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北宋、南宋、明初、清末都有遷都西安的計劃?

清樂堂


這個主要跟西安的地理位置有關。

西安位於關中盆地,這個盆地南有秦嶺,北有北山,東到崤山,西到高原,四面環衛,易守難攻。

除了軍事上容易守衛,關中盆地也是農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相對較早的地方,直到唐朝中後期,那裡的糧食單產和財富總量才被後開發的江南地區趕上。

所以在唐朝以前,很多朝代都選擇在這裡建都。周朝的鎬京、秦朝的咸陽、漢朝的長安、唐朝的長安,這些都城要麼位於西安,要麼位於西安的附近。毫不誇張地說,唐朝以前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西安一帶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甚至也是文化中心。

當然,關中盆地很大,富饒之地甚多,適合建都的地方未必只有西安這一座城市。但是學過制度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路徑依賴”這個概念,一個地方建都越久,那裡的交通就越便利,財富積累就越容易,基礎設施就越完善,政治向心力就越明顯,上一個王朝在那裡建都,下一個王朝通常也會跟著在那裡建都,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選擇的成本。

可是到了唐朝以後,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西安乃至整個關中盆地作為首都的優勢已經無法繼續維持了。這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關中的糧食和賦稅已經無法供養龐大的軍隊和行政人員,而江南的財富要想運到關中,則必須沿著隋朝時新開挖的大運河逆流而上,再穿越重重山嶺,經由人力運輸過去,平均每運送一斤漕糧,都要耗費七斤的成本。

為了降低巨大的運輸成本,唐朝後期的皇帝經常帶著群臣到洛陽“就糧”,因為洛陽正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末端。

北宋建國後,宋太祖趙匡胤確實打算延續秦漢隋唐的老傳統,在西安建都來著,可是大臣幫他算了算前面我們算過的經濟賬,他才打消了這一念頭。

說到南宋皇帝也曾想到在西安建都,這個恐怕要打問號。南宋最輝煌的時候,是在中段戰線收復了北宋時的首都開封,但很快就丟了;後來又在西段戰線進逼關中,很快也撤兵了。四川安撫使王炎曾經建議南宋第二個皇帝宋孝宗移駕關中,收復失地,但那只是不切實際的建議而已,甭說當時宋金力量對比遠遠沒有達到一方消滅另一方的地步,即使南宋有力量消滅金國,也絕對不會在西安建都,至於原因,仍然是前面說過的經濟因素。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安徽人,最初建都南京,那裡是江南的經濟重心,漕運成本驟然下降。可是到了第二個皇帝(準確說是第三個)朱棣即位後,為了擺脫建文帝舊勢力的影響,為了展示自己的軍事能力,也為了對付北邊蒙古的殘餘勢力,將首都遷到了他的老根據地北京。可是北京距離草原太近了,後來被蒙古人成功反撲,北京城都差點兒被佔領。在那個危急關頭,一些大臣建議遷都西安,被兵部尚書于謙給斷然否決。因為那不是遷都,而是逃跑,真要遷都西安的話,北京會很快就會被蒙古人佔領。

清朝統治者之所以打算遷都西安,同樣也是因為異族入侵:外國軍隊攻佔北京,慈禧只能帶著皇帝西逃。等和議籤成,北京迴歸,慈禧很快又搬了回來。為什麼不留在西安,把西安變成首都呢?因為這時候的西安真的不適合繼續做首都了。


開周說宋


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中國歷史上建立都市,漢人朝代總是建立在威脅嚴重的位置去,遠離威脅建都是不安全,因為如果建都地點離威脅遠了,必然要在威脅地區部署大量的軍隊,誰來指揮?交給兒子都不放心,何況交給外人統管,一旦軍隊譁變馬上改朝換代。如果邊關不部署大量軍隊,異族來了,誰來防禦?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都城建在離威脅近的合適建都的地方。比如說商代威脅主要是東夷人,所以都城在河南河北一代,後來西絨匈奴成了威脅建都西安,慢慢威脅從西北忘東北轉移,都城慢慢變成開封最後北京。

