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蒙元政權滅金時,將金朝皇室基本殺完,而滅南宋時,卻放過了南宋皇室?

車騎校尉


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蒙金世仇、窩闊臺時期尚未漢化而忽必烈已經接受了中原文化所以不事屠殺等原因。

不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看到的答案裡都沒有人提到,特此補充一下。

蒙古人征伐戰也不是見人就殺見城就屠的。很簡單的原則就是,投降不殺,抵抗屠城。

一般來說投降的越快,殺得越少,抵抗越頑強,屠城幾率越大。而且蒙古人是不斷宣傳自己這套原則的,否則怎麼可能大部分城市都望風款服,毫無鬥志呢。要是真的見城就屠,反正投降也是個死,不如抵抗一下,蒙古軍隊也不可能征服那麼大片地方了。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常見的屠城情況,第一是降而復叛基本沒商量,肯定屠城。第二是如果對方在戰爭中殺死了黃金家族成員,基本也沒有投降的餘地,肯定血腥屠城。

金朝基本上是把該屠城的禁忌全都給犯了。

1214年,成吉思汗包圍中都,金宣宗獻上公主求和,這基本上在蒙古人看來金朝就已經降了,所以也沒怎麼為難他們,爽快退兵。但是蒙古人一走,金宣宗就遷都汴京,這在蒙古人看來就是轉身逃走,降而復叛,只不過成吉思汗忙著打花剌子模,只是派木華黎攻略華北。然而金朝又是封賞軍閥,又是招兵買馬,持續抗蒙,蒙古人哪能忍得了。成吉思汗死後,金朝派使者送葬禮的份子錢(賵),窩闊臺說:“汝主久不降,使先帝老於兵間,吾豈能忘也,賵何為哉!”乾脆拒絕了對方的贈禮。這基本就沒有什麼轉圜餘地了。

拖雷和窩闊臺親征金朝,三峰山之戰消滅了金朝20萬有生力量。結果戰後拖雷死了。雖然不是死在戰爭中吧,但也可以說是因為攻打金朝而死。

因為薩滿占卜認為不利於進攻,因此這次窩闊臺還是沒有滅金,只是要求金朝投降,索要人質後就退兵了。

但是在此之後,金朝仍在進行最後的拼死抵抗。窩闊臺留下速不臺進攻邊境,猛攻十六天仍然不能攻克。金哀宗不斷召集援兵,突圍後逃到歸德,再逃到蔡州,顯然屬於再次降而復叛。之後宋蒙聯合攻金,包圍了蔡州,金哀宗還試圖微服率兵突圍。到1234年正月,金哀宗突圍無望,把皇位傳給昭宗,自經而焚也不肯投降。昭宗也是力戰而亡,死於亂兵之中。這種情況下不屠城基本是不可能的。

金哀宗

南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一方面忽必烈叮囑過伯顏不要濫殺。另一方面杭州很快投降,所以達成“無血開城”。按杭州城這個投降速度,即使是在成吉思汗時期,也是大概率不會出現屠城事件的。


pku小動物


1232年蒙古和金國在三峰山遭遇戰之後,金國主力損失殆盡,蒙古大軍圍城汴京,在金哀宗抵抗了一年之後,逃往蔡州,最終蒙古軍隊攻破蔡州,之後開始了血腥的屠殺。並且下令全國“獨完顏氏不赦”。於是蒙古殺盡了金國宗室成員,並將金國的宗室女眷全部虜回了漠北,把她們賞賜給了蒙古將士蹂躪。



但是與之相反的是,蒙古滅亡南宋之時,例外的接受了南宋政權的投降。公元1276年,蒙元軍隊兵圍臨安,南宋皇室出城投降,而投降的宋恭帝被封為瀛國公,皇族成員全部被帶到了大都。



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金哀宗頑抗到底

蒙古人屠城和殺戮也是有原則的,即是舉城投降不反抗的基本不會屠城,他們會把城內的財寶劫掠一空,對待當地投降的貴族也不會屠殺。但是如果出現頑抗到底的情況,蒙古的軍隊攻下城後便會大肆屠城,從而威懾其他城池不要抵抗。



金國就屬於勇於頑抗到底類型的,1213年,金國被蒙古軍隊打敗,被迫稱臣。但是在蒙古軍隊走後,開始了積極的防禦。在國力提升之後,曾經擊潰過蒙古軍隊,收復了不少的失地。好景不長,在1232年蒙古軍隊兵圍汴京,金哀宗頑抗到底,破城之際逃往蔡州,隨後蒙古軍隊攻蔡州,蔡州城破金國皇室被屠戮殆盡。

