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背后反映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榕禅山人


这部纪录片,我不知道回答的人里面,是不是真的都看过,但我是真的看过的,但没有看完,只看了其中的一到两集和一些零碎的片段。但我觉得已经够了。

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甚至根本不需要知道作者是谁,他是什么背景,纪录片本身,那些人和场景,还有那些事,已经足够打动你了。

我看的有一集是讲老黄病了,回到女儿家里治疗。

女儿在厂里上班,本身就非常辛苦,收入微薄,但回到家还要照顾父亲,带他去做物理治疗。

有一个细节,老黄在里面治疗,坐在诊室外面椅子上的女儿,睡着了。

隔着镜头,都能看得出女儿是一张苍白的脸,没有血色,她真的太累了。

在西北打工的女婿回来了,一回来就开了好几十公里的摩托车去给岳父找偏方。

女婿是请的一个星期的假,在返回工地的那个晚上,两夫妻坐在一起聊天,老黄的女儿,情绪崩溃了,开始各种抱怨。而女婿一直在试图解释什么。

这一切,在房间床上趟着还没睡的老黄,都听到了。镜头对准了他的脸,看到的是一脸的茫然,无奈,还有心疼。

另外一集是讲河南的,河南是一个人,一个境遇比老黄要差得多的棒棒,他连身份证都没有。

河南交不起房租,大年三十,房东上门催租。男房东看得出是不忍心的,但女房东并不这样看,叫唤着“再不交租就搬走”。

面对这种催促,当镜头对准河南时,你能看到他笑容里的手足无措。

河南饭量很大,他曾受雇于一个大排档,老板每顿都要给他准备一大盘白饭和一大盘菜。纪录片拍下了他整个吃饭的过程,两大盘的量,最后真的给他吃干吃净。对于河南的饭量,老板觉得是好事,说他在档口里吃,客人看到,这也是一种宣传。

然后就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了。

老黄身体稍有好转,就重新回到那条巷子了,自力巷。看片子的时候,当我看到这条巷子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它给了我一种很强的宿命感。

这次回来,为了多赚点钱,老黄打起了“歪主意”,这个“歪主意”,不过是将原本要运到一个特定地点的废品杂物,他和另外一个棒友将它们运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仓库”。说是仓库,其实是一个潮湿肮脏的废弃楼梯间。

就是这么点“歪主意”,他们干起来也不顺利,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紧张,也可能是没有经验,过程中,老黄还跌倒碰损了手脚,得不偿失。

对于这次“歪主意”,老黄总结了一句话: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做“坏事”的天赋。

这句话给我的震动好大,它跟“自力巷”这个名字一样,充满了宿命感,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呐喊和无奈。

同样的,与老黄干“歪主意”的那个棒友。他收到了一张假100。我看的有关他的那个片段里,记录了他“骗”客人的整个过程。

一个“骗”字,好像把他放在了一个强者的位置。而事实上,在这个过程里,他还是被教训和施舍的那一方。

好不容易接了一个活。帮客人把东西担到了门口。客人给了他一张100。他拿住了。然后把那张假的拿了出来,跟客人说,她给的100是假的,要换一张。

客人是个女的,看样子和穿着生活条件应该不错,而且看上去人也精明。

女客人不承认,一开始情绪很激动,一味地说,怎么可能,不可能的。

老黄的棒友就这样站在那,杵着,歪着头,一眼都不敢与女客人对视,脚是光着的,看上去,就像一个受了惊的小朋友,像一只惊弓之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这个状态,女客人语气和态度逐渐缓和了下来,她依然不承认自己给出去的是假币,但她还是给了老黄的棒友另外一张100。

老黄的棒友,顺利换掉了那张假100,但他一点都不开心,并吞吞吐吐地对着镜头说出“骗人家不好,唉”。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底色,没有刻意的丑化,也没有刻意的美化。它真的只是在记录。

《最后的棒棒》,让我们看到了棒棒这个群体的生活,心酸,无奈,唏嘘。

给我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因为看的时候,我会一直在想,如果,导演把镜头对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看起来,跟这些棒棒的会有不同吗?

