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中国要给全球金融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42万亿美元的金融业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开放。

为了兑现长期承诺并帮助避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国官员已经设定了6月30日的最后期限,以放宽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的所有权和业务限制。

彭博情报节目的预测显示,像高盛集团和瑞银集团等证券公司有机会将其份额提高五倍,因为他们更直接地控制了合资企业。包括友邦保险集团在内的保险公司将在其已经健全的业务上取得大量现金,尽管像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和花旗集团等银行面临更陡峭的道路去开拓市场份额,但在这样做的时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中国要给全球金融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像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进入革新了制造业一样,开放金融部门可能会改变资本在中国的分配和财富管理方式。

到2030年,外资银行的收入将增长10倍以上。即便如此,它们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参与者。更广泛的影响将是,随着它们的进入改善了贷款标准和缺口,远离一个大力支持臃肿国有企业的体制——政府将在必要时通过银行渠道贷款为其纾困。

彭博经济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汤姆·奥利克(Tom Orlik)表示:“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部门应该为每个信贷单位提供更多的增长机会——如果中国要在去杠杆化方面取得进展,这极为重要。”

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和花旗集团是目前在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汇丰在内地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根据其网站,该银行计划到2020年仅在广东省就拥有5,000名员工。”前汇丰银行首席执行官斯图亚特·格列佛(Stuart Gulliver)在12月表示。

中国要给全球金融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预计到2030年,外资背景证券公司的利润将增长近四倍,瑞银已提交申请收购其在华合资企业的多数股权,成为第一家利用最新承诺开放的全球性银行。高盛公司一直在悄悄奠定加强在岸业务的基础——一旦获得控股权后,其计划大幅增加员工数量和所部署的资本金。

人寿保险是中国广阔的金融行业的一个角落,外资企业表现一直不错,保费市场份额连续六年递增。未来几年,表现最好的业者可能是那些已经有一只脚在中国门口的公司。

“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的最大推动力可能来自于友邦保险集团等现有公司和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和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银行附属保险公司,因为他们会投入更多资源来增加业务.”彭博情报节目保险分析师史蒂文·拉姆(Steven Lam)在香港称,“新进入者对该组合的贡献可能会在2020年之后出现。”

中国要给全球金融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作为开放措施的一部分,中国承诺在6月底前将基金管理和期货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到51%,并在三年后取消限制。鉴于庞大的投资组合,如果外国公司在2030年前只要能占有市场6%的份额,那也将会给它们带来1.8万亿美元的管理资产。

中国的金融大开放不会没有风险和挫折。在外国人自信地跳入之前,中国重要的“干预之手”将需要退出。资本账户开放——所有可能带来的波动——都将需要恢复,以便投资者知道他们可以取出资金,而不仅仅是流入资金。然而,在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中,即使是个位数的市场份额也会提供可观的利润,这意味着世界的金融格局将不再相同——就像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已经发生了转变。

“政策的方向显然是正确的,但取得快速进展可能很难做到。”奥利克表示,“外国公司将谨慎行事,因为他们接近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庞大、复杂、且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