反觀宋廷的謝太后帶著宋恭帝直接投降,所以得以保存了性命。



蒙金之間有世仇

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被塔塔兒部出賣後,送給了金熙宗,金熙宗下令將其釘死在木驢上,由此成吉思汗算是個金國結下了世仇。

在金國強盛只是,金國每年都會派人去蒙古各部落實行減丁政策,即是把高於車輪的男性殺掉,掠奪他們的牛羊馬匹。也因此整個蒙古部落對金國上下充滿了仇恨。



蒙古人在攻打南宋時,文明進化了一點

蒙古攻打金國的時候,尚處於野蠻時代,成吉思汗和窩闊臺只懂得殺戮。野蠻的屠戮伴隨了成吉思汗和窩闊臺的一生。

但是在蒙古滅南宋之時,忽必烈已經接受了一些漢文化,明顯的就是劉秉忠、張文謙等人建議忽必烈不要大肆屠戮,而忽必烈也接受了這一建議。足以證明滅亡南宋時蒙古向文明邁進了一點。


我是越關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分別介紹了金國對待北宋皇族與蒙古對待南宋皇族的巨大差別。“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及四千多宗室、后妃、宮女以及大批文武百官被俘北上,他們絕大部分都慘死北國。但是蒙古滅南宋之後,謝太皇太后、全太后、宋恭帝等人都得到了非常優越的待遇,甚至有野史說忽必烈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成年後的宋恭帝。

而金國亡國之後,蒙古政權曾經下令“唯完顏氏不可赦”,結果金朝皇族基本上被屠殺殆盡,個別的改名換姓、顛沛流離才繁衍至今。蒙古之所以對待金國和南宋有這麼大的區別,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金國對待敵人手段狠毒,與蒙古是世仇。

金滅遼、北宋線路

金國的崛起非常迅速,後來與北宋簽訂了海上之盟,共同滅遼。遼國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結局據說很悽慘——金人俘虜他之後將他殺害,並且驅趕馬群將他的屍體踩成一攤肉泥。而滅遼兩年之後,金國就發動靖康之變,北宋宗室的悲慘結局大家也很清楚。而在金國全盛時期,他們每年都會組織騎兵前往蒙古草原實施“減丁”的種族滅絕政策,不少青年男子慘遭殺害,許多幼兒、婦女被掠為奴隸。甚至曾經將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殘酷地處死了。同樣作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肯定不會放棄任何對金國復仇的機會。

第二、遊牧民族難以控制。

南宋時期的中國形勢

就像是金國滅遼之後,耶律大石輾轉萬里來到了西亞,再次建立一個強盛的國家,並一直在為反攻復國做準備。金國立國之後雖然逐漸吸收中原文明,有了城市及耕田,但他們畢竟是遊牧起家,逐水草而居。金國亡國之後仍有很多勢力流亡在外,如果不斬草除根,很可能會再次對蒙古政權造成威脅。

第三、殺人與誅心。

元朝版圖

金國滅亡於公元1234年,南宋亡於公元1279年。這四十多年的時間中,蒙古帝國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而且統治中原的已經是元朝了,它在統治方式上很大程度上學習了中原文明。此時,他們已經完成了從上馬打江山到下馬治天下的轉變,他們更在乎的不是殺人而是誅心——只有獲得宋朝遺民的支持,才能保證長治久安。


國史通論


蒙元與金國有世仇,而不殺宋朝宗室又是蒙元高層被不斷教化的結果。

蒙金世仇

金國建立後,蒙古部落一隻作為金朝的附庸存在,為了避免蒙古族發展壯大,成為金國的隱患,金國對蒙古採取了“分而治之”和“減丁政策”,定期去蒙古部落掃蕩一番,蒙古族對金國怨恨很深。而作為鐵木真先祖的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上,也讓後來的蒙古大汗對金國產生了刻骨仇恨。

止殺令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後,漸漸的不再向金國納貢,為了攻打金國,決定先想金國的附庸西夏國下手,金國沒有支援西夏國,西夏國向蒙古俯首稱臣。此時西方的花喇子國殺了蒙古的商旅和成吉思汗的使臣,成吉思汗藉機向花喇子國開戰,並滅了花喇子國。此時道教首領丘處機來到成吉思汗身邊,並通過自己的說辭,是成吉思汗下了“止殺令”。這是對蒙古高層第一次教化。

