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对于许多80后的发烧友来说,我们经历过最辉煌的平头塞时代!比如森海MX500、MX980、OMX90、B&O A8、索尼 SONY MDR-E888、AKG K314P.....不少经典的平头塞给我们这些已迈入而立之年的人留下了太多回忆。我已经忘记入耳式耳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了,但我知道在它出现之前“平头塞”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因为那时候只有平头塞嘛!后来为了区分这两种类型所以硬是加上了“平头塞”这个名头。现如今平头塞被入耳塞打压得很厉害,国外厂牌几乎已经很少有见到平头塞新品了,国内厂商似乎嗅到了这个算是空白的真空地带,陆陆续续加入到平头塞的行列中来,比如花雨夜的花洒、凯声科技的黑铃、森韵大黑、瑞弦D2+......这其中不乏精品,今天要来与大家说说的是阿思翠 Lyra classic,Emmm,阿思翠在国内算是元老级的品牌了,我记得当年(我又忘记是哪一年了)阿思翠刚成立不久时上市了一款黄花梨的塞子,我也有幸体验过一把,今儿个又见阿思翠算是再续前缘囖!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开箱和产品细节】

Lyra classic的包装看起来挺简洁的,没有浮夸的修饰,素装淡雅,很小清新的味道,这耳机通过了小金标认证,声音品质应该是靠谱儿的?待会儿试一试就知道了。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包装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的纸套主要还是起到装饰性的作用。内层的盒子才是重点啊,这个盒子的表层覆盖了一层布料子,看起来比较上档次。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打开盒子,摆放样式真漂亮~~。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耳机被摆成了一个心形图案噢,感觉这东西拿来送妹纸应该能起到表白属性加成的作用!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盒子里的一堆物件:

Lyra classic平头塞

耳套耳翼一堆

耳挂

飞机转接器

收纳盒

说明书保修卡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配件当中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又大又鼓的包包,拆开后就是下图这些东西.....感觉这是要用到天荒地老的节奏啊!!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言归正传说耳机。Lyra classic的外观看起来挺别致的,不像国内某些厂商直接套用几毛钱成本的传家宝外壳,Lyra classic的外壳是自己研发的噢!材料是全金属的,细节部位的切割处理精密,做工表现上佳。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这款耳机跟一些开放式大耳的设计很相似,它的腔体尾部嵌入了高密度铜球滤波器,这个部位实际上是会溢出声音的,或者说通过这种设计方法直接把尾部腔体和前部的发声区域打通了,这样可以带来更加通透的声音。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阿思翠对其还加入了不少我看不懂的亮点,比如中置的360°立体式音腔架构、双U型特殊声波反射通道,感觉挺高大上的,到底是宣传噱头还是真材实料,稍后待我一听便知。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Lyra classic内置了15MM自主研发的动圈单元,这个尺寸在平头塞里边也算是比较大只的了,一般来说单元规模越大,声音基础也会越有保障。很多烧友口口相传的“听耳塞不如听大耳,听大耳不如上箱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噢!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Lyra classic的线缆为铜镀银,外包TPE热缩管,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抗缠绕功效。分线器是全金属的,上面印着Lyra classic的LOGO,风格设计同插头,做工都能让人满意。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配件当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个收纳盒了,材料应该是人造革吧,如果是真皮的话人家厂商肯定会大肆宣扬一番......。做工品质良心,磁铁式开合,可以放Lyra classic,也可以存放小首饰噢!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佩戴感受】

Emmm.....既然是个平头塞,那么就必须要来说说佩戴了,因为平头塞的振膜比较大个儿,而且无法像入耳式那样通过耳套尺寸来调节佩戴舒适度问题,所以平头塞很难做到适合每一个人。Lyra classic的发声孔表面直径是1.6CM(包含胶圈在内),这跟森海MX980是一样的。我本人佩戴的话毫无压力,妹子佩戴也没毛病。当然如果你的耳朵太大或者太小都不会有很好的佩戴效果,所以阿思翠还对其设计了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也就是入耳型耳机里常见的绕耳式的佩戴啦!如果还觉得不满意,那就用上鲨鱼鳍耳翼或者硅胶耳挂吧,虽然这样子佩戴过程会繁琐一点,但至少能让你戴得舒服,不是么?!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声音主观体验】

