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唐宪宗时期的宰相李吉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勇敢坚强ygjq


李吉甫(758-814),字弘宪,官至唐元和时期宰相,别名安邑李丞相。其父是御史大夫李栖筠,长子是历任舒湖楚三州刺史的李德修,次子是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家族西祖房一支,赵郡李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至隋唐时已是“五姓七望”之一,作为世家子弟,值得肯定的是吉甫从小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

入朝为官,外放历练:

唐朝虽设科举取士,但仍有门荫授官,吉甫便是以门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后迁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驾部员外郎,任职期间受到宰相李泌、窦参的重用。贞元八年(792)外放,历任明州长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饶州刺史,从六品、五品、四品官秩逐渐升迁。

回京任职,官至宰相:

贞元二十一年(805)宪宗即位后,诏吉甫回朝并担任负责考课的考功郎中,以及授翰林学士和知制诰起草诏令,得到宪宗重用。元和二年(807),吉甫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任宰相。因与窦群、吕温等关系恶劣,政敌过多,辞去丞相,任职淮南。元和六年(811),裴垍因病辞去相职,吉甫从淮南又被征召为宰相。

任职期间,主要政绩有:

在中央整顿吏治,打击藩镇实力:当时藩镇节度使擅权肆意,故建议调节轮换藩镇节度使;加强各郡刺史的权力以遏制节度使,平定镇海节度使李锜叛乱;裁减冗官,降低官员俸禄,削弱宦官权力。

在地方巩固边防,兴修水利:中唐时期回鹘攻打吐蕃,侵扰边境,吉甫便上奏请回复边境十一州的驿站;安排精兵屯守在边境;增设宥州,调神策军驻守;增加三十万兵马于太原、泽潞两军,更好的了解边境军情和加强边境防守。在淮南任职时,带领民众修水塘,固水坝、平津堰等水利工程,为民免去欠租。

(平津堰遗址)

学术成就:

李吉甫最有名的就是《元和郡县图志》,以唐朝州、县二级制的政区划分为标准,贞观年间划分的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陇右道、江南道等十道为基础,各府州县按照户口、沿革、山川、古迹等内容依次叙述共47个节镇。因成书于宪宗元和年间,故命此名,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体例最完善的地理总志。

据《新唐书·艺文志》还有文集二十卷,《十道图》十卷,《古今地名》三卷,《元和国计簿》十卷,《古今说苑》十一卷等众多著作,虽未留存,但个人书集颇丰,可见其通晓经史,博学多才。

不过可惜的是吉甫57岁时突发疾病去世,宪宗追赠为司空,还亲赐谥号为忠懿。

(李吉甫与唐宪宗)

李吉甫一生为人忠于皇帝,敢于劝谏,任人惟贤,打压奸臣。其在宪宗朝两度拜相,政绩卓越,又著《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的政治家和地理学家啊!


令和史官


李吉甫,字弘宪,生平两次为丞相,并且曾经做过淮南节度使,因为功劳封为赵国公,辅助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

李吉甫很有学识,但是开始的是被外放到外地做官。唐宪宗继位为帝后,就把李吉甫叫了回来,之后担任翰林学士。

没过多久,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叛,当时很多大臣都觉得西川蜀地易守难攻,不主张出兵讨伐。

而当时的丞相杜黄裳和李吉甫极力主张出兵,唐宪宗于是命高崇文和山西道节度使带兵平叛,最终西川平定,同时李吉甫又让二人分别掌管东西两川,达到两川相互制衡的作用!

后来,丞相杜黄裳被罢相,改为李吉甫为相。当时的镇海节度使李锜飞扬跋扈,李吉甫劝唐宪宗把他叫回京城,加以控制。

而李锜却没有听从前往京城,而是发动反叛,李吉甫主张朝廷出兵,最后李锜也被斩杀!

在当时,很多地方的节度使都是一直在一个地方,就成了拥兵自重,李吉甫于是就加以整顿。在一年的时间里,共调换三十六个节度使,这样节度使就很难在一个地方长期待下去,而不能拥兵自重!


之后李吉甫被人弹劾,同时李吉甫也知道自己因为处理朝政树敌太多,于是就辞去相位,推荐裴垍为相,自己出任淮南军节度使!

数年后,裴垍因病而不能担任丞相之位,唐宪宗有想到了李吉甫,所以又把他叫了回来,再次拜为丞相,并且加封上柱国,赵国公。

在李吉甫五十七岁的死后,李吉甫因病去世。

李吉甫死后,追赠他为司空,并且给他的谥号定的是敬宪,但是张仲方却反对,觉得敬宪这个谥号太美化。唐宪宗听了大怒,把张仲方骂了一顿,而赐李吉甫一个比敬宪还好的谥号”忠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