屠殺宗室

成吉思汗滅了花喇子國,此時的西夏作死背叛蒙古,導致成吉思汗大將木華黎身死,成吉思汗出兵,要剿滅西夏國,結果因為自己常年勞累,病死途中,繼位的窩闊臺大汗為了報仇,也為了確保自己的合法性,對叛變的西夏國不能手下留情,發動了滅國之戰,西夏滅亡後,本來將領要將城中所有人殺死,察罕努力保全,最後只殺了西夏宗室,城中百姓得以保存。窩闊臺滅金時,金國反抗,依照慣例要屠城,耶律楚才極力勸說,才改成只殺金國宗室,沒有屠城。

高層改變

在北方剛被匈奴佔領時,匈奴中有人說漢人沒什麼用,不如全殺了,把北方改成大草原放牧,但也是有耶律楚才的阻撓和勸說,窩闊臺沒有執行,讓耶律楚才放手施政,結果獲得了大量的錢糧,窩闊臺很高興。蒙古滅亡南宋前,先滅了西南的大理國,滅亡後,忽必烈將大理國宗室押送大都,蒙哥大汗沒有問罪,讓大理皇帝回去繼續執政。

可見,蒙古雖然一開始野蠻血腥,但經過慢慢的文化滲透,丘處機、耶律楚才等人對高層的不斷教化,慢慢的蒙古已不再對敵國宗室全部屠戮了,這也就是忽必烈在滅亡南宋後,為什麼沒有殺了南宋宗室。


天天故史匯


蒙元對金國和南宋皇室的態度不同,主要跟三個方面有關。

第一,蒙古變成了元,蒙元上層教化程度加深了

蒙古作為草原遊牧民族,一向有對敵人趕盡殺絕的傳統,而中原民族則講究寬容大度,就算要殺也是偷偷地殺,而不像蒙古是明目張膽地一通亂殺,這就是遊牧民族的野蠻性,因為他們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也更多的保有這種原始的野蠻。

野蠻性是可以通過文明教化來改變的,當遊牧民族接觸文明的時間越長,野蠻性就可能被改造得更徹底。

蒙古高層第一次接受到教化,是丘處機勸說成吉思汗下“止殺令”,當然,原因是成吉思汗信了丘處機所說的長生說辭,固有的野蠻性並未迅速改變。

之後西夏背叛蒙古,成吉思汗大將木華黎身死,成吉思汗出兵進攻西夏,結果病死途中,繼位的窩闊臺為了報仇,也為了確保自己的合法性,攻佔西夏後,屠滅了西夏宗室,不過已經有人為百姓求情。


滅金也是在窩闊臺手上完成,依照慣例,金國反抗了,那就是要屠城,耶律楚材極力勸說,才改成只殺金國宗室,沒有屠城。

忽必烈是窩闊臺的侄子,到他滅宋的時候,離滅金已經過去了五六十年,蒙古的教化已經很深了,儘管仍有堅持蒙古傳統的人存在,但他們敗在了忽必烈上位前的內戰之中,忽必烈是勝利者,可以盡情地選擇他所喜歡的處理方式。

在滅亡南宋前,忽必烈先曾滅大理國,當時的大汗是忽必烈的哥哥蒙哥,蒙哥也沒有屠殺大理宗室。

忽必烈的漢化程度只會比蒙哥更深,也沒必要屠殺投降的南宋宗室。

第二,蒙金有血海深仇,蒙宋沒有

在崛起之前,蒙古只是金朝的附庸,為了避免蒙古族發展壯大,成為金國的隱患,金國對蒙古採取了“分而治之”和“減丁政策”,定期去蒙古部落掃蕩一番,進行屠殺。

蒙古對金國的壓迫非常怨恨怨,這是族群的血仇,此外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上,成吉思汗於族於家,都對金國滿懷仇恨。

