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2018年上半年,中国综艺市场乍看之下一片喜乐,实则是“冰火两重天”的态势。网综在《偶像练习生》、《这!就是街舞》、《创造101》的带领下,播放量节节爆升;台综却纷纷面临晚节不保的颓势,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养成类选秀

时隔10年再度火爆

今年伊始,国内首个男团养成类综艺《偶像练习生》上线,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成为了2018年首个爆款。首播1小时播放量破亿,当晚拿下18个微博热搜关键词;播出2期后,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12期总播放量突破30亿,超过了去年的现象级爆款《中国有嘻哈》的25亿播放量。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偶像练习生》历时3个月落幕,蔡徐坤、陈立农、范丞丞等9位练习生组成男团Nine Percent出道。该组合各类活动门票被黄牛炒到2万+一张,麻辣鱼采访了几位黄牛,他们表示Nine Percent的人气甚至超过了鹿晗、吴亦凡等顶级流量。蔡徐坤单条微博转发量轻轻松松就是千万级,最高一条将破5000万;范丞丞发付费照片,一夜进账480万元……

趁着男团持续高涨的热度,女团节目《创造101》紧随而来。4月底,该节目一经播出,便在人气和流量上不输《偶像练习生》,数据更是超过了“前辈”,上线第一天播放量就达到2.1亿,目前播出了8期,总播放量已破38亿。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创造101》可谓热点不断,从未播时的3unshine 组合和星二代焦曼婷(焦恩俊的女儿),到节目初期因长相和个性都十分鲜明而被疯狂pick的Yamy(郭颖)和Sunnee(杨芸晴),到实力与美貌兼具的吴宣仪和孟美岐,再到颇具争议的“村花”杨超越,以及在全网意外刮起“菊色风暴”的王菊。

菊姐的火,更是将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或主动或被动地分成了两拨人,要么“陶渊明”(王菊的粉丝),要么“菊外人”(不看《创造101》,也不给王菊投票的人)。

“陶渊明”们制造的“菊语录”、“菊表情”、“菊话宝典”,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交渠道的每一个角落,继而诞生了“菊刷屏”现象。王菊的各路数据飞速上涨,微信指数涨幅达到了453.32%,王俊凯、吴亦凡、黄子韬等都被其甩在了后面。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因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两档节目的火爆,2018年被人称为偶像元年。回想上一次,引发全民狂潮的选秀节目,还是13年前的那一届《超女》,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人至今活跃于镜头前。而2005年那一年,就被定义为了中国选秀元年。之后的两年,也出现了许多至今粉丝量仍具一定规模的偶像,比如快男张杰,好男马天宇、井柏然、李易峰……

2007年之后,随着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选秀节目的火爆程度不再,很长一段时间没再诞生超级偶像,多数选秀选手在节目后无人问津,比如2011年的快女冠军段林希,如今竟做起了微商、开起了出租车……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段林希2011年参加《快女》

如今,选秀类节目可以说是在沉浮了10年后再次爆发。相较于10几年前参加节目的选手多为素人或草根,并盛行卖惨博同情的造星模式,《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缔造了中国造星产业新模式和里程碑,选手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或出过道或已经具有一定人气,全部非“小白”,均为预备偶像。

偶像文化迭代更新、用户迁移和网生崛起,粉丝的病毒式营销,加上网络平台优势,无不为节目火爆添了一把柴,同时也使得新生代国产偶像获得了流量和商业价值的迅速提升。

《偶像练习生》更是开启了综艺单期节目时长超2个小时的先河,甚至超过3个小时,令原本“短平快”的网络时代,开始接受超长综艺时长的概念,并且乐此不疲,网站会员定制版也是备受追捧。不仅是网综,现在连一些台综也陆续在网络平台上推出加长版本,这是制作方和平台方迎合观众和粉丝需求的必然结果。

小众文化类节目

打破壁垒深耕垂直细分圈层

养成类选秀节目大爆发的同时,小众文化类节目也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小众圈层,成为今年上半年的火爆节目类型之一。三大视频网站巨头在上半年纷纷推出街舞节目《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以及机器人竞技类节目《这!就是铁甲》和《机器人争霸》。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不过,机器人竞技类节目相较于街舞类节目则略逊一筹,目前播出9期的《这!就是铁甲》播放量16亿,而播出11期的《机器人争霸》还未到10亿。街舞类节目火爆的同时,《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却没能达到两档养成类选秀节目的现象级,热度不低,数据却均未超20亿。

但仍有不少网友表示,《这!就是街舞》是今年最好看的综艺节目,除了四位明星队长之于节目的加乘作用,节目选手的挑选和尊重这一文化的内容,是看了节目就会爱上的重要原因,也打破了舞蹈类节目难出爆款的局面。韩宇、亮亮、石头、王子奇、何展成、冯正、肖杰等街舞圈大神,更是不靠颜值靠才华吸粉无数。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左为亮亮,右为韩宇

街舞节目就像去年的说唱节目《中国有嘻哈》一样,使得原本小众的文化从地下走到了地上。街舞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却是第一次走向大众。

