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电影改编自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隐》,侠隐》是原作者张北海创作于1996年的作品,充斥着他本人的回忆,以一个复仇的故事,呈现了老北京的乡情丰韵。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侠隐”,就是一个时代的消亡,就像作者在结局时,借蓝青锋的口说的那段话“这个古都,这种日子,全要完了……一去不返,永远消失,再也没有了……”

《侠隐》是“静中有动”,克制自持的文风下,是作者对“侠”的惋叹追怀。“侠”的江湖世界与现实世界碰撞,被消融被替代,全篇都是一种集合了疑惑、惋惜、无奈的热血。

“侠”,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精神。

“侠”的世界,是忠肝义胆,是快意恩仇,是锄强扶弱,也是信义双全。

“大寒”,是他全家被山匪截杀,独尚未断奶的他被师父救回去那天是“大寒节气”。

“天然”,是师父被灭门之后,史都华.马凯送他出国时,用的一个早夭的孤儿的名字。

无论是“李大寒”还是“李天然”,都代表着一种“重生”。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侠隐》中李天然身上以及他的行事,都带着“武林”风骨,盗剑、约斗、夜探,都非常“传统武侠”。

本电影只抽取了《侠隐》中的恩怨情仇,无法原样地展现出小说中城市的模样。即便有,也不是张北海笔下的北平,而是姜文眼中的北平。

李天然回国复仇,是整个故事的框架。小说中,是通过这个复仇的过程,串出了整个北平城的风味。李天然懵懂着回到北平,然后遇到了裁缝关巧红并爱上了她,中间夹杂蓝青峰等人,引发出更复杂的人物关系。而这所有的关系,都是为了展现北平。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北洋年间北京以北的习武少年李天然,目睹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杀害师父全家。李天然侥幸从枪下逃脱,被美国医生亨德勒救下。李天然伤愈后赴美学医多年,并同时接受特工训练。1937年初李天然突然受命回国,“七七事变”前夜北平这座国际间谍之城华洋混杂、山头林立、每时每刻充满诱惑与杀机。一心复仇的李天然并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亦搅乱了一盘棋局。彼时彼刻,如同李小龙闯进了谍都卡萨布兰卡。房东蓝青峰与朱潜龙、根本一郎关系紧密,更与亨德勒情同手足是敌是友面目不清。随着中日危机不断升级,各方博弈愈演愈烈。多次为谎言蛊惑、错失时机的李天然终于下定决心在红颜帮助下开启复仇行动,并使整个灭门事件和人物底细暴露世间。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的故事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徒弟为师傅复仇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李天然,背负师傅被杀的血海深仇,多年后从美国重返国际间谍之城北平。他和廖凡饰演的杀师仇人朱潜龙,背后势力日本特务根本一郎,以及蓝青峰,四人之间的博弈惊险刺激。蓝青峰借李天然之力,也为抗日策略下了一盘大棋,诚如他在片末,悲壮地开车送李天然决斗时的坦白:“爸爸下了一盘二十年来的大棋。”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电影以喜剧为基本格调,但形式上却成功地糅合了动作冒险、枪战武打、奇幻爱情等类型元素,所以依然很“姜文”。暴力美学的画面,脑袋被武士刀剖开,大动脉血柱冲天,血流猝不及防,血腥浸染的红底标题,开门见山就点燃全片。

李天然是一个单纯的人,他的目的是复仇杀掉朱和根本。他不在乎自己棋子的身份,也不在乎“父亲”的身份,只在乎复仇。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最后他质问蓝先生,结果蓝先生捏着鼻子告诉他“还等什么呢”,他知道了资助自己的是蓝。即使知道蓝先生是利用自己而亨德勒是为了自己好,却也放弃杀蓝。因为他活着的目的只有复仇,所以他叫李天然。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34部·《邪不压正》

​棋逢对手,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