而南宋跟蒙元的仇恨就小的多了,說不定忽必烈還要感謝蒙哥戰死在宋蒙戰場上呢。

第三,善待南宋宗室有助於安撫南方

金國滅亡是以蔡州城破為時間點,蔡州則是被宋蒙聯軍攻破的,金國末代皇帝的屍首還被宋蒙聯軍一分為二。

金國滅亡時可以說是亡的乾乾淨淨,什麼都不剩,也不需要什麼安撫。

反觀南宋,雖說南宋的滅亡被認為是崖山海戰,但被善待的宗室幾年前就在臨安投降了,出於安撫抵抗小朝廷的目的,元朝怎麼也要做做樣子。

從元朝對南宋帝陵的態度來看,可能安撫的因素更多些,畢竟把人祖墳都挖了。


平沙趣說歷史


蒙元政權滅金時,將金朝皇室基本殺完,而滅南宋時,卻沒有對南宋的皇室痛下殺手,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蒙元對於金國,特別是金國統治者完顏家族可謂是深惡痛絕。

在金國統治下的蒙古各部落收到了殘酷的剝削與統治,蒙金之間用血海深仇來形容也不為過,從成吉思汗起,蒙古經歷了三代首領才最終滅掉金國,按照蒙古人的一貫風格,家仇國恨一起報,屠戮金朝皇室並不難理解。

同時,不應忘記的是,在攻滅金國的戰爭中,是蒙宋聯合,共同伐滅,在攻破蔡州時,也有大量的宋兵衝入,“靖康之恥”讓宋朝人壓抑了一百多年的怒火終於得以發洩,剿滅完顏宗室,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元朝此時的統治者為忽必烈,要是換了別人結局可能真就不一樣了。

相較於之前的蒙元統治者原始部落式簡單野蠻粗暴的管理思維,忽必烈的漢化程度較深,並且具備一定的封建管理水平,他將藏傳佛教薩迦派薩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大師奉為國師,用宗教的力量統御蒙藏,並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礎上開設行省制度,都是很大的管理創新,同時,忽必烈極力推崇儒家文化,這些都讓忽必烈對於佔領國的統治態度較之前的鐵木真、拖雷、窩闊臺和蒙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換了之前的幾位,別說宋朝的皇室,就連宋朝的臣民都很難自保了。


再次,蒙元在滅宋時是聯軍,有過合作的友誼,宋朝還間接成全了忽必烈的繼位。

要是沒有宋朝借道蒙古繞後,迂迴包圍,蒙元滅宋的進程還要持續很多年,這一點對於蒙元幫助巨大。

雖然蒙宋在釣魚城之戰,因為蒙哥的戰死使得蒙宋有了過節,但是蒙哥的戰死對於忽必烈來說確實一個莫大的好消息,正是因為蒙哥的突然戰死,他才有機會繞開忽裡臺大會,通過武力奪取汗位,並且在滅金、滅大理、滅宋的戰爭中,漢人劉整、張弘範等都是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期間對於文天祥等南宋忠臣也是極力招降,宋元之間沒有那麼大的仇恨,特別是對於忽必烈。


最後,就是忽必烈內外統治環境的需要了。

對於南宋皇族,除了被陸秀夫揹著跳海的幼主,投降的宗室或多或少都有優待,就連同幼主一樣有繼位資格的另外一位皇子,也被送到西藏學習佛教,最後終成一代大師。這樣做也是為了安撫宋朝的人心,亡國之民誰也不樂意去做,特別是被異族統治,遼金就是證明,與此同時,這個時候的元朝又不能不依靠宋朝治下的漢族地區,一方面,南宋地面上有錢,有人,有實力,當時的日本,越南,緬甸都沒有打下來,還是要依靠漢人的力量去打;另一方面,蒙古帝國分裂為元帝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雖然忽必烈依然為元帝國皇帝兼任蒙古帝國大汗,但是統治力已經不如他的前面幾位,為了鞏固汗位, 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這都促使他保持與漢族階層,特別是士大夫階層的關係,所以選擇優待皇室,在統治初期以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


雍親王府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種下惡因便結惡果,種下善因便結善果。金國人種下的惡因終究結出了惡果自己吃下去。

蒙古和金國是世仇,成吉思汗的先祖就被金國人釘死在了型架上。為了防止蒙古強大起來,金國對蒙古採取分化政策,挑起蒙古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另外,為了限制蒙古人口發展,金國人會不定期出現在蒙古草原上,他們會殺掉那些他們看到的男女老幼,以限制蒙古人口的增長。但成吉思汗太厲害了,統一各個部落,蒙古強大起來,蒙古人對金人的仇恨和報復也越來越強烈。