異族建都很簡單,方便逃跑,所以元清都是北京。


勇行萬里路



紅星閃閃耀秦川


明初太子西巡西安,看了西安地理,瞭解了西安歷史後,有意建議父皇朱元璋定都西安。不料,太子英年早逝,奏章未報。清朝版圖比明朝大,因為西北戰事吃緊,西安地位明顯要比明代高,清朝打通長城沿線的交通線,北京——石家莊——太原——風陵渡——潼關——西安——銀川——蘭州——張掖——哈密,成為清朝收復西北的生命線,也自然成為後來茶馬互市的主線。但清朝老家在大興安嶺,不可能再定都其它地方。宋朝尚文,以孝治天下,軍事上不是很強大,在對外上未有建樹。陝西成了邊境!


文物樑子


說不定,我朝也有。


AeonJustin


瘋了吧,南宋和西安八竿子打不著,不學歷史嗎?西安什麼時候屬於過南宋?北宋時期西安已經被金朝佔領。


130****5952


確切的說,從唐代以後,北宋、南宋、明初、清末、民國都有切實的遷都西安的計劃,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最終沒有能夠實現,這或許是一種宿命吧!西安,古稱長安,作為華夏族的聖都,從西周的鎬京開始到唐代的長安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中原王朝長期建都的地方。關中平原作為最早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歷史上中原的核心地帶,關中自古帝王州,山河四塞,氣勢團聚,龍興之地也!關中平原無論從緯度、海拔、氣候、發達的農業、良好的人文環境等在歷史上都是東亞文化的聖地。長安自古帝王都,作為十三個王朝故都,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自長安不建都後,漢人失落、失意、失血性、失霸氣到現在!那為什麼後面的這麼多王朝都沒有能夠實現遷都西安的夙願呢?我想除了主觀和客觀原因外,或許還有玄學的原因,或許祖先感覺我們後人努力不夠,使華夏族沉淪,沒有達到喬遷聖都的標準吧。


首先我們看看歷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建都於長安或以關中平原為肇始之地。歷史往往有多次驚人的巧合:

第一次是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以渭水流域為根據地東出關中,在華北平原和東夷集團碰撞融合,實現了華夏族首次一統天下的局面;

第二次是周武王以關中平原為大本營東進伐紂,商滅亡,開啟了以禮樂為標誌的宗法社會分封制的創立,使華夏族真正進入文明;

第三次是秦人以關中為根基,經過幾百年幾十代的努力奮鬥,東進滅六國,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

第四次劉邦以關中為根據地,東出中原經過四年楚漢戰爭在垓下一役殲滅項羽軍事集團,創立了偉大的大漢王朝;

第五次西魏以關中長安為首都東進滅亡東魏政權,統一北方;

後面的隋、唐基本都是這個節奏,以長安為首都,統一全國,創立不世之功,把中華民族推向了一個輝煌盛世。


下來我們再看看北宋、南宋、明初、清末、民國時期都是如何規劃遷都長安(西安或西京)的。

一、北宋:宋初趙匡胤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終當居長安耳,以安天下也。”趙匡胤遷都這一打算遭到弟弟開封府尹趙光義極力反對。趙光義怕遷都長安,就脫離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極力反對。趙匡胤暴死,趙光義登基,此事作罷。西安與帝都擦肩而過。


二、南宋:“靖康之恥”後,皇家宗室就跑出來一個宗室親王,康王趙構。泥馬渡康王,趙構一口氣跑到建康(今南京市),眾臣擁戴趙構為皇帝,史稱宋高宗,當談到遷都的問題。高宗的宰相李綱主張遷都長安,宋高宗趙構欣然答應。但可惜權奸汪伯彥、黃潛善二人懼怕李綱勢力的壯大威脅到自身,造謠中傷李綱,並唆使御史中丞顏岐上奏:"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範宗尹上奏:"李綱有功高震主之威,不可以相。"可憐李綱為相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十年病死。此後,汪伯彥、黃潛善慫恿宋高宗趙構南逃臨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偏安一偶的南宋半壁江山。西安再次與帝都擦肩而過。