我觉得不会比他们好到哪去。为什么《最后的棒棒》看哭了这么多人?大概原因就在这里,我们都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了自己。

《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它好的地方,并不只在于记录了“棒棒”的这个群体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对社会底层的展现。它的镜头非常深刻而且细节,它的画面是冷峻甚至于冷血的。只有那些插进去的旁白,还能让你感受到一点点的温度。这大概就是导演的良心吧。

像今年网上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说,想不明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开那么远的摩托回去过年,还大人小孩的,这么冷,这么累,这么危险,何必要受这个苦,遭这个罪呢?或许,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可以看一看这部《最后的棒棒》,也许,他们也会重新拥有导演这样的良心吧。

很多这样的记录片,其实很多到最后都会拍成或者剪辑成“散文”,在一个主题下探讨某个话题,自己把自己框住了。但《最后的棒棒》没有,如果它是一幅画,这幅画是没有收笔的,这个与这片土地当下的状态其实就很吻合,因为,时至今日,我们这片土地虽然看到了幸福在前面向我们招手,但其实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这部纪录片配得上很高的赞誉。

撒贝宁和乐嘉他们有一档综艺节目曾拿棒棒做过一期主题,事实上,真实的棒棒远没有乐嘉这张照片里展现的那种幸福感:


陆以外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与其说“反映的是什么?”,不如说“记录的是什么?”

当我们评论一篇小说,一部电影时,常常会听到/看到这么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纪录片往往具有纪实性,而《最后的棒棒》又是一部高度纪实的纪录片。所以,在我看来,《最后的棒棒》不太算是艺术的创作或再创作,它是“来源于生活,又小于或等于生活”。

说它“等于生活”

是因为它在记录生活,生活是几月几日,拍摄进程也只能是几月几日。

它跟文章/小说/画画等不同,灵感来了,奋笔疾书,思如泉涌,不吃不眠,有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创作完成,但是《最后的棒棒》不能。

就比如:如果是小说,自力巷的拆除时间,完全由作者假设,可是在这部纪录片里,自力巷的拆除时间具体会是在几月几日,何苦不知道,甚至连房东大石也是心里没底。

说它“小于生活”

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一年,就如我在悟空问答,另一个关于《最后的棒棒》的相关问题中所提到的——一年有365天,可是这部纪录片只有13集,一集只有30分钟,13集总共也才390分钟。

如果去掉片头片尾(主题曲),那这部纪录片实际好像只有360分钟,它并不是365天的全记录,如果是全纪录那就变成了——你不是在看一部纪录片,你是在看“视频监控”,如果不能快进,你需要看365天,才能把这部纪录片看完。

那这个观看过程,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疯掉,所以说它虽在记录生活,但又“小于生活”。

记录了什么?

1、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

那么重庆将会少一份珍贵的“城市影像”,将出现一段“城市记忆的真空”。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有“史书的记载”,一部部的史书就如“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炎黄子孙,以及炎黄子子孙孙们,才会有“集体记忆”,才会因国家强盛时,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因国家衰败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跟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类似,一个城市也需要“城市记忆”。

《最后的棒棒》虽不说是完美,但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会有多少人知道,繁华的解放碑附近,竟然还有这么一片“羞于展示的城市区域”,就如何苦在片中所言,就像是“美丽渝中一个正在流脓的伤疤”。

虽然还没有去过重庆,但是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地理,看了很多关于重庆的影视剧《山城棒棒军》、《疯狂的石头》等,都没有让我对重庆有如此直接、直观、深刻的认识。

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会有多少人知道/记得重庆的城市街道体系中,还有几条名叫——自力巷、五一路、正阳街......的街巷。

也许,会因为这部纪录片,重庆本地人,会想亲自去这几条街看看,就如香港电影《岁月神偷》播出后,唤起了很多港人的“童年记忆”、“城市记忆”,会去现场看看。

2、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

那么,大多数人,都只知道重庆有一个群体叫“棒棒”,有一种职业叫“棒棒”,有一部电视剧叫《山城棒棒军》,但却可能没几个人能叫出几个“姓谁名谁”的棒棒名字,哪怕只是绰号或称呼,就如——老黄、老杭、老甘、老金、河南、大石、老杨头......

我想人都倾向于轻易记住形象、直观的人或事,对抽象的概念、词汇容易忘记,甚至费解。

老黄、老杭、老甘、老金、河南......这些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加持”下,在没有看这部纪录片之前,也许“你我他”在重庆街头,看到片中这几个真实的人物时,很多人恐怕也会“嗤之以鼻”的看待或对待他们。

毕竟,“网民从来都热血,路人从来都冷漠”。

只是,在看了《最后的棒棒》之后,当你在重庆街头,再次看到棒棒时,也许会多一份亲近和尊重。


零零候鸟


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

《最后的棒棒》。

当时看完一个介绍,

是往比较轻浮的方向介绍的。

配的图是这样子的:

并且加上推荐语,

感觉你很可能会因为卖相而拒绝它,但是你绝对不能。

而在还没有看影片之前,

我先找来了13集的纪录片来看,

看完以后,

我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卖相不好”。

就像你能说劳苦民众的卖相不好吗?

