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品讀《道德經》:“無為”是一種生存的大智慧

無為,是《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種生存的大智慧。道商范蠡“成功而弗居也”終能功成身退,“三聚千金而散之”無不閃耀道家“捨得”的睿智,還是讓我們靜心品味品味吧!

品讀《道德經》:“無為”是一種生存的大智慧第二章 [原文]

 [譯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品讀《道德經》:“無為”是一種生存的大智慧

“無為”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