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互联网时代,你有多久没有写过信?上一次收到信是什么时候?

前央视主播敬一丹家里就有1700多封信。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68年,1700封信

6月29日下午,敬一丹在自己的新书《那年那信》分享会上,为读者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的母亲在书房里写信。

这时,小孙女进来了,惊奇地问道:“奶奶,你还会写字啊?”

敬一丹听了很难受,连忙说:“你奶奶何止会写字!她以前是一名女公安。公安处长啊!而且奶奶一直给爷爷写信,咱们家的书信集就是奶奶编的。”

小孙女很困惑。

敬一丹忽然意识到,孩子们其实不知道长辈们曾经“是谁”。

孩子们所看到的奶奶,不过是一个在客厅看电视的、逛菜市、偶尔絮絮叨叨的老人。

敬一丹不禁也开始反思:自己真的了解父亲和母亲吗?他们曾经走过了怎样的人生?

就这样,她带着愧疚感与好奇心,重新翻看父母年轻时代的书信。68年来,这个家庭竟然保存了1700封信。敬一丹决定把这些信,编成一本书:为了告诉孩子们,长辈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幸福与挑战,同样也为了记录一个行将消逝的时代。

这就有了她的第8本书,《那年那信》。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敬一丹在分享会现场

写这本书,抵抗遗忘与时间

在《那年那信》的开篇,敬一丹为读者讲了一个关于孕育生命的故事。

晴晴:

我一直在想,胎儿孕育的时候,父母的感觉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呢?我意外怀你的时候,正在北京广播学院读研三,在忙着写硕士论文。

我曾经犹豫,要不要留下你?幸好,想来想去,还是想清楚了什么更重要。于是,留下了你。

你和我共同度过了研究生最后几个月,我一边孕育你,身体高度变化,一边孕育论文,脑力高度劳动,这感觉也很独特。

你在我腹中7个月时,我迎来了硕士论文答辩。你在胎中旁听了我的答辩过程吧?

1986年8月你出生时,我刚刚毕业留校。这个过程是不是一种胎教呢?

想到我自己,我在被孕育的时候,父母是什么状态?他们做了什么,想什么?从爸爸妈妈当年的信中,我寻找着答案。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在接下来的段落里,敬一丹引用了自己父母年轻时的通信。当年母亲怀着她时,父亲曾写道:

我想,我倆在一起将能相互鼓励,精神上将总能相伴的。这样,你的神经衰弱就会逐渐好转,身体也会越来越结实,这些都是多么美好啊。

……今后我们要相互尊敬、互敬互爱,要经常交换意见,我们的生活将不是枯燥、平庸的。我们将一同向前迈进,我们是最模范的革命伴侣,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

《那年那信》的每一章,都包括了敬一丹父母之间的信,以及二老给后辈孩子们的信。

通过书写,时代、家庭、个人的命运,被一封封的家书连接了起来。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敬一丹在分享会上说:“《那年那信》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是我献给父母,也是留给时代的记忆。”

随着年纪渐长,敬一丹的父亲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记性也变得很差。

有一天,她开玩笑地说:“爸爸,我来采访你好吗?我们来做一期《焦点访谈》吧。”在父亲生日那天,她给父亲写了个提纲——

为什么当时学医?

为什么又不想学了?

爷爷是怎样的人?

“我特别庆幸当时有这样一番交流。爸爸现在已经没有能力给我讲很久远的事了。”敬一丹说。

“等孩子们长大,万一我也老年失忆了呢?所以赶快写。”所以她写了《那年那信》这本书,为了抵抗遗忘与时间。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新书发布会现场,朱军和敬一丹听青年学子朗读《那年那信》片段

在新书发布会的现场,很多年轻的读者也分享了自己父母的故事。

白岩松作为新书推荐人,提到了自己每年都会为研究生们布置一个作业:采访自己的家人,了解自己上两代长辈的故事。

白岩松说,很多年轻人写不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名字,甚至不知道他们怎么相遇的。每次做这个看似普通的作业时,年轻人总是不以为然。回到课堂时,很多人几乎是哭着讲述作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族曾那么坎坷。

“我想知道父辈经历了什么。”

这就是这本书的初心,一个平常而朴素的愿望。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白岩松在新书发布会现场

“选择遗忘的话,我们就白过了”

敬一丹说,自己是对时代很敏感的人。或许这也是新闻人的职业习惯。

1988年,敬一丹就曾出过一本书《声音》。《声音》根据《焦点访谈》观众一百多封来信编写,记载了敬一丹读观众来信的观感。 当时也是《焦点访谈》最辉煌的时期,观众们热情高涨,时常写信探讨社会热点,或是诉说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敬一丹很幸运,她赶上了电视媒体最繁荣的时期,也见证了《焦点访谈》栏目二十余年的成长。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敬一丹与《焦点访谈》共同走过了20余年

作为家喻户晓的电视主持人、记者,敬一丹在央视任职27年,其间与《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东方时空》等栏目相携走过多年。

在工作中,她始终秉持着新闻人的使命感:记录时代。退休前她出的5本书都是与新闻工作有关的。敬一丹说,自己应该做时代的记录者。

分享会上,敬一丹看图讲故事:“那时候我十三岁,父母去外地干校,我管家,经常给弟弟们补衣服。那天妈妈临时从外地回家,她在厨房忙活,我和以前一样,在缝纫机前给弟弟们补裤子……缝纫机针穿透了我的食指……这时妈并没有安抚我,而是大声喊来两个弟弟:你俩记住,你二姐给你们补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她才比大弟大三岁,她替妈妈爸爸照顾你们……假如当年我妈把我抱怀里安慰,我立即就会哭,就会委屈,会觉得自己弱,可怜自己。而妈妈当时的做法让我不委屈,而是唤起了积极的心态。”

《那年那信》通过一个个细节让人感受到家教家风的传承。不再是新闻人的敬一丹,这次选择做家的记录者。

“选择遗忘的话,我们就白过了。”

敬一丹:用1700封信,找回远去的家和父母

《那年那信》

报导:江三


  • 关于「精雕细课」

「精雕细课」是由新东方旗下爱学慧思团队打造,面向20-35岁年轻人的线上学习和知识服务平台,通过打磨精品课程内容、优质的学习体验,为用户提供有品、有趣、有用的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