你能说赚血汗钱却坚守内心规则的人卖相不好吗?

这部2015年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7,

绝对是扎扎实实的评分。

如果你注意开头,

会发现这个不到一秒钟的字幕,

似乎是带有一些不好意思,

所以这一个介绍只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闪过了。

“正团级转业军官当棒棒。”

而这部纪录片之所以给人的心灵带来如此大的冲击,

让人多次忍不住打心底里面感动落泪,

我想应该是因为大家心里都存有善念,

善良的人都是一样的。

或许,这些人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感慨,

也是因为看到了纪录片中勤勤恳恳,

那么有尊严的活着的老黄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和外公。

我们丝毫不觉得这个纪录片的做作,

因为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人就是刚当兵转业,

体验一下生活,

但是这次生活却体验得太过于沉重。

如果不是因为曾经当过兵,

估计也很难有人真的能受得了这种苦。

去体验这种生活的同时,

记录下来给我们大家看,

在我们国家还有这样一群人,

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着。

那么棒棒究竟是什么?

这估计只有四川重庆一带的人才会知道,

我们生活在祖国南方或者北方的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爬坡上坎,

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

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 ,

沿街游荡揽活,

他们来自农村,

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

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

这位军官跟着师傅老黄学习当棒棒,

替人搬东西干活。

师傅老黄教导他棒棒不能随便放在身前,

这样会被人误以为是叫花子,要饭的。

一定要郑重的背在背上。

老黄对于棒棒和乞丐之间的区分,

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

依靠自己体力挣得血汗钱维持自己的是尊严,

而向人伸手讨要则是毫无尊严。

尽管替人挑一趟重担只有10块钱,

而随着快递小哥各种搬家货运越来越多,

棒棒们有时候好几天都没有开工,

老黄在街上看到乞讨的人还是会慷慨解囊,

而乞讨的人也不愿意收,

同样处于社会底层,

乞讨的人大概也是很善良的,

不愿意收老黄的血汗钱。

老黄说他不懂得什么职业操守,

当有时挑着货物与雇主走失了之后,

他坚持在原地等,

一等就是半天。

没等到人实在没办法才去警察局,

因为去了警察局就很可能没了工钱。

去了以后还差点被当成是偷窃自首。

第二次,

他在原地等雇主,

恰好雇主也去报了案,

雇主见到他大呼好人,

给了老黄100元钱做为感谢费用。

老黄坚持只收30,找了70给了雇主。

20元是自己的工费,10块是等了半天的辛苦费。

该收的就收,不该收的一分不多收。

这就是老黄的“职业规则”。

也遇到雇主比较坑的,

想要少给钱,

老黄怎么都不能同意,

即使是只少给几块钱,

老黄也要争夺回来,

因为这是他靠出卖力气挣得的,

这是他该得的。

老黄说,挣血汗钱如果雇主给的少了,

晚上睡觉都会不踏实。

……

作为学徒,

第一个月这个小伙子按规矩挣得的钱都归黄师傅,

而第二个月同工同酬。

于是第二个月开始,

一起挣得第一份工资10块钱就赶紧拿过去要跟小伙子分,

小伙子推说月底再算,

月底了两个人推推搡搡,

老黄怎么都不愿意拿不是自己的那一份,

小伙子也不忍心了,

他觉得如果不拿自己的这一分钱,

就是对老黄出的体力活的不尊敬,

也是对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的不尊敬。

……

后来这一群住在自力巷53号的棒棒军一个个都开始转行了,

我想《最后的棒棒》不仅仅是对这一行业的记录,

也是对我们内心底线,和尊严的记录。

什么是该拿的,什么是不该拿的。

原来踏踏实实赚钱,也是尊严的体现。

像肩上那根棒棒一样,

这种尊严来得也太过于沉重了。

[小青蛙看电影,呱呱呱


小青蛙看电影


理解“重庆棒棒”的9个关键词

“棒棒儿”,指的是在重庆扛着一根竹棒(俗称“硬头黄”的楠竹)、靠体力劳动支出、以从事人力搬运为主的零散搬运工。与农民工相比,“棒棒”的年龄偏大,以男性已婚男性居多,主要来自重庆各郊区县、四川部分区县等。

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秦洁,在《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一书中,探讨了“棒棒”身上的乡土性,并通过大量生动的访谈资料,带我们了解“棒棒儿”的喜怒哀乐。