《中国有嘻哈》的爆火,让大众知道了什么是Freestyle、什么是Battle、Diss、Flow、Beat、Swag……今年两档街舞节目,又让大众了解了街舞分为Popping、Locking、Breaking、Hip-hop、Urban Dance等不同的流派,也让大众看懂了什么是B Boy。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这类节目的蹿红得益于它的圈层,对于更多观众来说,它却是新鲜的,能满足猎奇的心理。同时,节目还做到了知识普及,打破了大众欣赏壁垒。尤其是《这!就是街舞》中,出现了多位少数民族舞者,将本土文化元素与“舶来”的街舞文化结合得相得益彰。

当然,明星队长黄子韬、易烊千玺、鹿晗、陈伟霆等和明星制作人吴亦凡、潘玮柏等的“明星效应”也不可忽略。从去年吴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制霸全网,到黄子韬今年连续加盟两档火爆综艺,尤其是从节目表现来看,有业内人士感慨道:黄子韬一个人就立住了一个节目,他的综艺价值无可估量。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虽然机器人竞技类节目相比较而言在播放量上输了,但数据上也是10亿量级播放量的节目,但作为为科技“发烧友”们量身打造的重垂综艺,实际上也打破圈层圈粉一大片,不少观众看后亦被炫酷的“黑科技”惊呆了。很多人表示,一开始是冲着明星去看的,没想到最后为开战的“一堆铁”付出了真情实感。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不难看出,垂直细分成为了今年综艺的布局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垂直内容火热的背后,节目同质化十分严重,无论题材还是内容都十分相似,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成为爆款的难度。

加上类型本来就小众,节目从宣传伊始和播出过程中难免将太多重点放到了加盟的明星身上,使得核心内容显得不够重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热衷炒作和所谓的戏剧冲突频频被观众诟病。比如,在《这!就是街舞》后播出的《热血街舞团》,由《中国有嘻哈》原班人马打造,原本想要续写《中国有嘻哈》的传奇,却被吐槽节目形式大于内容,在口碑和数据上都输给了《这!就是街舞》。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任何综艺类型,都经不起井喷式的消耗。内容、类型的相似,直接加速观众审美疲劳。纵观以往,某一类节目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只有一两个。大量同质化的节目扎堆,只会加倍消耗掉观众的耐心,最终加速这个节目类型的衰落。

综N代晚节不保

口碑下跌收视率惨淡

在选秀类综艺和小众文化类综艺节目都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综N代节目却表现得格外差强人意。

今年1月播出的《歌手2018》是《我是歌手》的第6季节目,收视惨淡,决赛日收视率也仅有1.264%,被同期的《偶像练习生》强势辗压。其实《我是歌手》从第4季开始,就已经被唱衰。今年更是在首发阵容曝光之后,观众就将其称为“史上最弱阵容”。即使洪涛泪洒录制现场,也未能挽救节目颓势,“我只能说我尽力了”。

集结了王俊凯、刘昊然、张一山、王大陆和董子健的《高能少年团》第1季播出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刘昊然果断选择退出第2季。今年3月《高能少年团2》首播收视率跌破1%,豆瓣评分也从第一季的5.7直接降到了4.4。有网友笑称:“刘昊然退出真是明智之举,不与口碑差的综艺捆绑也是提升了自我价值”。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与此同时,不少综N代节目陆续在卫视和网络平台播出,《极限挑战4》、《跑男6》、《向往的生活2》、《妈妈是超人3》、《跨界歌王3》、《拜托了冰箱4》、《我想和你唱3》等等,多数成绩惨淡。

网综方面,只有《妈妈是超人3》在播出初期话题度较高。台综方面,只有《跑男6》(也就是《奔跑吧2》)收视率破2,成为了今年唯一一个收视率破2的台综,但也是仅仅是破2,跟往季节目收视率破5的成绩相比,仍可谓断崖式下跌。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出人意料的是,口碑向来很好的《极限挑战》,到第4季时无论收视率还是口碑也双双遭遇滑铁卢(第一季9.0、第二季9.2、第三季8.3、第四季8.0)。《极限挑战4》首播收视率勉强破1,不少网友直言:节目质量不如从前了,剪辑混乱,逻辑模糊。也有网友表示,感觉变了味,没有了当初的搞笑与感动。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随着网综数量大规模增加和现象级网综频出,台综观众已被大量分流,导致台综出现了整体收视下滑的现象。而综N代节目更是收视率严重下滑的重灾区,多档节目的收视率下滑超过30%。《跑男》和《极限挑战》作为近年台综的王牌节目,都难逃如此颓势,充分说明综N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接下来,综N代如何挽留老观众,吸引新观众,并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新意,成为许多团队面临的难题。节目走到N季,如何应对观众对节目模式的审美疲劳,也是一大问题,当然这个审美疲劳与同质化审美疲劳还不完全一样。但不管何种审美疲劳,最好的解决办法无疑还是创新。

原创综艺,依然是2018年的行业大势。近年来,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各大卫视也在持续加大对原创节目的扶持力度。今年一季度的原创配音类节目《声临其境》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好评,但收视率仍不尽如人意。

2018综艺市场半年考:网综爆款连连,台综收视惨淡

这与去年的原创文化类综艺的表现如出一辙,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再到《国家宝藏》,无不口碑爆棚,但收视普遍低迷,大多只有0.5-0.6%。

鼓励原创的同时,如何将口碑与市场正比转化,尤其是国产综艺数量和类型在野蛮生长之时,如何尊重版权杜绝抄袭,专注内容减少炒作,坚持创新走出同质化泥潭,这都是每一位从业者务必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