚

廬陽建華文創園緊靠中環臨泉路,臨近地鐵3號線、5號線。8月7日,記者來到園區,遠遠就看到門口醒目的招商廣告。步入園內,雖然還未正式開園,裡面卻熱鬧非凡,除了部分已經開業的商家外,還有不少入駐商家和企業正在加緊裝修中。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園區負責人胡東妹介紹說:“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及配套設施均已完工,園內均已通電、通水、通網絡,招商工作已啟動,預計9-10月正式開園。”

漫步園中,腳下是寬闊的瀝青馬路,四周是煥然一新黃牆灰瓦的建築,花池裡小鹿、海豚等各類雕塑掩映其中,路兩邊的牆面上點綴著文藝範兒十足的五彩塗鴉,到處都透著濃濃的文化和藝術氣息。夜幕降臨,園區霓虹閃爍,環境宜人,儼然是“高大上”的藝術中心。此外,活動廣場建設基本完成,沿街各類餐飲、便利店等商業配套也已成型,未來將在提供創新創業便利環境的同時輻射周邊群眾休閒生活。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派菲特健身會所是一家先期進駐的商家,現在已經成為不少周邊群眾首選的健身場所,會所內正在健身胡女士告訴記者,“我們這周圍都是居民區,沒有像樣的文化休閒場所,文創園的建設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舊廠房“比肩滬寧杭”

建華文創園前身是藕塘工業區,大多修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主要分佈一些印刷、機械製造等小作坊。由於歷史原因,這些佔據城市中心的老廠房在功能配置、規模檔次等方面,與城市的發展定位不盡相符,企業陸續搬遷。“這塊區域改造前一直處於閒置狀態,是典型的‘髒亂差’地區,和周圍的城市面貌極不協調”,海棠街道招商辦主任劉康介紹說。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為了推進該區域發展,廬陽區開始謀劃轉型,經過多方考察,去年引進杭州建華集團,對佔地66.7畝的老工業區進行改造,一期總投資7000萬元,充分利用建華集團成熟的園區建設、運營模式,秉承有機更新的原則,將舊廠房、舊倉庫保留下來,通過加固改造、裝修裝飾,分別改造成創意企業辦公集聚區、商務配套集聚區、產業加速集聚區、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孵化研發集聚區、時尚產業集聚區等6個產業集聚區以及歷史遺蹟陳列區、運動休閒服務區等2個公共服務區。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舊廠房轉型為新型文創產業園,不僅實現城市空間的更新,還可以繼續創造價值、推動城市發展。建華文創在杭州等地已經成功運營了多個的創新創業園區項目,此次將其引入廬陽,也是幫助我們進一步汲取先發地區產業轉型發展經驗,在比肩滬寧杭的道路上再進一步。”廬陽區招商局投資科科長齊民介紹說。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核心競爭力在於鮮明的產業特色和21項我們在杭州園區運營中摸索出的創業者成長服務。鮮明的產業特色將帶來濃郁的文化氣息,而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形態層出不窮,則造就了一個全新的、生氣蓬勃的生態圈。杭州建華集團作為一家新興產業綜合服務商,在先期的探索中摸索出了一套集創業者管家服務、創業者社區、創業者成長服務、創業投資為一體的成長解決方案。廬陽建華文創園將直接獲取相關的經驗,並因地制宜地開展運營。同時,園區還將利用杭州建華集團的社會資源,在‘以商招商’的同時,加大與浙商協會、當地工商聯及行業協會的合作,以‘大廣場’、‘會議廳’、‘歷史遺蹟陳列館’為載體,搭建各種線下交流、展示平臺。同時,依託集團母公司資源,加強與互聯網創新企業、網絡媒體、教育機構的合作,發展線上活動體系,擴大園區流量入口,增強企業間的黏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園區整體品牌形象。”胡東妹表示。

文藝創意有了“生態圈”

轉型升級後的建華文創園將成為以老工業遺存為特徵,融合多種創業業態,致力於打造“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文化產業平臺。園區依託建華管家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投資融資、信息交流、產品展示推介、人才交流、免費培訓等服務,幫助創業企業落實和享受各項創業扶持政策,降低初創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全力助推企業成長。同時,入駐企業還可以在園區獲得個性化辦公、休閒體驗、生活配套承載空間,包括辦公樓、微創公寓、餐飲酒吧、健身中心等,形成“居住+辦公+商業”生態圈。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目前園區蓄客數達77家,以文化、創意類企業為主。園區已註冊企業中,文化創意類企業和信息服務類企業佔比40%,還有一批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智慧醫療、影視傳媒和名人名家工作室正在洽談中。

“在園區招商過程中,我們計劃引入國內外一線文創品牌及業態知名品牌入駐,提升整體知名度,增加園區人流量”,該園區負責人介紹說。

中環之側 廬陽首個創新文化產業園金秋綻放

齊民表示,該項目填補了廬陽區在文創類產業園區的空白,通過聚集資金、人才、技術,構建創業創新生態圈,提升廬陽區乃至全市創新創業活力。

下一步,廬陽區將開展全區工業遺存資源梳理和盤點,積極爭取省市支持,鼓勵和引導本區工業遺存、老舊閒散廠房轉型發展,推動園區風貌提升和產業升級,聚集創新資源,使老舊園區迸發出新的活力。(吳京 齊民 張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