以下为从书里梳理出的,理解“棒棒”的九个关键词。

苦力

明末清初,重庆城区各片区的人力运输,主要归当时的“王爷会”“土地会”等神会组织管辖。清光绪年间,重庆出现了九门八码头力帮,向官府租下码头运营权,取代神会管理人力运输。因为当时处于前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力搬运通常与特权、霸权相结合。

帮会的出现,使得敲诈、抢生意、打架等乱象纷纷出现。因此,1938年,重庆市政府对运输行业进行整顿,改组各力帮,组成运输、提装、驳船、渡船四大职业工会。1949年后,成立了码头临时管理委员会,实行“三统一”(统一承揽、统一调配、统一运价)管理运输市场。随后到1982年,人力运输多以全民、集体的形式发展。1983年后,为搞好经济,才鼓励发展个体人力运输。

“棒棒”,作为一种人力运输的职业,便是苦力行业的延续。

打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打工”便成为中国农民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打工”是一种潮流,也是他们“长见识、在感知都市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都市的过程”。

在“棒棒”这一群体内,有的是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就做起了“棒棒”,有的则是在尝试过多种打工经历,比如进工厂、上工地等,之后选择当“棒棒”。这种选择,是他们“在对自我都市谋生能力以及家庭需求的综合考虑下,做出的高度能动性的理性的谋生选择”。

在他们看来,当“棒棒”也是打工。

稀奇

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说过,与农村生活相比,大都市引起了有辨别力的动物——人类更多的注意。

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棒棒”,面对都市环境的刺激,常常感叹稀奇、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尤其是作为现代化都市符号的建筑物、高楼大厦,首先成为“棒棒”感兴趣的事物。在初次与城市接触的过程中,“棒棒”有了城乡社会差异的感知。这些差异以及差异导致的不适应感,等待着“棒棒”在之后的生活中慢慢调整。

“我从来没有见过轮船,到重庆看到后稀奇得不得了,但是我想,这是铁做的吗?像个大房子,怎么不沉下去?”

“一天坐在这儿车多,很闹,刚开始来不习惯,慢慢就习惯了。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坐,但又守不到业务,还是要在这儿坐起才有人喊你。闹起很不舒服。”

身体

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曾明确指出了身体作为工具性存在的事实:身体是人第一个、也是最自然的工具。

在“棒棒”自己看来,他们的工作就是“下力”。“在这个意义上,‘下力’的身体既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又是体验‘痛’、体验‘累’的物质性存在。”所以,身体经验,对于“棒棒”来说至关重要。

“棒棒”的行头很简单,通常包括一根“棒棒”、两根绳子。他们要练就抬、挑、扛、托、背、走路等身体化的技术。这就使得他们不只是靠身体的蛮力,而更多需要巧力,将物质性身体转变为“有经验能力的身体”。

“我们“棒棒”干活,人不够就要喊。人在包包头(衣兜里)装起的。就像孙悟空,从包里拿出来一吹,人就出来了。”

很多业务需要“棒棒”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棒棒”之间进行邀约。“喊”,正是对邀约合作的概括。忙不过来,就得互相喊人。至于“喊谁”、“不喊谁”这些问题,又牵涉到对关系的微妙拿捏。“棒棒”会根据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进行排序、决定人选。这种“喊”是建立在个人情感、互利价值等,掺和了感性和理性的判断。而如果遇到了业务,却喊不到人,又成了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我包的活比他们要大些,每次喊他们去都挣得到钱的,所以我说什么他们都听。我们在一起不管找多少钱都是平均分,久而久之,在他们中间就有威望了。我也有荣誉感,像烟都要递给我。”

“喊人要喊有利用价值的噻。没得利用价值的喊起干啥子嘛?他如果不回报,我只是付出没得回报,我肯定不会再喊他。陈国伟这个做活路还是有点老,偷奸耍滑。但我是欠他的,要回报别人噻。”

“坨”在西南官话中,是对一群人的统称。“棒棒”在日常用语中,常用这个字来称呼他们所在的群体。一般来说,“坨”不是指为了完成一项业务临时组成的“棒棒”群体,而指的是经常在一起干活的人群。而且,“坨”的范围通常和“地盘”重合。

“小龙坎雾都大厦有一坨,二三十个人;国美电器门口有一坨,有二三十个;石小路二路车站有一坨,十几个人;空军招待所、水泵厂有一坨,那边最多……”

因此,“‘坨’是一种以生存为目的的结合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与划界标准相关的一种共性认识。”但这种群体划分,又不像“地盘”或者更官方一点的行政划分那样严格,“坨”的分类其实非常模糊。因为这里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牵涉到“棒棒”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感。

