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对于三年级喜欢刷题的学生,你认为是应该制止还是支持?为什么?

用户3848478988056


喜欢刷题应该支持,我注意到喜欢这个词,说明孩子不是被逼迫的,有什么不好吗?哪个学霸不刷题轻松练成的。思维训练也不是空谈,学习相关知识点,必须有适量练习题来巩固理解的。熟练掌握与否,也跟勤练习有关联的,更不要说举一反三了。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三年级喜欢做题,说明在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实现自我认可,多难得可贵,这是主动学习啊,难道还要去打消孩子积极性?必须支持啊!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刷题建议

① 充分理解知识点,莫死记硬背公式

比如二、三年级课外和差倍问题,首先了解基本题型,通过图示方法找出数量关系。不要记公式。

② 不同拓展题型接触,做到举一反三

接下来可以接触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和倍问题,有暗差的差倍问题等拓展题型。还是借助图示来理解。多手脑并用,转抽象为直观形象辅助去理解。

③ 刷题不再量多,目的是找自己未理解的部分。

某类题型掌握好了,就可以放一放了,其实很多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相通的,贵在变通着去理解。有能力的可以去挑战一些复杂题型。

注意时间安排,另外全面发展,切勿偏科。

附和差倍问题例题详解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一具体情况来分析。

刷题的目的是通过题海战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结果。

可是如果孩子对这一块数学概念似懂非懂的话,光接着刷题去提高理解,这种方法只能是缘木求鱼,越跑越骗,还会让孩子失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所谓“题海战术”就变成了“苦海战术”。



荷兰教育家费赖登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例如中国小学教育中三年级就开始教等量代换了,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懂,你就知道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似懂非懂。

这样,孩子可能只是机械地解决题目表面的问题,如果你追问他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他却回答不出来,那么说明他表面上能够操作符号,但没有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孩子在这样的灌输下长大,也就没有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具象过程中抽象出问题来的能力,做后变成了操作性人才,却不是独创性人才和开拓性人才。



如下面一道题:

小明买了3个足球,小强买了4个篮球,小敏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皮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都相等,问:5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皮球的价钱?

看到这题,孩子的头脑可能飞过了几个羊驼。。。。。。足球与篮球之间有什么关系?皮球又是什么?都混在一起干什么?钱数相等是等量么?代换怎么换?


因此,与其让学生不明原因的在刷题,大人不如针对某一题或概念进行询问,让孩子把各个知识点概念、原理搞透彻了。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咕噜牛的春天


真是个乐于学习的好孩子。

支持,反对太笼统,让孩子劳逸结合,目标化管理学习,控制好学习时间。

9岁的孩子,天天刷题而不厌烦?

肯定能吃苦,非常有学习天赋。

学习方面,我们鼓励不爱学习的孩子培养习惯,爱上学习;

对于爱学习的孩子,鼓励劳逸结合,利于成长。

人的精力再充沛,也有限,孩子刷题多了,就没时间踢球,跑步…

除了学习,学霸孩子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情。





白沙踏歌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a8cb00074c5b2c2bd105\

三乐大掌柜


但愿是真的喜欢,而不是为了父母的虚荣心或者功利性的目标过早过度刷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事情,小时候做的多了,长大就不想做了。玩耍和学习大约也是一样的。小时候过度搞题海战术,长大了总觉得够够的。小时候疯子一样的玩的人,会在突然开窍的年纪伏案苦读。

我在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暑假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对的题说明你会了,只做一遍就好;错的题如果不纠正,再做一千遍也会错。

以上认为只是经验之谈,绝对不是真理。


碎言细语


能喜欢刷题真的不容易,也说明孩子学的不错。要不然不会喜欢刷题的。

多注意总结知识点,没必要制止吧。可以鼓励接触些其他活动来调节。


UndeadGeek


……我要是有这样一个自觉刷题,还乐在其中的孩子,估计做梦都会笑醒吧!

显然是支持啊。按照你题目所说,他是喜欢刷题,也就是说,他能从中获得乐趣。而能从做题中获得乐趣,就表明在做题时,孩子肯定很好的思考过了,并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题目。

这种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学习,接受教育后,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啊!

如果一个仅仅三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拥有了这种能力,那他未来肯定就是一个学霸级的孩子,家长只要做好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基本上未来10年内都不用为他的成绩担心。

有这样一个孩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制止?为什么要制止?一个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孩子还要制止??非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学渣才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