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當這些短句連接到一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孩子遭歹徒綁架?後媽虐待?變態虐童?

然而,事實比猜想的更加殘酷,這個下狠手的人,不是綁架者,不是變態,不是後媽,而是孩子的親生母親!造成這場悲劇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孩子丟了一部手機!

這場故事(事故)的主人公是明明,9歲的明明躺在冷冰冰的地上永遠離開了人世,他對母親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媽媽,我不想再看到你!”

從小到大,我們習慣了在給朋友的賀卡里寫下“祝你夢想成真,萬事順意”的祝福。然而今天想到這個可憐的孩子終於“夢想成真”的時候,卻是發自內心的悲涼和心痛。鄰居流著淚說,這孩子長期遭受母親毒打,這下也算解脫了!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一個手機,換自己養了近10年的孩子一條命!不知道此刻正被關押中的孩子母親,回憶起那個晚上時心情如何?恐怕她的餘生,都要在痛苦和悔恨中度過了!

你以為打孩子打到如此喪心病狂程度的,只有這麼一個母親嗎?可惜,悲劇不止於此。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小女孩阿什利

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個5歲的小女孩阿什利躺在冰箱裡,永遠停止了呼吸。她像鹹菜、鹹魚一樣被裝在一個箱子裡,周身包裹著厚厚的鹽巴!她是被母親一拳一拳打死,又被父親裝進冰箱的!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阿什利的父母

很多人都指責這兩個媽媽冷漠、殘酷、無情,說她們不愛孩子。可是常爸卻想說,導致悲劇的可能不是因為不愛!

回顧兩個孩子遭遇的悲劇,儘管對孩子施以暴行釀成最後的苦果,但兩個母親都從未想過要拋棄孩子:明明的媽媽獨自撫養明明,每天堅持陪孩子寫作業。事發當晚,她使盡全身力氣將明明抱到床上,蓋好被子才離開。阿什利媽媽也說,自己當時只是一時生氣失手,其實並不想這樣。我想,她們並不是喪失了良知和人性,故意要置孩子於死地。

那麼,是什麼讓她們痛下毒手以致將孩子打死了呢?

明明媽媽說,孩子父親常年不回來,也不給一分錢生活費。明明又特別依賴她,總是想讓她陪著。可是,不工作哪裡來的錢啊,這讓她非常煩!那晚明明說不想要再見到她,讓她很生氣,轉身回房間睡覺了,直到第二天6點才發現孩子死了。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阿什利的媽媽說,自己既要照顧餐廳還要照顧孩子,每天有很多事情,根本顧不過來。那天,女孩不聽話,她一怒之下就打了孩子的頭,直到孩子口吐綠色液體才停止。後來才發現孩子沒有呼吸了。

這些生活的壓力、這些抱怨、這些不滿,與我們是多麼相似啊!

原來,失控的情緒竟可以讓一個母親失去理智、殺死自己的孩子。原來,這樣的悲劇、這樣的極端事件離我們這麼近!這是最讓常爸害怕的事。

當我們對那些失手打死孩子的家長們口誅筆伐的時候,不要以為我們離這樣的父母很遠!父母和一個殺人犯之間,可能只有一次情緒爆發的距離!

許多父母以此“為孩子好”的名義肆意打罵孩子。然而,對於這些家長,打罵孩子,其實只是因為你無能!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而那些把孩子的頑皮掛在嘴邊而爆發的父母,這只是你們掩飾自己無能的藉口。

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就是沒忍住……

醒醒吧家長們,你們的情緒穩定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也許你們覺得,孩子小不記事。打一下、罵一下,孩子長大了就忘了。但是,兒時經常受到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缺乏安全感,在人際關係、親密接觸、溝通等多方面有障礙,還可能有暴力傾向。也許被打罵的記憶模糊了,但卻在心理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痕跡。

但是,生活壓力的確存在,父母的情緒又該如何發洩呢?說起來可能是老生常談,但還是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告訴自己可以控制情緒

當你的負面情緒出現時,你要對自己敲醒警鐘,告訴自己:我現在很想發脾氣、打人罵人,但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可以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

呼吸訓練讓情緒平復

情緒就像是一團突然燃燒的火,而且會迅速蔓延,讓你的大腦集中在這件事上。如果你發現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默默地在心裡說“深吸、呼出、深吸、呼出……”。反覆練習,不斷延遲自己爆發的時間,慢慢的,情緒控制一定會有效果。

暫時離開,做點其他事

當你的情緒到達極點,要爆發前,可以選擇離開現場。給自己數數“1、2、3”,然後去喝杯水,給自己一個平復的時間。

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時,你會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你可能會發現,之前差點就暴跳如雷的你,可能是被壞情緒“逼”得放大了孩子的缺點。

多社交,讓自己別那麼孤獨

不要總圍著孩子轉,拓展你的社交,和同事、朋友多聯絡,或者週末常到親戚家聚餐,聊聊你們的困惑和焦慮。即便他們不能給你提出很好的建議,也能無形中分擔你的壓力。

培養自己的小愛好,精神有寄託

即便身為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小愛好和精神天地。可以多聽音樂、多健身,或者學習繪畫、唱歌等。

雖然發生了明明和阿什利這樣的悲劇,但我始終相信每個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因為這是一種本能。

可是,本能之外,我們還要面對太多現實壓力。這些壓力裹挾著我們的情緒、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情緒不佳。每當這個時候,就想想孩子天真無邪的愛和純真的笑臉。

霍林姆斯基說:“做了父親和做了母親,這是人的第二次降生!” 孩子的到來,給我們一個審視人生的新機會,我們應當感激孩子的到來。希望每個父母都能珍惜這第二次降生的機會,與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