金國人與北宋結盟滅了遼國,隨後金國背棄了盟約滅了北宋。天真的宋徽宗宋欽宗竟然命令名將种師道、李綱不準攻擊金國兵,導致了金國兩次圍困東京(開封),最終宋欽宗投降,宋朝皇室女性1萬多人,以及徽欽二宗淪落為俘虜,女性被送往浣衣坊(妓院),男性或被殺或稱為奴隸。至此,宋太宗一支全軍覆沒,唯一逃出去的第九子趙構,也因為在和妃子啪啪的時候被金國攻城受到驚嚇而無法生育。於是,南宋第一位皇帝是宋太宗的兒子趙構,傳位給太祖趙匡胤的第七世孫。

金國滅了北宋後,就離開了苦寒之地;有了物產豐富的中原。金國的首都也從東北遷到了大都(北京);汴梁作為(南京)。時間久了,金國不免有些飄飄然。南宋向他稱臣納貢,蒙古被他壓制向他稱臣。於是,金國高傲的無法無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金國人不再是彪悍的騎兵民族了,他們的很多貴族甚至已經不會騎馬了。蒙古強大後不停的攻打金國;最終金國從大都遷都到汴梁。為了滅金,西征完了的成吉思汗首先選擇滅西夏,以西夏為跳板滅金。腦子抽風的金宣宗,在挫敗了蒙古的幾次戰役後,居然拒絕了南宋提出宋金聯盟抗擊蒙古的要求,想出了堤外損失堤內補的辦法——從蒙古損失的土地從南宋打回來。結果金宣宗南下侵略南宋,被南宋名將孟共在長江一代打的大敗。此時蒙古趁機起兵襲擊了金國。並且圍住了京城。金國急忙和南宋和解回來援救。金宣宗不想做亡國之君,就傳位給了金哀宗(是不是和徽欽二宗很像),金哀宗真是悲哀,又想出了堤外損失堤內補的辦法,在金國剩下最後一支軍隊,還要攻打南宋,妄圖佔領南宋彌補損失。結果被孟共等南宋名將直接打了大敗。金國拒絕宋金聯盟,同時有攻打南宋,直接導致了宋蒙聯盟滅金;蒙古攻入金國首都後,對金國皇室毫不客氣,屠戮殆盡。金哀宗自殺,侍從為了防止金哀宗受侮辱,火化了他,結果被宋金聯盟軍滅掉火,金哀宗被分成兩塊,分別被宋孟共和蒙古將領帶回國當戰利品領賞去了。

宋朝有一個奇特的地方怎開始的就怎麼結束,開始多壞,結束時候就多慘。北宋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對大臣以及投降的南唐後主、蜀國國主等都十分寬容,而宋太宗趙光義毒死哥哥趙匡胤,霸佔皇位不遵守金匱之盟;毒死南唐後主李煜、霸佔小周後等;最後北宋亡國時候,徽欽二宗被俘虜受盡屈辱。

蒙古為何禮遇南宋皇室,答案是:南宋把蒙古打服了。孟共死後,南宋確實沒有太厲害的名將了,南宋軍事實力確實不如蒙古。但是蒙古在滅宋的過程中,足足打了五十年,死了一個皇帝蒙哥,最後蒙古滅掉吐蕃,再滅掉大理,南北夾擊才滅掉南宋。氣節骨氣真的可以征服敵人的靈魂。

襄陽大戰,蒙古兵勇猛的往前衝,他們發現這些南宋的士兵真的不怕死;不像之前遇到的敵人那樣,會被自己的屠殺所嚇倒。即使是孤城,面對死亡威脅,這些守城官員也不投降;合州大戰,釣魚城下蒙哥遭受到了南宋一炮轟擊而身死。後期南宋投降的官員很多都要求保全百姓。南宋的皇室沒有投降,因為小皇帝沒有投降,太后沒有投降;陸秀夫揹著小皇帝投海殉國了。深深瞭解漢文化的蒙古丞相耶律楚材告訴忽必烈——攻心為上。

最後,忽必烈對南宋皇室禮遇有加,以收買人心——畢竟蒙古只有100萬人,南宋有將近1億人,更何況自己共打南宋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順。


嘟嘟讀讀


鐵木真

蒙元政權滅金時,將金朝皇室基本殺完,而在攻佔南宋時候,卻又採取了較為親和的政策,這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的。主要是蒙古族與女真族之間的關係,及其蒙古族要統治中原的需要,必須改變其野蠻的屠殺政策。