三、明初:明洪武三年,士子鬍子祺就上書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勢,“天下形勢之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厚,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無險可守。洛陽,周漢嘗遷之,然嵩邙諸山,非有崤函之固。故據百二山河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可以綿宗社之久,舉天下莫關中若也”。鬍子棋認為天下形勝之地有四個,河東,汴梁,洛陽,關中。但關中之地最為山河雄壯,最適合作為首都。但此時已經在南京建都,此議便一直擱置。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對都城南京逐漸不滿,認為南京“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 而且西北時時處於北元殘存勢力的威脅之下,定都江南,始終無法有效控扼西北,這對明朝來說十分不安,因此萌生遷都關中之意。便派太子朱標等人前往陝西西安考察,說“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汝往以省觀風俗”,他對於太子此行非常重視,實際上朱標就是作為先遣部隊,只要對關中的情況滿意,便即刻遷都。朱標一行回來後,就上書建議遷都關中並獻上地圖和考察報告。然而就在遷都之舉即將實行時,太子朱標突然病逝,這對朱元璋的打擊很大,而朱標作為遷都關中的支持策劃者,遷都關中之議也隨著太子的病逝而作罷。對此朱元璋十分無奈與遺憾,說道“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己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可見他本人也是十分想遷都的。這可能是西安最後的機會,就這樣,與首都失之交臂。


四、清末:李鴻章遷都的想法要追溯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當時李鴻章的洋顧問戈登就告誡李鴻章:“輕易不要和西方開戰,否則必敗無疑,除非京都不在北京”。李鴻章認為:“長安地處腹地,久為帝都,自唐以後,宋明二朝屢有遷都之意,應遷都西安。” 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血本無歸,隨即提出:“渤海海權喪失,京津門戶大開,不利於防守,應遷都西安與日本打持久戰,日本雖強,但大清地廣人密,日本必不能戰,則被迫與我議和”,這條建議得到朝廷重臣剛毅,文祥,趙書翹的支持,但慈禧太后一聽要與日本打持久戰,直接將這個建議否決了。 慈禧不遷都,老百姓不幹了,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康有為。康有為給光緒皇帝上書《上清帝第二書》《請設新京折》裡面闡明:“北京建自遼、金,興盛於元、明,迄今千年,精華殆盡,今無故而災,懷疑王氣已經洩盡,今應遷都它處。四川太遠,山西太近,西安正好,如果遷都到西安後,日本軍隊就不能一登陸就威脅京畿。談判的主動權就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當時《馬關條約》已經簽訂,天下又恢復了太平,一品大臣李鴻章搞不定的事,小小的舉人康有為肯定也搞不定。 朝堂之上,政見之爭,既然有人要遷都西安,肯定有人反對。這個反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南洋大臣張之洞。張之洞在《籲請修備儲才折》中闡明自己的理由:“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祖宗陵寢所在,遷都西安遠隔千里無法照應,且陝西關中年久失修,水利淤塞,恐怕養不起滿朝文武,京畿雄兵。若遷都西安,遠離沿海,則商貿不興、洋務不振、軍力廢弛。為今之計,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西安為陪都,建設行宮,遇有戰事,可隨時前往。官兵無後顧之憂,可在北京放手一搏,沿途浴血奮戰環擊追兵”。 果不其然,幾年後義和團運動爆發,慈禧向西方11國宣戰,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正是按照張之洞規劃好的路線一溜煙逃到了西安。只是北京沒有出現放手一搏的大戰,沿途也沒有勤王大軍。 最不地道的就是張之洞,提出“東南互保”,對慈禧太后不但見死不救,還落井下石,準備在兩宮遇難後,擁戴李鴻章當“大總統”。這一次又換來一個重磅級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民國:1932年 “一·二八事變”日軍進攻上海,民國政府啟動“長安為陪都,定名為西京”計劃,制定了都城級的城市規劃,在西京籌備委員會等機構的領導下,進行了多方城市建設。民國是西安歷史上較特殊的一段時期,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尤其是陪都西京的設立,開啟了西安由封建城市向近代化轉變的進程。後來因為“西安事變”的陰影和陝北共產黨政府存在的雙重原因,蔣公於1940年取消了該計劃,確認重慶為陪都,遷都西安計劃落空。

