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6月25日中午,住在市第五人民医院长达4年之久的“无名氏甲”终于等来了亲人,踏上了回家路。

今年6月以来,市救助管理站依托公安部门新开发的人像比对系统,对寻亲不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新增人像比对查询服务,首批确定了5名滞留人员信息,为他们找到家人。

50公里的路,他们走了4年

从苍南鹤溪到瑞安市区,距离约50公里,车程仅需1个半小时,而苍南人王先生与妻子杨某却用了4年时间才再次相见。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王先生和女儿来接杨某

王先生说,以前杨某曾多次走失,短则一两天,长则20余天。2014年3月份杨某走失后,就再也没有回家。王先生和家人一直在寻找杨某,报过三次警,也曾多次来到瑞安,甚至找到了杨某最后的出现地——马屿,但都没能找到杨某。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杨某与家人团聚

他没有想到,4年来,患有精神疾病的杨某因为无法与人沟通,一直以“无名氏甲”生活在瑞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8月26日,有群众报警称,马屿五甲村附近有一流浪女子,不停地自言自语,衣着邋遢。马屿派出所民警出警后,发现其言语不清、交流困难,怀疑其精神异常,遂将其送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

“胖了,胖了,谢谢你们把她照顾得这么好。”王先生见到妻子杨某后,连声向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道谢。

一旁,王先生的女儿小王拿出新买的一套衣服,帮母亲换上。杨某走失时,她才17岁。听说母亲被找到的那一刻,她失声痛哭,擦干眼泪,第一时间跟公司领导请了假,从杭州赶了回来。

得知要回家了,杨某指了下手上的住院手环。在女儿和丈夫的帮助下,带了4年的住院手环被剪断了。“我们回家吧!”牵起亲人的手

“无名氏甲”变成了杨某,她回家了 。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小王尝试为母亲拿掉住院手环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王先生为妻子剪掉住院手环

在外7年,而立之年终于回家

杨某不记得自己的名字,30岁的黄某一直记得自己叫什么。但他是这批找到“回家路”的滞留人员中滞留时间最长的——达7年之久。

2011年3月,黄某在马屿镇柴上村被村民发现,当时他睡在路边,身上衣服破旧,满是污渍。面对民警的询问,黄某不能正常交流,只是自称黄某。民警无法查询其真实身份,考虑其精神异常,遂送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

“黄某一直说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刚开始说是贵州人,后来又说瓯北人。但经过调查,同名同姓的人跟他的信息均不相符。”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直到确定黄某的真实身份,才知道他是江西人。

黄某是5名滞留人员中第一个确定信息并联系上家人的。6月23日,接到救助管理站电话的次日,黄某的父亲和哥哥坐动车赶到瑞安,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太久……

黄某(中)与家人

“我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回放心了!”握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手,黄某的父亲非常激动,“谢谢你们,看到他被照顾得这么好,我们心里欣慰多了。多亏了救助管理站的努力和医院的照顾,一家人才能团聚。”

“回到家了!谢谢你们。”6月25日上午,记者拨通了黄某家人的电话,得知黄某已回到江西家中。

“人脸识别”,帮助他们找到回家路

杨某和黄某终于回家了,另外3名滞留人员,市救助管理站已经联系上其中两人的家人,不久,他们也将与家人团聚。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帮助滞留受助人员查找户籍信息、找寻家人是救助管理站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找到“回家路”的5位滞留人员因自身的智力、精神等原因,不能明确表达个人基本信息,身份难以确定、核实,导致长期滞留。

期间,为了帮助他们寻亲,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曾尝试通过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媒体关注、头条推送、DNA比对等各种甄别方法,但都没有什么进展。

今年6月份,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市救助管理站采集了70多位滞留人员的脸部图像,并交由市公安局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在大数据中生成了5名人员疑似户籍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问询甄别等方式,与这5人户籍所在地救助管理站、派出所取得联系,最终确定了他们的身份信息。

默默付出

医护人员为他们付出更多精力

看到“无名氏甲”找回了名字,还有亲人来接她回家,为他们一家团聚感到高兴的还有市五医医护人员。“真好,为她开心,终于找到家了。回家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临走前,医生耐心嘱咐王先生,还开了药物让他们带回家。

据了解,目前市第五医收治了70多名“三无人员”,他们大多有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这些“三无人员”因为长期流浪乞讨,收治入院时,身体脏污,医护人员不仅帮他们大换洗,还帮他们修剪指甲、梳理头发,发现身体有外伤的,还会及时包扎。

“‘三无人员’与普通病人,我们一直同等对待,甚至会付出更多精力和耐心。”该院护理部主任房小川说,“三无人员”没有家属来看望,医护人员有时会掏钱买水果给他们吃。

有一位约70多岁的“三无人员”身体不好,卧床两年,长期大小便失禁,医护人员经常帮她翻身、擦洗身体;老人只能吃流食,医护人员担心她营养跟不上,自己花钱买奶粉给她吃。

去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发育迟滞、在街头流浪的女孩。当家属找到她时,女孩被养得白白胖胖,家属却对女孩被当成病人收治感到不满。女孩回家一两个月后,家属却将女孩送回医院治疗,“还是在医院治疗对她比较好。”

“遇到误解,我们也会委屈,但看到他们一天天变好,我们就很开心。”房小川说。


记者|黄君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