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外地人能一直支撑昆明的房价吗?

导语

我就是那一类来昆明10年+的外地人,每年都把父母接来昆明住一阵子。

他们难以想象,昆明的夏天同时拥有明媚阳光和凉爽气温,太舒服了!

本文关键词:

1、昆明人去外地买房vs外地人来昆明买房

2、外地人能一直支撑昆明房价?

到底有多少外地人来昆明买房

你是昆明人,你会去外地买房吗?

熟悉昆明楼市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最近,咱们昆明楼市也在做一些异地置业的活动,比如前几天做了泰国活动。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外地人来昆明买房的影子:

(1)钱是有的,肯定是不会甘心就这样放着。

(2)大部分人认为买房=消费,并且相当于自己在消费中理财、理财中消费。

管你是泰国还是柬埔寨还是新加坡旁,虽说不一定会买,但总有想去了解一下的冲动。

以前小陈刚毕业的时候租房的房东,一到冬天就不接我电话,提前喊着要交房租,原来是每年都要去xx国过冬。

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消费是为了解决温饱与基本生活,前十年的 “奢侈品购物”,是为了他人眼中的羡慕,那么现在,人们就慢慢进入到了“为了自己的快乐和舒服”这一阶段。

注意:

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GDP的上涨的主要手段,而随着消费的降低,房地产投资却在日益增加。从近年来的居民杠杆率上就能够看出,50%以上的负债率已经压垮了大部分的购房者,导致无钱消费。

(按正常逻辑来讲,买房不是消费

昨天,看了宁南山的一篇推文

中国的中高端产业分布和大城市房价探讨》

其中提到:

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贵州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

为了解贵州省汽车零售市场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贵州省统计局调研组实地走访了贵阳、遵义等重点地区的重点零售企业,调查发现:发现房价上涨,是导致该省汽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贵州省统计局调查组发现,该省合资中低端品牌车最影响最大。这是由于合资中低端品牌汽车的价格主要适合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群体相对较大;

而高端品牌汽车的销量则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统计局调查组还发现,近年由于贵州省城镇化加快,拥有多套房的“拆二代”人数众多,对高端汽车需求增大。

不怕你买房,就怕你买了房之后,没钱消费,引发连锁反应。

到底有多少外地人来昆明买房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咱们昆明楼市动态所有粉丝中,昭通、红河、曲靖、玉溪粉丝数量仅次于昆明本地粉丝,外省粉丝中,四川、北京、广东、浙江、贵州、上海小伙伴排名前列。

我们知道,昆明人去外地买房,那么外地人同样也来昆明买房。

购房需求反映到购房行为,根据第三方机构锐理数据的统计,2017年昆明本地人购房比例跌至四成,云南省州市购房人群占比24%,省外客户占比达到了36%。

外地人能一直支撑昆明的房价吗?

很显然,一半以上的房子被省外和州市客户买走。(估算去年新房成交量约13-14w套,那么大概昆明本地居民只消化了5.2套,只按照户籍计算)

而在6月份央视报道的某小区里面,“80%的房子被外地人买走”(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夸张)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

1、昆明本地户籍人口的自有住房比例在持续上升,购买需求下降;

2、已经在昆明生活居住的外地人为了落户而购房,比如子女就学等;

3、昆明作为云南唯一中心城市,同时拥有区别于省外的舒适气候和自然环境,省内地州人口和省外人口比愿意来此置业。

这一点,在7.1出台的昆明限购令中就很突出了把“限购”户籍范围扩大到了“省内”就可以看出来。

很显然,昆明房价上涨,或多或少跟外地人入昆购房有一些关系。

不过,值得警醒的是,目前随着经济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购房政策的收紧,外来购房人群的比例是不是也在下降?

喜欢昆明的气候是真,看好昆明的发展是真,总归带着一点投机的侥幸,也是真。

外地人能一直支撑昆明的房价吗

但是,房价是涨上去了,能维持多久?

很多网友反馈到,昆明基本没有什么产业,支撑不了上万的房价,经济还比较落后,房价最终也是泡沫。

无论哪里人,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不同的定义和需求,并且值得肯定的是,我们都在通过奋斗,去接近一点点更美好的可能。

在2016年年底发布的《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将昆明城市目标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

“健康之城”早也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高度。阮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三张牌”的概念——“健康生活目的地”就是其中之一。

很显然,三张牌将昆明的“健康”从狭义上的“养老养生”,提升到一种“生活”。

就像小陈父母一样,已经约定好其他亲戚,每年来昆明住一住,享受阳光,又放松心情。

这是来昆明养老吗?

谈不上吧,一方面,还没到七老八十的年纪,身体也还算硬朗;另一方面,不是纯粹的养生养老,更多的也是散心。

以这个美好生活的愿景,来吸引外地人来昆居住、工作,并将健康生活目的地落到实处,才是昆明支撑房价的基础。

先画饼,再卖钱,再拿着钱,去做饼,最后大家分饼吃。

以上为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