羞辱

“我们农村人看到那些人,都要走远点,惹不起,我让得起。实际上每件事情(东西)都出自农村人手头,像城市建筑都是农村人建的,城市人哪样会做嘛,他倒还看不起农村人。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想就是多挣两个钱超过他,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棒棒”有着敏感而强烈的身份意识,在都市里常常觉得自己是卑微的个体。这种自卑感,既来源于“棒棒”的乡土生活经验,也来自都市中遭到排斥、歧视的经历。秦洁将“棒棒”受到的侮辱,分为身体污名、道德污名和能力污名三个方面。

身体污名,即觉得“棒棒”脏兮兮的,甚至认为他们影响了市容。道德污名,即将“棒棒”看成小偷小摸,认为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有着某些道德问题。能力污名,即认为“棒棒”很狡猾,漫天要价,与一般概念里朴实的农民完全相反。

而遭到羞辱后,“棒棒”多以“忍”为应对措施,这种“忍”又是无奈、被迫的。当然,他们也会转变思维,通过反唇相讥的形式予以反驳,从而达成心理平衡。

“瞧不起我有啥子嘛?在这个地盘,你再有钱都要喊我给你搬。”

“过后,有活他还是要喊到我。我以为他不喊我耶!”

摆龙门阵

“我们在这儿没得孤独的感觉,久了大家都混熟了。在一起摆龙门阵,好耍得很,时间也混得快。反正有活就去做,没事就聚在这儿耍。”

“没做活路的时候一般都在聊天。我们聊天话题多得很,随时都在转变。第一谈搞钱,如哪个找钱最多。第二谈女人。”

“棒棒”在没有活干的时候,打发时间的方式主要是和同行“摆龙门阵”、吹牛。因此,摆龙门阵是他们缓解身体疲劳,也是消除内心烦恼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他们可能缺少倾听者,而同行之间的平等,会产生苦中作乐的感觉,最后获得某种身份认同。“棒棒”之间的交往、相处,是相对自由且朴素的,同行间的患难之情就此产生。

“像做了大业务,高兴,我们还是要到大馆子吃饭。每个人都扣二十块钱去吃饭。还是有舍不得的,就不去。吃了还请人唱歌,三块钱一首,一人点一首。”

“去年过年我要是不回农村,我们就一起过年。一个人拿几十块钱,‘私章(王明高)’、‘伊拉克’(邹忠超)、杨军娃(杨军)都要参加。尤三娃(尤光权)、满娃(程泽贵)不得干,他们舍不得前,我起码喊得了(能约)十几个人去。”

自由

“棒棒”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扑克、抽烟、吹牛,已经成为重庆街头的一大景观。在他们看来,这份生计很自由,很好耍。他们甚至对这样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某种偏好,对于工作和休息时间,他们都有更多的自主性。

“我一天找一二十块钱没人管我,我要做也无须跟别人说,我要来也不需要跟别人打报告。总之一句话,自由。”

“进工厂时间很长,这个耍起时间混得快些。”

而在秦洁看来,这种自由的生计方式“有助于他们在都市生活中最大可能地避免受到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和制度的束缚,维持与乡土生活相对接近的生活方式”。


纺乡记


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不知道大家仍然记得纪录片中的一个个细节呢?然而这部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最近这么火?纵观其纪录片,其背后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当今中国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最后的棒棒》,“一根木棒,一捆麻绳”, 记录了重庆解放碑自立巷,一群棒棒们的酸甜苦辣和真实人生。

获奖情况

最近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日举行颁奖典礼,德国导演延斯•尚策执导的纪录片《美好人生》摘得最佳长纪录片奖,并且中国导演何苦的《最后的棒棒》获最佳短纪录片奖。此前,经初评,共有中国在内等国家和地区的38部纪录片入围竞赛单元。最后,中国的纪录短片《最后的棒棒》获得一致肯定,金树国际纪录片节顾问普雷恩认为:“该片运用高水平的拍摄技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有话要说

目前《最后的棒棒》是我国首部自拍体励志纪实片,该片中由重庆“棒棒”何苦通过亲身经历拍摄而成的。一根竹棒,一卷粗麻绳,一双胶布鞋,何苦每天都带上自己标准的“棒棒装备”,站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等待“生意开张”。但让人惊讶的是为何他会放下钢枪,拿起棒棒?何苦说“这是他另一种追梦的方式”。

