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富人为什么会富,穷人为什么会穷?

注定的缘份2


对于这个问题,首席投资官评论员周婷婷认为,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心的信念,穷人对于赚钱而言,没有积极的心态,觉得人生都有定数,自己只能这么穷的过完一生。而富人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有着和穷人完全不一样的信念,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财富。

2、都说判断一个人未来是否有成就,看他工作以外零碎的时间都在干什么,穷人会用看电视,吃零食,等等去消磨时间,而富人,即使去参加个相亲会都会想着是否可以发现商机。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穷人思维的人,周围一般都会围绕着与之思想一致的人,而有富人思维的人,与之有共同语言的人非常愿意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富人圈子和穷人圈子。

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个段子是说给你100万和给你一个清华录取通知书,你会选哪个,穷人思维可能就是100万比较有吸引力,而富人思维清楚的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名校毕业带来的可能有很多个一百万等着自己去创造。


首席投资官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体现在行动和思维,认知高度上不一样,按照富人的标准执行,穷人变富人,不按照富人标准执行,富人也会变穷人:



一,行动力看富人和穷人的差别。

1.富人早起,勤劳,富人一般都辛勤工作,劳动,无需督促。穷人懒惰,找借口偷懒,总需要人监督。

2.富人看书,学习。穷人没事打游戏。

3.富人遇事立刻执行,每天效率高。穷人找借口拖沓,每天效率低。

4.富人自律,锻炼。穷人大腹便便。管不住自己。

5.富人知书达礼,有责任感。穷人大言不惭,没有担当。

6.富人勇敢无谓,敢于创业担风险。穷人找借口求安逸。



二,从思维上看穷人和富人的差不。

1.富人拿钱当工具,钱生钱。穷人拿钱当命,拼命攒钱。

2.富人学管理,让人替他工作。穷人给人打工,计算的是自己那点收入。

3. 富人让更多人一起工作,获取利润。穷人每天盼富人多给点奖金。

4.富人思维是管人,自己管自己。穷人是找人管自己。

5.富人时间自由,但是忙。穷人时间被富人管理,但是闲。

6.富人喜欢投资,穷人喜欢理财。



三,从认知高度看穷人和富人的差别

1.富人认为钱是用来流通的,只是物品。穷人认为钱是唯一可靠的朋友。

2.富人认为自己为员工负责是目标,穷人认为我为我自己负责,能多要点是点。

3. 富人认为为国家创造税收,穷人认为税务关我屁事。



4.富人积极参加公益。穷人认为公益又不挣钱,不如休息。

5.富人教孩子投资,穷人交孩子理财。

6.富人教孩子多认识人,拿钱投资人脉。穷人教孩子不要吃亏。

总结:穷富不仅仅表现在财富上,更多的表现在价值观和行动力上。丑恶的心拖不起灿烂的脸,再有钱也是穷。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在于认知上,更在于处事态度,可以说穷人之所以穷是有原因的,富人之所以富并不一定是因为勤奋,但是不努力一定是富裕不了的,真正的穷和富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对生活的态度,做事的激情和机遇的把握,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三到四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真正把握住的人不多,如果说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大多数穷人就是没有关系,没有把握住机会和把握不好机会。


而富人的富如果不是因为起跑线比一般人有优势,不是关系户,就是懂得把握住机会,整合资源,扩宽人脉,最终成就事业,而这些也是很多穷人缺少的。


两者的区别

1,富人投资意识强,穷人只爱存钱

很多富人有投资理财观念,也有相关的理财知识,擅于钱生钱。而穷人只爱存钱,不想理财,得过且过。


2,富人做事果断,穷人优柔寡断

富人做事有主见,擅于决断,往往能把握住机会。穷人缺少主见,也是犹豫难以决定,错失机会。


3,富人敢于冒险,穷人害怕风险

富人往往不怕风险,勇于冲刺和把握机会,能看到风险也能看到收益,穷人却只想风险,没有考虑到风险背后的机会。



4,富人敢于创业,穷人只想安分

富人不怕失败,一次次创业最终成功,穷人害怕创业失败,安分守己得过且过。


5,富人不拘小节,穷人爱去计较

富人不会去计较得失,放眼在大成就,穷人却因为问题喜欢争执,最终导致事情失败和关系不和。

6,富人对金钱很有野心,穷人喜欢安逸

富人对赚钱有着强烈的渴望,不满足固定的收入,穷人喜欢安逸工作,不想太多束缚。


7,富人喜欢拓展人脉,穷人喜欢独处。

富人喜欢拓宽人脉,结识更多富人,穷人喜欢独处,结识更多穷人。


8,富人不怕摔倒,穷人惧怕失败

富人不怕失败,不怕摔倒,一次次努力,穷人失败就难以翻身,惧怕失败。


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区别,但是环境和生长改变了每个人的一生,富人能富但不一定能久富,穷人会穷,但穷不过三代。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其实,富人和穷人共同的一点,大家都是人,而且在最初的时候,大家都是穷人,没有谁是一开始就是富人的。

那么为什么穷人还是穷人,富人却变成了富人呢?