蒙古部領袖俺巴孩汗

第一個因素,我認為蒙古族與女真族有著世仇,這可能是較為原始的原因,因為在歷史上,這兩個民族均為馬背上的遊牧民族,自然會有很多的衝突,加之,金熙宗將成吉思汗祖先、當時的蒙古部領袖俺巴孩汗和他的兄弟活活釘死在木驢上,這自然成為蒙古族要殺死金朝皇室以雪恥的原因。

第二個因素,我認為與當時的歷史形勢有關係,在蒙古族滅亡金朝時,蒙古族的屠戮政策正在實行,而在佔領南宋時候,則蒙古族意識到要想真正統治中原,則必須改變其漫無目的的屠殺之策,學會用中原人的統治策略,故沒有殺了南宋皇室,從而沒有引起南宋時候統治下的漢人的反感,為其統治中原埋下了鋪墊。

劉秉忠

第三個因素我認為當時的一些漢人,例如劉秉忠等人,提醒或者建議蒙古族統治者不要採取野蠻無休止的屠殺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蒙古族的屠殺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您關注 譚論古今,會帶給您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讓歷史與現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您在下邊留言交流,歡迎您的批評指教!


譚論古今


在我看來,蒙古與金朝有深海大仇,與南宋,卻是感激涕零,對金朝要趕盡殺絕以防死灰復燃,對南宋,要恩威並施,以寬仁獲取民心,那為何蒙古對金朝和南宋會採取雙重方式對待呢?且聽我一一分析。



金朝與蒙古,在遼朝時本同為契丹部屬,完顏阿骨打崛起建立金朝後,對曾經壓迫自己的遼朝和同聲受氣同病相憐的蒙古採取一樣的方針,那就是極盡所能的蹂躪壓迫,這種高壓政策加重了契丹人對金朝的仇恨,終於引發了撒八、窩斡等領導的起義,雖然起義被金朝一代明君,有“小堯舜”美譽的金世宗鎮壓下去了,但從此以後金朝更加變本加厲,對契丹人及蒙古人進行更瘋狂的壓制,蒙古人對此是深以為恨,想當年你我同受契丹人的壓迫,你們金人滅遼我蒙古人還多次出手助爾,何以到最後卻反手相殺了?



遼亡之後,新入主的金朝對蒙古部落處處提防,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兩大民族,常常為了各種利益互相大打出手,這一打就從金朝開國時期一路打到了金章宗時期,金章宗即位後,廣吉刺部“屢脅諸部入塞”搶奪財物,合底忻、山只昆二部“連歲擾邊”。為此,金章宗於1195年(金明昌六年)命左丞相夾谷清臣率師征討,繼以右丞相完顏襄代之,連續出兵北伐。女真貴族施行的屠殺政策,使蒙古諸部與金的矛盾日益尖銳。這一次的事件為蒙古諸部與金朝最後的決裂埋下了伏筆。

直接導致蒙古諸部對金朝撕破臉皮的,不僅僅是出於鐵木真對金朝的私怨,還有金人對蒙古部落長期壓迫的公仇。鐵木真因宗親鹹補海罕被女真貴族所殺,“欲復仇”,實乃假借私仇之名而行滅金大事。1206年(金泰和六年)鐵木真稱成吉思汗(皇帝)後,即謀伐金,只因對金的底細還不很清楚,才未敢輕舉妄動。



