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4941天星


第一步明确立场,我既不是虎迷也不狮迷,不信的话可以翻阅我以往的问答,站在中立的角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近年来,随着自然探索类节目的增多,为我们揭开了非洲草原的神秘面纱,那里物种丰富,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栖息,大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架势。按理说处于非洲食物链顶端的草原之王狮子是不可能有食物危机的。可事实其实挺残酷的:

1、非洲草原每年的4-9月是旱季,狮子不得不跟着追寻草原和水源的食草动物迁徙奔波。

2、狮群捕猎成功率并不高,在20%左右,还不如不起眼的非洲野狗,它们的成功率都高达50%-70%

3、狮群等级制度森严,而作为首领的雄狮是不会参与捕猎的,都是由母狮捕到猎物,雄狮先吃饱后,其他狮子才敢吃剩下的。

4、非洲不光狮子是群居,羚羊、野牛、角马等动物都是群居,经过漫长的进化,都善于奔跑并练就了抱团低于外敌的本领,这么看来生活在非洲的狮子每天并不是过着吃自助餐的生活,是真要拼命的不断捕猎才可以,而这种捕猎还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比如一只非洲野牛,最终可达900公斤,体重和力量都是狮子的数倍,横冲直撞一下对狮子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视角,非洲狮子的种群数量确实不在少数,人们对狮子的观察了解也就更方便、更多一些,曝光的多了,报道出来狮子饿死的案例也就会多一些。

反观老虎:

1、老虎领地意识极强,一只东北虎划分的领地可达到方圆70公里,领地内的食草动物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捕食范围内,小到野兔野鸡大到野猪,食物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2、老虎是独居动物,依靠单兵作战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捕猎能力更强一些,而且生活在林地,更便于伪装,这样捕猎成功率会高一些。

3、老虎相对于狮子来说,种群数量少,活动区域偏僻,多为人迹罕至的林区,不易被人类发现,曝光率低,因此,即便有老虎饿死了,也很难发现。还要说一下,老虎往往还没有老死饿死之前,就会被年轻的新领主咬死。


故事客栈


首先,提问中存在几个问题,非洲草原遍地都是食草动物,而亚洲比较少,这是有问题的,因为,非洲的食草动物多,那只不过是你能看到的,因为非洲草原开阔的视野,所以大型动物更容易看到,而且,这里的动物经过演化,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让自家更加的强悍,而不是躲藏自己。还有一点,非洲草原在旱季的时候动物们会集中在水源地附近,这也让它们的密度看起来更高,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关注非洲的人很多,影像素材很多,这也导致非洲的动物看起来很多。

而在亚洲,我想你大概指的是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非常好的地区了。但即便是亚洲北部寒冷的地区,还是拥有非常多的动物的,就像非洲草原那样残酷的环境有那么多动物都适应了,寒冷的西伯利亚也有很多动物适应生存了下来,只不过,在这里的森林中,动物们更适合躲藏自己,发现他们更加困难,森林中的动物也相对的谨慎,并且,人们拍摄的影像素材也是比较有限的。

关于狮子经常骨瘦嶙峋而老虎并没有这样,原因我觉得应该是狮子被拍到的太多了,去非洲拍狮子或者看狮子太容易了,报个旅行团就可以看,而且一看就是成群的,所以看到骨瘦嶙峋的个体的机会很高。而老虎呢?你设想一下,你在很多纪录片中看到过很多野生老虎的影像吗?实际上并没有,野生老虎相对于狮子还是少见的多的多的。

其实,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一定都是有充足的食物作为基础的,而大型食肉动物随着年龄增大的衰老,其实最后很多都是死于丧失捕食能力而导致的身体出现问题的。只不过,衰老的狮子常见而老虎不常见罢了。

另外寒冷地区的动物毛很厚实,有些看起来很大的并非就是真的不瘦,这也是可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