那是因为大家思考问题以及对待财富的方式不同,认知也是不同的。

之前回答过一个有一百元,穷人和富人会怎么花的问题,其实就是对待财富的方式了。

穷人感觉自己穷,或许会想办法节流,省吃俭用,但节流只能缓慢的积攒钱财,这是一种对财富的被动消耗方式,你一个月挣五千块钱,你一个月攒两千,一年你攒了两万四,这两万四在银行里有了一定的利息。

但富人呢,他一个月挣五千块钱,他同样除了吃喝剩下两千块,然而他可能就拿这2000去进行一些风险大一些的活动,比如成本高的理财,或者他干脆拿这个钱去弄了一批小东西拿来卖再通过收入翻收入,这样一年下来他挣了四万八。

现在穷人想了,我有了两万四,可以拿来做生意,也可以拿来存款买理财了,风险也不大。但这个时候丶富人又拿着四万八去开了个店,他又通过开店去贷款,折腾下来一年又翻了两翻,然而穷人的钱可能增长到了五万,也有可能有四万。

差距已经出来了,大体就是穷人的思维和认知跟不上富人,同时收入和风险是成正比的,节流远远没有开源重要。

大家看很多人,包括现在的诸多经营大佬,哪个创业的时候是富人呢?他们也有可能拿几千块钱去创业,去开源。但和他们同时期的人,却有可能只是把钱存在银行一点点的花,吃那么一小点的利息,大概这就是差别吧。


爱昵七七88


个人认为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最大的是思维模式和认知带来的差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开桑塔纳的人每天在想怎么节约油,而开奔驰的人每天都在想如何换路虎。

富人追求的是效率,而穷人追求的是公平,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天差地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人看到旅游赚钱,想的是自己怎么去带更多的团,赚更多的钱,而富人思维是先开旅游公司试水总结经验,然后做成平台,整合其他同行的旅游公司,在高纬度进行竞争,如果故事概念够好,还会借力资本的介入,把这个事情给做成,做事情有三种,做买卖,做生意,做事业,虽然富人暂时做的的买卖,但是内心却又做事业的格局和魄力。

其实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富人是被动收入大于主动收入,有资源,资本的沉淀,而穷人很多时候都是过着“嘴停手停”的日子,就像上面做旅游,如果自己不带团或者是自己公司的员工不带团,那公司立马会断了现金来源。而富人会发展成去哪网那样的平台,即使自己不带团,任然有收入。

真正的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被动收入是否远远大于他的主动收入,就算不工作,那也不会断了收入的来源,比如投资。


高臻臻的脑细胞


不得不说,人们貌似对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但凡是看到类似问题,总要忍不住唠嗑几句才罢休。不过也难怪,对钱的敏感性是当今这个社会人的本能,特别是对穷人而言。生活的不如意,总会让他们无比的羡慕富人安逸的生活。羡慕归羡慕,还是要回归现实的。坤鹏论也来凑凑热闹唠嗑几句,说说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

富人富,穷人穷,其实说到底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会对人生产生很大影响的。你比如,之所以会形成富人富,穷人穷这样的结果,意识是起了一部分作用的。可别问我是什么意识哈?当然是富人的投资意识和穷人的存钱意识啰!!

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深有体会吧,穷人总希望把钱存起来,认为只有每月存那么一点儿,长此以往,卡上的数字总会变成6位数的。在他们的认知中,财富是靠慢慢积累起来的,一夜暴富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类似的想法,但是我能说,嘿,哥儿们,麻烦不要那么单蠢好吧!除了存钱,难道就不能有点儿别的“爱好”?