蒙古滅金之戰,持續20餘年,在這中間如果沒有南宋給予蒙古方便,借道四川,迂迴作戰,給金朝來個措手不及。同時在蔡州之役南宋派將出兵配合蒙古大軍合圍金朝最後一座堅城蔡州,蒙古想滅金並非易事。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金朝到後期雖然日漸衰敗,但是要對抗剛剛崛起於蒙古高原的蒙古人並不算難,一句“人一滿萬,天下無敵”深刻的形容了女真人的勇猛彪悍。更何況金朝還軟硬兼施拉攏了搖擺不定,在當時還保留有一定實力的西夏,所以,一開始,局勢對金朝還是有利的。但,1211年,金朝判斷錯誤,在至關重要的生死一戰野狐嶺之戰中遭到慘敗,45萬金軍遭到10萬蒙古精銳的合力圍殲,此戰被認為是金朝由主動轉為被動的關鍵一戰。此後,蒙古為了能迂迴攻擊金朝,多次強行從南宋的四川繞道北上攻擊金朝重兵把守的兩河之地,蒙古能夠多次千里奔襲從四川“借道”,實際上跟南宋自身有巨大關係,為了拱衛長江以北沿線,南宋不惜抽絲剝繭,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四川一線抽調兵力順長江而下保衛重鎮襄陽,四川的空虛無疑為蒙古軍隊大行方便,這是後來蒙古人對南宋存有感激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宋與金朝,仇恨也是太多了,宋高宗趙構在稱帝之前曾經差點入金營為人質,在半道幸被老將宗澤勸留。他的父皇宋徽宗皇兄宋欽宗皆在東京城陷後被俘虜,一路飽受屈辱,最後一一客死在天寒地凍的五國城,屍骨不能南還,國仇家恨不共戴天,因此蒙古人邀約南宋合力滅金的時候,儘管朝廷意見不一,但宋理宗依然力排眾議,派名將孟拱率3萬精銳宋軍北上合圍蔡州,最終一鼓作氣攻破蔡州城,金末帝完顏承麟力戰而死,金朝宣告滅亡。

蒙古人自滅金滅夏之後,特別是在蔡州一役,早已窺知南宋虛實,雖然襄陽被蒙古人團圍6年才破城,但南宋自理宗、度宗兩朝,奸臣當國,搜刮無度,民變四起,早已是內憂外患,國將不國,蒙古人深知南宋已是垂手可得,所以並不急於南進,而是花更多的精力西征。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代雄主元世祖忽必烈深受漢文化影響,對待南宋政權,他並沒有趕盡殺絕,強弩之末何必再行無盡屠戮呢?

公元1276年,蒙古軍隊攻破南宋國都臨安,年幼的宋恭帝與垂簾聽政的謝太皇太后(宋理宗之後)宣佈投降,臨安南宋宗室被舉族遷往元大都,沒有傳說中的殺戮,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無奈。


大國布衣


(蒙古騎兵)

一、蒙古人東征西伐攻下了歐亞很多土地和城鎮。他們對於所攻打的城市都是統一作風,那就是“限期投降”,如果你投降了那就就地“徵稅”(其實就是搶錢)、善待當地貴族。但是對於敢抵抗的民眾殺無赦。而如果你不投降的話,那就攻下後“雞犬不留”,直接抹掉這個城市。

那我們來看看南宋都城臨安是怎麼被元朝佔領的,是謝太后帶上小皇帝投降的,並且對元朝奉上了大量金銀財寶。而結局呢,謝太后只是被帶回北方封壽春郡夫人,小皇帝趙㬎更是被忽必烈發配到西藏去當喇嘛了,而且年老後還是被殺的。大家想想這樣的日子會好過嗎?算是善待嗎?宋徽宗還被封過“昏德公”呢。難道所謂的善待就是沒殺他們嗎?

(宋恭宗 趙㬎畫像)

二、而且,很多人都認為謝太后投降元朝主要是奸臣慫恿,其實是迫不得已,謝太后愛惜臣民,怕元朝屠城。關於元朝攻打很久的襄陽是否被屠城現在不可考,但是臨安邊上的常州被屠大家知道嗎?

南宋都城臨安和常州成“掎角之勢”,戰略上能互相支援。元朝先攻常州並且老規矩要其投降,遭拒絕後直接屠城,《宋史》和《元史》都記載過,當時大屠殺的場面連元朝統帥伯顏自己都不敢直視。這樣的情況下,謝太后這才駁回了文天祥和張世傑固守臨安的計劃(她知道肯定是打不過元軍),並決定開城投降,但是條件是要求伯顏一定善待臨安百姓。這才是忽必烈所謂“善待南宋皇族”的真相。

(陸秀夫背皇帝跳海 塑像)

三、另外,南宋最後亡於崖山的時候,10萬人一起殉國。如果元朝是善待他們的,他們何必呢?而且,大家真的認為這10萬人是真的自殺嗎?難道不會是元軍殺害的嗎?歷史可是勝利者可以改的。還有,馬可波羅的遊記也有元朝軍隊屠殺南宋軍民和掠奪南宋大量財富的記錄,這些非本朝人記錄的歷史更加可靠。

所以,小編認為所謂“元朝善待南宋皇室”問題不成立。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敬請點贊關注【今古縱橫】,我麼熱衷於研究地理、環境、人本歷史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