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在忠县的实岗锻炼,既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又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更是一次收获扎实的实践锻炼。我要把求真务实的作风带回岗位推动工作,以后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传承忠义精神。”4月14日,在市委党校第54期市级部门领导干部进修班赴忠县实岗锻炼培训小结会上,进修班学员夏雄伟感触颇深。夏雄伟的感受代表了全班44名学员的心声。

4月10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行政学院第54期市级部门领导干部进修班44名学员赴忠县开展实岗锻炼。在历时五天的实岗锻炼中,学员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忠县的美好前景充满了希望。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在忠县实岗锻炼感悟的忠义精神带回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履职能力,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治、忠于事业的好干部。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到忠县实岗锻炼收获颇丰,进修班各组学员展示的实岗锻炼成果让大家很兴奋。

“忠于法治”现场教学点——忠县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是进修班实岗锻炼的首站。该基地位于忠县县委党校,分为室外廉政文化区、警示教育展厅和反腐倡廉研究中心三个部分,基地主题鲜明、设计科学、警示作用明显。

学员们在回顾反腐历程、反思典型贪腐案例、学习勤廉道德楷模、观看廉政警示片后,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学员在基地领悟了历届领导人关于廉政建设的深深教诲,在正反典型的教育中,感受了法治的崇高与敬畏。进修班学员蔡焘表示,参观忠县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后,进一步感受到心中要有敬畏——畏天地、畏法律、畏人民;要筑好防线,守好底线,时刻警醒自己。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观看了反腐历程、身边典型贪腐案例、勤廉道德楷模事迹后,重温入党誓词。

“忠于人民”现场教学点——忠县白公祠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是与洛阳香山白公墓祠齐名的全国仅有的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也是重庆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忠县依托以白居易为首的“唐代四贤”忠于人民精神,修缮打造了白公祠这一人文遗迹。

在白公祠,学员们聆听了白居易生平简介和与忠县的渊源。学员们表示,通过了解白居易“志怀天下”“爱民勤政”“敢于担当”“与民同乐”等在忠州期间的生平事迹和为官经历,感悟到其爱民为民、百折不挠、心系百姓的“为官情怀”,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忠县白公祠听取白居易生平简介,深切感悟到“为官要学白居易为民务实清廉”。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基础十分重要。“忠于党”现场教学点——忠州街道十字街社区是忠县在抓好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党建中,大力弘扬社区基层党组织干部忠于党的事业、默默无闻奉献、倾情服务社区居民的精神,打造的一个现场教学点。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忠州街道十字街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

为什么社区群众幸福感很强?为什么社区人员众多,但能安居乐业?为什么空巢老人对社区深深依恋?听了社区党委书记张光霞介绍后,广大学员找到了答案:这得益于有一支不计得失服务群众忠于党的党员队伍;得益于有一支把社区看似不起眼的工作用心耕耘的干部队伍;得益于有一支传承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忠文化精神和民风纯朴的群众志愿者队伍。

学员们头脑中的多个问号变成了感叹号,在现场教学中,充分感受到了社区党员干部忠诚于党、不忘初心的政治本色。进修班学员石继渝认为,十字街社区做群众工作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围绕,爱心三帮户,掌握民情四步法,党内关怀五平台”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社区工作能做到这“一二三四五”,就能真正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不愁赢得民心。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忠州街道十字街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

柑橘、笋竹产业,不仅可以涵养生态,还能给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年的努力,忠县已发展成35万亩“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到皮渣处理”的全链条柑橘产业。2012年以来,笋竹产业已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引种—育苗—种植—竹产品销售加工—乡村旅游”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过程,也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过程;产业壮大的过程,更是党员干部忠于事业并为之不断奋斗的过程。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位于新立镇的中国柑橘技术中心苗圃基地,调研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全产业链”。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新立镇柑橘果园帮助农民采摘柑橘果。

在“忠于事业”现场教学点,学员们先后到三峡橘海、白石笋竹种植基地、派森百公司苗圃基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橙汁加工厂、忠县柑橘品种区试基地控制中心参加实岗锻炼。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三峡橘海调研忠县现代农业,为忠县20年坚持不懈发展柑橘产业的攻坚克难精神感动。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在白石镇笋竹园调研笋竹产业,学习竹笋采挖技术要点。

进修班学员蒋禹文认为,忠县农业呈现了五个特点:规模大、科技先进、产业链长、品质优、人居环境美。

“农业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大家一致认为,忠县柑橘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做出了特色,忠县笋竹产业链完整,收到了实效。这是忠县干部几十年如一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敬业精神结下的硕果。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城融合,就是要以城市为基础,发展产业经济。忠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双特”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中等城市)正在加快实施。

在忠县期间,进修班学员先后到了乌杨新区、临港新城、海螺水泥、长帆汽车、天地药业等县内重要产业基地、城市建设主战场和部分重点企业开展现场教学。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让学员们对库区生态涵养发展充满信心。“忠县‘双特’战略,对于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意义重大,将对忠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进修班学员对忠县县委所提“双特”战略予以充分肯定。

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一次难得的文化浸润

进修班学员听取忠文化内涵解读,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治有了进一步深入的领会。

“一座城市没有文化最可怕。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应该更多地弘扬和培育优秀文化,这有利于提升软实力,有利于促进和谐发展。”在结业仪式上,多位学员总结发言时表示,忠县在深入发掘本土文化基础上,精心打造传统的忠义文化,创造性地提炼出“五个忠于”的时代内涵,并以此教育党员干部、引领社会发展,在区县中独树一帜。

学员们一致表示,忠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立足本地实际,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值得点赞。他们将结合本岗位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为忠县发展献计出力、作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