为了能让我接下来对于声音的描述有更好的参考价值,这里我使用森海MX980来与Lyra classic做对比吧。话说MX980这条塞子是我珍藏多年的老塞,目前已经绝版了嘿嘿嘿~~不过由于时间太久的缘故线材老化了,我换上了铜镀银线缆和德国威宝的插头,接下来看看Lyra classic与老当益壮的MX980相比是否有优势呢?测试前端采用的是KANN,选曲都是WAV格式音频文档。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高频:Lyra classic=MX980

两款耳机在弦乐方面的呈现基本是出于同一水平,延展性适中偏悠远,能够带来良好的细节表现。但它们之间在结像上略有不同:Lyra classic的结像比较粗一点点,MX980则纤细一些,只能说风格略有不同,算不得什么差距的问题。

中频:Lyra classic=MX980

虽然这里我依然画了个等号,但2个塞子对于男女声音的表达优势各有所长。Lyra classic的男声醇厚性更胜一筹,MX980演绎男声音乐时结像偏细了一点,显得不是那么阳刚;而女声方面Lyra classic却有些过于厚重了一点,此时MX980偏纤细的结像到是给它带来了更多的优势,所以说Lyra classic适合听男声,MX980更适合听女声,算是打个平手吧。

低频:Lyra classic>MX980

测试曲目为老掉牙的蔡琴《渡口》前5秒的音乐旋律。Lyra classic的低频下潜明显会跟深一点,然而这个优势相较于MX980差别其实很细微,可关键是Lyra classic的低频残响会更丰富一些,结像也会更突显一些。

瞬态和动态响应:Lyra classic>MX980

Lyra classic的瞬态响应速度会更好一点,听流行乐的话能够带来较为欢愉的感受,MX980节奏慢一点,较为舒缓平和,而两者差距依旧不大,甚至可以瞬态差距说微乎其微。可比较明显的差距还是体现在了动态响应上,Lyra classic和MX980在同样声音响度的情况下,Lyra classic对于大场面声音的起伏感更明显一些,MX980则显得过于平淡了。

通透度、解析度和分离度:Lyra classic=MX980

在一些元素比较复杂的音乐里,两款塞子都能带来较高的解析度,每个音乐旋律都分离得很清楚,不会出现参和在一起的感觉。通透度方面两者持平,都不闷。

声场:Lyra classic>MX980

Lyra classic和MX980的横向声场都较为优秀,但MX980的弱势体现在纵向方面,Lyra classic的纵向声场较为悠远,延伸度还算可以,但是MX980几乎感受不到纵深度,所以说Lyra classic的声场会显得相对规整一点。

音色风格:

MX980的三频没有特别突出的结点,所以整个声音听起来过于平缓;Lyra classic明显对于三频结像做了强化,如果说MX980是一幅2D山水画,那么Lyra classic更像是一幅3D效果图,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

国产动圈技术爆发,阿思翠了解一下!

【总结】

作为新时代下的平头塞,Lyra classic应该说在做工、用料和声音方面做到了至少持平或者略有提升的水平。持平点主要在用做工和用料上,Lyra classic的全金属外壳并没有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而是通过自研出来的外壳,不仅辨识度高,而且做工方面也能让人满意,感觉跟MX980差不多。略有提升的结点主要在于声音方面,Lyra classic的声音相较于早期的MX980来说是略有提升的,比如低频和纵向声场,然而这点提升其实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或者说提升点比较小,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Lyra classic能达到MX980甚至小超的水准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如果你还惦念着经典的MX980而苦于无法买到的话,不妨试试Lyra classic,这种久违的恬淡是当下一众入耳式塞子无法带给你的。

优势:

1、做工精良;

2、配件丰富;

3、结实耐用;

4、价格适中;

5、音质符合价格定位;

6、佩戴方式多样化,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不足:

1、声场虽然胜过MX980,但只能算是小胜一筹,算不上宏伟;

2、分线器两端没做胶圈保护,不知道耐用度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