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宁远:聚力五化行动 打造最美乡村

近年来,我县以“五化”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显山、亮水、露田园、美村庄,把县域全境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化大公园,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先后三次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县。

一、聚力绿化行动,绿水青山一起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2015年开始全面禁伐限伐、封山育林,十年不砍树、十年栽好树,统筹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实施“村边、路边、水边、宅边“四边”绿化和“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村庄增绿”四大生态修复工程,让绿色成为农村最纯正的底色,让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风光常驻九嶷大地。全县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率、宜林荒山荒地荒滩绿化率分别达到60.5%、100%、82%,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湘江源头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二、聚力净化行动,治标治本一起抓。紧紧抓住农村垃圾、污水两大源头性环境问题,走专业化、市场化治理路子。围绕让地更干净,推行“四级链式”治垃圾。探索与省现代农业集团、中联重科、苏州伏泰合作,建立“户清扫-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四级链式处理系统、“流动回收人员-村级回收点-乡镇回收站+县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系统,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围绕让水更清澈,推行“点面环式”治污水。在点上突出核心村镇,覆盖周边人居,如在湾井镇建成全省首个建制镇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中心,在3个村率先建设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在城郊建成全省首座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在面上,16个乡镇均建立分散式四格池污水处理或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所有集中居住村建立微型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全县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8.5%。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实行“一拆两改”模式,即拆农村闲置旱厕、全面改农户旱厕、试点改农村公厕,完成拆改1.8万户(座)。

三、聚力美化行动,颜值气质一起提。坚持内外兼修,统筹推进乡村风貌改造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颜值与气质齐升。按照“古村要古、新村要新、农家要农”的思路,突出“一核两廊两线两镇多点”,完成218个村2.6万户民居“穿衣戴帽”,最大限度留住乡愁记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发挥作为舜帝安寝之所、道德发祥之地的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户、道德模范户等评选创建活动和移风易俗行动,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410个村全部建立村规民约,261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26个村创成省级以上文明、卫生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四、聚力亮化行动,院落人心一起亮。实施“点亮乡村”行动、“雪亮工程”,在进村道路、村内公共场所安装路灯,在村主要路口、交叉路口和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在所有村庄开展无间歇夜间义务巡逻,实现天网、警网、民网三网合一,方便村民夜间出行,点亮村民心中明灯。共安装路灯16317盏、视频监控点2247个,农村干道沿线村、集中居住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亮化率100%、视频监控覆盖率100%。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农村封建宗族势力、村痞恶霸为打击重点,消除农村各种不安定因素,提升群众安全感,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个。

五、聚力序化行动,规划规范一起立。坚持规划先行、规范为重,构建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涵盖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土地整治等方面的规划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开展农村“空心房”治理和农家庭院整治,结合“一户一宅”试点和“农村三地”改革,对拆除后退出的宅基地、闲置地、空坪地、插花地,规划建设绿地、游园、公厕、健身场所等设施,结余用地参与土地整理,全县共拆建空心房1.33万座43.2万平方米;对农户庭院,拆围墙、建绿墙,拆铁栏、建木栏,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庭内院外造景增绿,墙脚墙面种花挂绿,邻居空地整坪补绿。强化党建引领,实施农村网格化、综合服务平台、村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小微权力”清单化、便民服务人性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县406个村建立1661个网格(网格支部或党小组);改扩建336个综合服务平台,年内实现全覆盖。

下段,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市区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举措、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持续聚力推进“五化”行动,确保乡村振兴首战必胜,努力打造品质更优、环境更美、特色更鲜的宁远版“富春山居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