你看人家富人兄弟,看问题看得多透彻呀,他深知存钱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于是乎,与其存钱,不去投资来钱来得快!东投一资,西投一资,用撒网的方式捞大笔的金,这赚钱赚得岂不是爽歪歪啦!因此呀,不要妒忌人家富人钱多了,你从思想上就已经落后富人一大截儿啦,你不穷那敢问谁穷呀?

除此之外,富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很富,因为他们认为“强中更有强中手”,比他们富裕的人多了去了,所以他们总是保持谦逊。谦逊使人进步呀。可是穷人就不一样了,稍微一有点儿钱,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这就是典型的暴发户。我告诉你啊,这纯粹就是井底之蛙,这样的穷版的“富人”是得瑟不了多久的。真正的富人与穷版“富人”之间的区别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样一来,真正的富人与穷版“富人”之间就高下立判啦。

总之,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是可以从多方面解读的。以上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坤鹏论


讨论思维,都在说穷人思维富人思维,那么在我们生活中他具体体现在那儿?其实有个很简单的事例就可以说明:穷人喜欢做的事情是省钱,付出其他成本来省钱。而富人比较看重的是效率是生钱。

有两个大学生各自都怀揣着创业梦想,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着一千来块钱的生活费,大学生嘛,都住在寝室里。小a呢认为一个单独的属于自己的空间非常重要,这会让自己办事情更有效率,便从这一千来块钱里再分出两百块钱去寻找有相同想法的人合租。每天都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干自己的事情且还能和相同想法的人交流,小a觉得非常划算。但是小b呢,认为自己的钱本来就不多需要节省,每个月再花两百显得很不划算便继续和舍友住在寝室里,但是寝室的生活很不如意,会经常由于舍友的打扰而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且到了晚上的11点钟就断电了很多事情也只能推到明天去做。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在寝室这个大的环境里不是每个人都和小b一样拥有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渐渐的影响了小b的想法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小b对于创业的态度,半年后小a找到小b对他说终于有人愿意为他的项目投资了,小b只是重复着对小a说这件事没那么容易成功,不如趁早放弃。小a只能看着小b苦涩的笑了笑

虽然只是两百块钱,但是在穷人的思维里省下来的钱才是钱,却忽视了可能的成本问题,他们不会去想这两百块钱对于整件事来说是种大的节约,比如时间成本,人际成本,效率成本等等。所以穷人思维的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只认钱,这种思维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安于现状不敢进取等等,所以说有的人宁愿骑一个小时的车也不愿花十几块钱叫个出租,这就是源于穷人思维。因此穷人富人在根本上是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不得不承认穷人都爱看成功学并深受鼓励但是效用往往都超不过一个月,这之中除了本身的能力外,还存在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就是平台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俗语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这就很好的说明了平台的重要性。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人们都很喜欢看他的传记并从中得出自己的心得,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件事情,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他的母亲介绍,可能这说出来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很难受,但事实就是这样他的父母给了他一个很高的平台并且他也有与之匹配的本事,所以他能如此成功!那么,平台和能力两相比较那个对于成功或者说赚钱的优先级更高呢?答案还是让人如此难受,平台。可能你会拿巴菲特白手起家的故事来反驳,但是还是请你再仔细查查他的资料,他的父亲是资产过亿的老总,如果你还要拿成功学中的他父亲没有给他大把大把的钱来反驳的话,便又落入我上面说过的穷人思维了,他父亲给他的是什么呢?是在成功学上不会说的教育,经验,文化,思维,以及人脉与朋友圈。当然我写这些不是让你借故堕落,英国bbc电视台有个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分别记录了不同圈子的小孩七岁到四十二岁多年的访问,从中虽然再次印证了平台的重要性,但是仍是有人成功逆袭,虽然在出生时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但是一个拥有富人思维的穷人难道不是一直都在打破自己固有的平台来寻找更高平台实现人生的价值吗?加油,共勉 总而言之,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思维为主,平台为辅。


令狐富贵


这个问题事实上并不是困扰了一代人,而是无数代人,但不夸张的说,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解决了,但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仍然存在。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40年,中国崛起了极多的企业家,人们总会看到这些富人中大部分是越来越富有越来越知名,而自己拿着工资越来越觉得不够花。因此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事实上,现在与中古时期的明显阶级划分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阶层跨越到另一个阶层并不是完全么有可能的,就比如刚刚举例的这些企业家,他们当中大多数都跟平头百姓在一个起跑线上,也可以说,他们很多人都曾经是穷人,甚至比一般城市家庭中的人还要穷。但是,相信他们成功的基础之一,就是坚决抵制了“富人为什么会富,穷人为什么会穷”这句话。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过早的将自己圈定在贫富差距的两端,也是阻止自己跨越这条界限的一个根本原因?