最後總結一下:

北宋沒有遷都成功的結果是靖康恥北宋滅,二帝北擄,給中華民族造成了空前災難和屈辱;

南宋沒有遷都成功的結果是“崖山之後無中華”的民族危亡;

明初沒有遷都成功的結果是“靖難之役”南京陷落;

清末沒有遷都成功的結果是“庚子事變”北京陷落,慈溪光緒還是西逃西安;

民國沒有遷都成功的結果是雖然贏了抗戰卻失去了人心,失去了整個江山。

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西安無論是繁華的國都,還是普通的小城,她一直尊貴而厚重,寬容而大氣,歷史終究會光復輪迴,或許遷都長安會成為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您說呢?


清樂堂


其實,這個問題不復雜。第一,由西安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勝決定的。歷史上西安處華夏重心位置,中原之龍首,八百里秦川,平疇沃野,金城千里,是最早的天府之國;四大雄關,金城湯池,易守難攻!第二歷史上周秦漢隋唐,不但發祥於這片沃土,更是建都於此,並從此統一天下,譜寫了華夏曆史最偉大、最鼎盛、最輝煌的篇章!第三,西安是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更是大一統王朝建都最多、大一統時間最長的古都!所以,唐以後,雖然西安再沒成為首都,但王朝都很想往西安,大部分都有遷都西安的計劃。特別是漢人王朝北宋和大明,都曾有遷都西安的計劃,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清末遷都西安的呼聲又起,雖沒遷成,但八國聯軍侵華,清廷曾逃到西安。建國初,西安也是建都首選之一!


至樂無如讀書


西安可謂是中華文化的福地,歷史中建都西安的朝代大部分都創造出非凡的成就,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水土肥沃,且南有秦嶺,北有一連串山脈(具體哪些不記得了)。東有潼關,易守難攻。那麼為什麼宋後來歷代王朝不再垂青西安,一方面是隋王朝修建京杭大運河,此舉整個改變了華夏自古以來的西東走向,使得南北貫通,原先的蠻居之地變得溝通順暢,帝王對龐大帝國的控制力也得到加強,南部物產更加豐饒,使得國家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向東轉移,所以千古一帝應該留下隋煬帝的名字,他的橫徵暴斂點燃了中華文明蓬勃發展的火炬,隋文帝隋煬帝兩代。徵突厥,降契丹,討高麗,攻土渾,收琉球,開疆拓土,蕩氣迴腸。大唐之盛起於隋,可嘆隋煬帝只是落個枯冢一丘,腐土一捧。


四海風清


從宋朝以後,就再也沒有那個朝代在西安建都,其主觀原因是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統治集團都不是陝西和甘肅的,具體的說不是關中地區的,中國古代建立政權的集團,一般都有鄉土觀念,唯獨漢朝時期在西安建都是因為劉邦曾經在漢中呆過,對關中印象深刻。宋朝皇帝是河北的,其將領大部分都是河北河南人,明朝統治集團也是江淮集團,對關中比較陌生,朱元璋雖然建都南京,但是也想遷都西安,只是朝庭沒有人支持。朱棣是燕王,當然會遷都北京的。客觀原因還是西北經濟落後貧窮,古老的絲綢之路徹底衰落了,昔日繁華不再,無論是南京北京都與海洋貿易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