纪录片中的几个泪点

泪点一:老黄下水道里捡铁勺

在《最后的棒棒》的一个镜头中,有一家人的舀狗食的铁勺掉进了厕所,堵住下水道。家里有人拉肚子,急等用厕所。于是,这家人找来棒棒捡勺子。镜头里,棒棒老黄蹲在厕所下水道口,一番观察后,他没用任何工具,直接将手伸进了下水道里。一阵摸索后,老黄摸出了一根铁勺,手上也沾满了黄色的粪水。“他洗过手的新香皂,雇主不要了。这个活儿收入只有20元。”

泪点二:老金老甘面对面电话聊天

再有在《最后的棒棒》里,“你今天上班不?”“要上,还早。”镜头里,老甘躺在床上,老金坐在床边,尽管面对面,但两人同时举着手机,闲聊着。“每个月28块钱,280分钟,打不完都浪费了。”这就是老金的烦心事,他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棒棒们看得眼眶湿润。

在《最后的棒棒》里,因为危旧房改造,棒棒老黄和何苦住的自力巷53号成了一片废墟,两人的全部家当也被埋在废墟里,因此两人在街头流浪了一周。而就在这时,老黄的高血压发了。“我们去诊所测下血压,钱没关系,我再想办法。”“不去,我没钱,如果去大医院的话,挂号都要不少钱。”何苦费劲唇舌,但老黄始终不愿去医院。最终,两人各退一步,在大医院里坐了一晚。纵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容易,老黄也从没流过眼泪,唯独这一次。

网友:质朴肯吃苦 棒棒的生活太不容易

60岁的马宪芳是通过网上报名,来参加看片会的。“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算是见证了棒棒这一群体的发展。”马宪芳说,每次看到棒棒,都会勾起往日生活的回忆,所以她一直关注着《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实片。

“他们就在我身边,似乎每天都看得到,以为对他们很了解。但直到今天看了这部片子,我才发现,原来棒棒的生活这么不容易。”看了部分片段后,马宪芳感慨地说,片中棒棒的质朴、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她百感交集。

“和他们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抱怨,应该更珍惜自己的生活。”网友包炳伸这样说。

女儿黄梅:没想到爸爸是这么过的 要好好孝敬他

“我从来不晓得,爸爸在城里的日子是这样的。”黄梅说,其实父亲早就可以回老家享清福,但为了减轻自己和丈夫还房贷的压力,才一直坚持在城里打工。

“每次打电话劝他回来,他总说自己没事,还可以干。我没想到,他其实过得这么不容易。”黄梅几乎是哽咽着把话说完。黄梅说要好好孝敬父亲,给他一个轻松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后的棒棒》的“棒棒精神”

他们很幸运遇到了何苦,让更多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但回归生活,何苦也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或许媒体能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好处,可能会有很多的良心雇主愿意接济他们,但这只是棒棒的一角,这世上有千万个老黄,或许其他老黄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其实让我影响最深的是河南,在这群人中是最有文化,小聪明最多的,可也是最懒的一个,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目前随着重庆交通日益完善、有车一族的增加,“棒棒”越来越少。但是“棒棒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劳力挣钱吃饭,踏踏实实追梦,这样的‘棒棒精神’不能消失。”虽然目前这个群体日渐消失,但是他们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劳力挣钱吃饭,踏踏实实追梦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需要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靠自己双手劳动挣钱吃饭不丢人。我们不能看不起这一群体,况且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还不如他们呢!最后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和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榕禅山人


一面是破败的待拆迁危房,一面是繁华的大都市流光溢彩的形象。在城市的繁华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个城市谋生活,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流下了自己的汗水。他们也许穿的不够光鲜亮丽,但是没有他们的存在,许多苦力的活儿谁干呢!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城市里寻找自己一丝生存的机会。

导演和他的摄像朋友一起,花了一年的时间用镜头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这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为了拍好片子,导演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一年,感受他们生活的辛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不懈努力。

导演跟着师傅老黄学徒,他们两个人,一个月的时间,有活干活,没活等待,一个月的时间,两个人只挣了一千多块,原本说好何苦第一个月学徒工资归老黄,可是老黄还是坚持把钱分了,分给了他。

一个月,辛苦下来,因为活不是每时都有的,活不多,才挣了五百多块钱,扣除几十块钱的房租,吃饭的钱,能剩下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了。

包括二房东大石,都是和他们一样,从乡下来到城里,从棒棒做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租房子分成隔间出租的二手房生意, 这在城市监管的灰色地带的小生意,也有着极大的风险的,小区里分租房造成的安全隐患,让从事这一生意的大石,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没有小生意的时候,大石就选择了和何苦他们一起到工地上做工。