家族企业杂志


国际上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95%左右的人会延续自己父辈的人生轨迹——如果父辈是穷人,那么孩子基本九成以上的可能也是穷人;如果是富二代出身,只要自己不出幺蛾子,按部就班发展下去不说会更加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穷。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两个字“稀缺”。

富人是用钱赚钱;而穷人卖力气挣钱——事实上赚钱永远比挣钱高效得多。然而穷人缺乏的还不仅仅只是原始资本,更严重的是他们缺乏足以使自己富裕起来的各种资源——因为缺乏原始资本,所以就必须终日为一日三餐奔波,这就导致时间上的稀缺;由于没时间,所以很难接受新的知识,与此同时穷人也缺乏自我思考的时间和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举个例子:穷人在存款和投资理财之间往往选择前者,因为其抗风险能力低,所以不敢想象那种一夜暴富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穷人而言:所有不能立竿见影带来经济效益的东西都是无价值的,不愿意多花一分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相对较长的规划,目光所及的只是今天的一日三餐,至于对明天的想象实在是一件奢侈之事。由于时间精力上的稀缺,穷人会感觉天天都是生活在压抑中,而这种压抑感会将贫穷进一步放大——举一个例子: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一个人即使有车有房也不过只是意味着不属于最底层的赤贫者,但也算不上富人,当这样的人看到那些住豪宅开名车的人时会很自然把自己定义为穷人。事实上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除了最顶尖的精英人物,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尽管彼此间的收入有差距,但几乎都认定自己是穷人,因为大家的眼光都盯着比自己富裕的人。

事实上富人和穷人之间除了原始资本的差距外,连思维意识也大相径庭——富人用于冒险,因为输得起;穷人小心翼翼一辈子,却啥也做不了。富人看问题总是很简单,放佛就没自己做不了的;穷人却一直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不行。富人热衷于花钱,把钱用于投资项目和人脉关系的培养上;穷人热衷于省钱,靠着精打细算过日子。富人总是广泛接收各种资讯,尽管一时之间这些资讯并不能凸显价值,可在信息时代说不定哪天这些资讯就会成为生财之道;穷人不关于和当今眼下的一日三餐无关的任何事物,只要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东西都是无价值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个问题的存在,我认为归根结底是环境的问题。再往细里说就是环境问题延伸出的思想眼界问题。

且不说第一代富起来的人,他们或许在前期也是穷人,而他们的后代始终是生活在一个富裕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和穷人的所见所闻肯定大不相同,这些东西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意识和眼界。

那么,当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他们的潜意识就会使他们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能就会让这两个人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富人天生就比穷人有优势,他们一开始就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在优秀群体里想做一个烂人是很难的,至少我是这样觉得,所谓近朱者赤嘛。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深远的,而除去这一点,富人在吃穿住行的其它各个方面都比穷人要好上几倍。

以我说的是环境问题的话,穷人也就不一定一直都是穷人了,只是转变的过程更艰辛更漫长一些。一旦他们进入到一个较好的环境中,他们也会渐渐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不是富人,但我想说的是自己在不同环境之下思维、眼界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着我做的一些决定,虽然看不到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但我相信积少成多,未来总能看到明显的益处。

第一次觉得自己有变化的时候,是在大二第一学期。大学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开拓眼界的地方,来了大学有好多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再加上自己的专业给我的挑战感和新鲜性,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想法也是更大的大胆,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

不得不说图书馆真是一个宝地,让我有机会用眼睛去感受这个世界,去体会别人的思想与自己思想撞击的时刻,也是这些新的思想影响并触发了我新思想,新动力的产生。

第二次对自己冲击比较大的是这次暑假出来找实习,面试时遇到的挫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多少的不足。最后一次的面试,是在报社,遇到了一个老师,他言语犀利,句句都直击我的短板,让我无地自容。

这个老师是能震撼我的人,他让我知道我们要为自己工作,发挥自己所能,拼命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当时的一句话我会一直记在心里“要做有智慧的事情”,当时我就觉作为人,我们的确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才不枉一生。

上面说的总的就是为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富人和穷人之间可能就差一个环境,一份不一样的体验,一段启迪人的对话。

富人因为富裕的环境而富有,穷人因为穷苦的环境而贫穷。这是大体的原因,但并不绝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