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简单

要说《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桃园结义”一定榜上有名。在桃花盛开的日子,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对天盟誓,结下情谊。关羽张飞待刘备如兄,对其名誉更是处处维护。然而在读《三国演义》时,或许你会发现:下邳之战中,吕布大骂刘备“大耳贼”,关张二人却无动于衷,这是怎么回事呢?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要说清这段历史,就得从刘备及吕布宿怨说起。吕布为人仗义直爽,内心认定刘备是猥琐小人。刘备在小沛收买人马时,吕布一举打败刘备。刘备只得逃往许都依附曹操。曹操厚待刘备,让其到沛城笼络旧部。建安三年,吕布与袁术结盟,派人攻打沛城。刘备很快就败下阵来,曹操看局势不妙,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兵临下邳城外。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然而双方实力相当,一时难分伯仲。就在双方苦战之际,曹操心生一计,水淹邳城。这样一来,城内粮草悉数被毁,吕布军中一时人心涣散,部下纷纷反叛。吕布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出城投降。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吕布投降后,被五花大绑送到曹操与刘备身边。趁曹操因事离开,吕布向刘备说:你是曹操座上宾,我现在是阶下囚。如果您能为我求情,我定会报答,刘备点头应允。曹操回来后,吕布向其表达希望辅佐意愿。曹操一时心动不已,毕竟吕布作战能力不可小觑。曹操举棋不定之际,向刘备征询意见时,刘备却说:你看看他侍奉的丁建阳及董太师(指董卓)下场就知道啦!这句话一语中的,直击吕布软肋,曹操也因此放弃收留吕布的想法。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眼见自己唯一的生存希望,因刘备一句话化为泡影,吕布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大耳贼,你是天下最没有信用的人。难道你不记得辕门射戟的事情了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关羽张飞看着吕布侮辱刘备,竟然无动于衷,这可不像两人的行事作风,这是为什么呢?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有人可能会说,可能是关张二人害怕吕布武力,但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早在徐州时,吕布因对刘备出言不逊,惹得张飞提刀相向,加上当时吕布已经被捆的像个粽子,根本没有什么还手余地,所以关羽张飞二人无动于衷,显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吕布说的确有其事,关羽与张飞无法辩驳,所以才一言不发。当时吕布向刘备求情时,刘备点头应允。但就在临门一脚时,刘备却违背承诺,就因为一句话,吕布才失去生存的最后一丝希望。习武之人,很看重承诺。“一诺千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关羽张飞二人也自觉理亏,无法辩驳。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再有,当年“辕门射戟”事件中,吕布确实帮刘备大忙。否则,早在那时,刘备就已经销声匿迹,何来今天!刘备现在行为,反倒有点恩将仇报的意味。习武之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看中忠义。义字当头,关羽和张飞两人自然也难以赞同刘备行为,所以面对吕布破口大骂,关羽和张飞也只能忍而不语。

吕布死前骂刘备“大耳贼”,关羽张飞为何不语?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古人常说,一诺千金,失信失天下。纵然是像关羽、刘备、张飞这样的情意,恐怕也比不过“忠信义”在心中的地位!古为今用,古人这种守信重义的优秀品质,如今更应该被现代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