在那个地方没有拆迁前,老黄一直住在那里,帮着大石修补破旧的房子,他担心,要是大石不接手这个生意,他再也租不到这么便宜的房子了,也因为他热心的帮忙,大石免去了他几十块的房租。

镜头下的小房间,里面只能乱乱地放上一张床,导演的那间是最大的呢?也是很破败的样子,在繁华的城市的边缘,这些破败的地方就是这些棒棒栖身的处所,只能能够睡觉就行了。

同住在一起的河南,少时流浪,连身份证都没有,一度走上歧途,想要在牌桌上致富。他有一个朋友,一直帮助他,原来那朋友在建筑工地做活,一月有几千的收入,可是一次意外事故,让他受了伤,雪上加霜。好在,河南迷途知返,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很久没有住旧小房子里,那房子外面长满了爬山虎,可是那对河南来说,却是一个幸福的住所,好心的老板还把一只小狗给他作伴。因为没有身份的原因,河南只好离开,后来,去了大排档打工。哇,因为两只鸡蛋和河南起了冲突的老板,给河南做了一大桌子菜,那么大的碗米饭,那么大碗的汤,河南真的很能吃啊!一般人都吃不下那么多的饭菜,可是这背后也是因为,干活重的人,当然吃的多了。

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有一个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人对于生的努力和挣扎。

片中的老H,曾经非常愤怒于一个人的夺妻之恨,而天意让他在愤怒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放下仇恨,那一把把的刀,记录了曾经刻骨仇恨的岁月,而时光终究抚平了一个人心上的伤痕,他终于放下了。一个人呆在农村里,没有什么事,为了挣点医药费,又回到城里当棒棒了。

片中,他们为了省钱,一直舍不得搬出那待拆的危害,一个清晨,起了早的他们,被一根红丝带拦在了外面,里面只准出,不准进,老黄的证件,钱都在里边,没给拿出来,而到街道去办各种手续,又比较的麻烦。

好在当时是夏季,在大石的帮助下,他们解决了吃的问题,可是住的问题,两个人连同摄像朋友,三个人,过了几天在外面露宿街头的日子,在城市的流光溢彩的时候,有钱有闲的人,在跳着广场舞轻舞飞扬,而他们却只能到处跑,去寻找能够栖身之所。在我们看到的秩序之外,他们的生活圈子也如某社会似的出现地盘效应,好的地方,根本早就有人抢去了,无家可归的人,找个好点的屋檐睡一觉都是那么奢侈。

尽然有点喜欢起夏天来了,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至少露宿街头不会冻死,在旧社会的小说里,有很多冬天冻死饿死人的悲剧,《现代青年》里,男主人公的父亲去北京找他,在深夜里做小生意时,冻死在街头。

流离失所的岁月,在老黄和朋友一起趁着夜色扒开拆迁房子里的行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攒的2300元钱结束的。趁着夜色,他们扒属于自己的东西,弄得手破了,鲜血直流!

导演也没有钱,借了老黄的一千块钱,安顿了自己和摄像的朋友。

年轻有头脑的人,总是会遇到更好的路子,比如,导演在和各个工地接触的过程中,找到了好的赚钱方法,做小包工头,接小的工程,这样子的收入双份多。他的老板当初也是从棒棒起家的。

告别单纯的体力劳动,还是要靠头脑的,特别是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卖力气挣钱,年纪大了,想买力气,若是身体不好,也没有老板用,没人敢用了,只能靠劳力赚钱了。

一个人一个命运!

怎么说呢?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人生就是这样!

唯有期望年轻的我们,能够努力,从这种命运中走出来。

身边混的好的人,不相信世间尽然有过如此艰苦生活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一样,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推荐他们看这样的片子,他们毫不在意的,也只有在底层生活过的人,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吧。

这也许是导演下定决心,自己去作这样的工,体验会更加深刻!


莫言鬼语


何苦导演的这部作品,我看过一遍后犹不满足,前前后后又看了好多次。 精炼不乏幽默的解说,一条主线贯穿,穿插对老黄、河南、老杭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小写,整个作品是如此的血肉丰满。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何苦在自力巷53号从一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习惯了也开始喜欢上喝稀饭,吃炖肉,习惯了糟糕的卫生环境,在那一瞬间害怕他也会沉沦其间。也害怕自己会不会变成那样,直到后来,众人在他带领下找到新的出路,那种喜悦充满胸中无法言表。

好的作品永远不乏好的观众。


布里茨


看完何苦的这部巨作之后,内心的感触挺多的,但是自己是理工男,靠自己的言语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波澜。首先说老黄,老黄一早就看出何苦不是普通人,在自己的地盘(家棒棒)上收何苦为徒,第一个月还坚持分了一半的收入给何苦,老黄真的是一个精明到骨子里的老江湖,如果不是何苦带着录像设备跟着他去镇里办房产证,那个所长能一改往日拖拖拉拉的办事风格亲自给他办房产证?最后还叫一个女公务员亲自送到重庆,不得不说老黄很精明,但是后来却因为一辆破车讹了何苦100元,与之前侠肝义胆的老黄判若两人,看不懂。河南,年轻时被两个混混挑断了脚筋,迷恋赌博,这种人本不会有人同情,但何苦还是展示了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的人性的一面。老杭,家境还算可以,完全用不着出来做棒棒,因为夺妻之恨出来做棒棒,最后也释怀了。老石并不是棒棒,是个资产殷实的业主,靠自己的双手在重庆山城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甘和老金,两个流浪者。这些老人住在自力巷我们想象不到的破房子里,其实也是第一代农民工的缩影,他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求,赚不了多少钱却能攒下钱,能吃我们想象不到的苦,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他们也是最后一代廉价劳动力,做了一辈子棒棒,到老了没有其它的技能,没有退休金,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要靠力气吃饭,在这个作品之前我本不知道社会最底层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本以为中国早就已经老有所养了,给自己提个醒,没有生存技能的下场可能赶不上最后的棒棒,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吧


谨慎做事踏实做人



棒棒军,最强的BBC纪录片摄像制作团队,在《美丽中国》 就有纪录这独有的“风景”。那么,他背后的深层意思,通过剧情来了解。

重庆这个大都市,因他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重庆附近巴渝地区这些我国第一代打工者的缩影。年纪大了,文化相对低些,为了生活,面对找工作的难度,而形成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重庆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个群体也加速了重庆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当然也是给他们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挣得了价值。当然也尽显了人生百态。

这个纪录片中,大石是一个有头脑,不怕吃苦,为人善良,也是干得最好的。

老黄是一个因历史原因自己认命,生病都不去医院。他们在自力巷被拆迁之后流落街头,老黄身体不适,最后快要晕倒,仍旧喊着不去医院,死也要在外面。

老杭是一个一心想报夺妻之仇,又因时间冲淡一切仇恨的人。

老甘是一个有热衷看影碟机播放老旧影片想挣到一万回家风光庆祝六十大寿的人。


老金是一个与老甘搭伙但时常有摩擦捡垃圾卖钱捡食剩菜剩饭的人。



河南是一个轻视棒棒职业一心想靠赌博致富每天坚持看报追求精神生活的人。





还有身体力行当棒棒的导演蛮牛。除了河南,这些人多数都是出生于丘陵密布算不上贫瘠但也绝对算不上富饶的巴渝农村,原本赖以生存的农村,其产出无法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物价,他们来到了本地区最大的城市谋生,但是文化程度低亦无可以谋生的技术,于是他们选择了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棒棒"这一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老了,而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实现工业化也进入了尾声,这些靠简单出卖体力谋生的人却陷入了尴尬和困境。





这部影片记录的就是中国社会最底层人们的工作生活现状。


lcxyj9


有一个共同点,命运跟他们开个不小的玩笑,他们都经历各种悲惨的事情。

河南,一个从小跟孤儿差不多的经历磨难的,而后有浪迹天涯,这段时间正是三观形成时,偏有被人打断脚筋,从此成了残疾伴随他的后半生,没有身份证,灰色的人生历练没有增长的社会经验,竟然误认为赌博可以发家,为有三个a而没有赌资而耿耿于怀,;而后有明白过来,开始工作换报酬的生活,也算是“改邪归正”!

老黄早前老婆跑了,闺女大了总算是一种慰籍!为了女儿的房款而努力奋斗着,他明知道他那点是杯水车薪,这个目标激励着他,看着生病在地上打滚,我们的内心是否有被针扎的感觉呢?

还有老甘,过年吃海带炖肉过个年三十,迎接了新年,

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以前有悲惨经历,而又面对无计可施,在各自原地被人瞧不起,难为,他们没有申诉,思想麻木了,人生的机缘巧合的凑到了一起――自力巷!!

稍微有点头脑的房东,米店老板,因为自己的头脑灵活而比他们过的好一些!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难处因为市容大检查,没法贴小广告,房子租不出去的焦急,贴广告被抓后祈求眼神,让人心中一酸!米店老板的开窍太晚而忏悔!

他们的生活,真实揭露了我都社会伤疤,让我们发现他们的存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说是抨击,不如说是鞭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