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貧困戶辦起了家庭養雞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貧困戶發展養驢致富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生態扶貧

吳起讀本:2017.1.12 精準脫貧築夢小康——吳起縣脫貧攻堅速記

●合溝移民扶貧搬遷點

寒冬臘月,陝北的最低氣溫逼近零下二十度。在吳起縣鐵邊城鎮田南灣村的盤山公路上,縣委組織部的幹部所乘坐的皮卡車正在艱難地爬行,車上載著米、面、油等慰問“這些娃娃今年已經來了六七次了,沒有一次是空著手來的,還不是為了讓我們窮人能過上好光景?這大冷的天,怎麼說也要讓他們吃頓熱乎飯?”正在打掃衛生的貧困戶張志禮笑著說。歲末年初,吳起縣脫貧攻堅年終衝刺戰打響,全縣1199名黨員再次來到3319戶貧困戶家中,與他們一起聊家常、算收入,總結過去,謀劃來年。包扶幹部為貧困戶送去衣物和食品等,讓貧困戶能溫暖快樂地過年。

措施精任務準幹群發力一年脫貧

2015年全市精準扶貧啟動後,吳起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要求,經過廣泛調研和綜合研判,提出三年脫貧任務一年完的戰略目標,全縣上下團結一致、迅速行動。在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會上,縣委、縣政府提出以扶貧開發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緊緊抓住“扶持誰、怎麼扶、誰來扶”三個關鍵性問題,集中財力人力物力,縣鄉村三級聯動,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起進攻。經過全縣幹部和廣大貧困戶的不懈努力,2015年底全縣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3950元,實現了年末整體脫貧目標。

具體工作中,為確保貧困戶識別精準,該縣嚴格按照“一見面、五簽字、一把關、三公示”的程序(調查必須與農戶見面,經農戶、村民小組長、村幹部、鎮駐村幹部、鎮包片領導五級簽字確認後,由鎮主要領導負責把關,審核結果在村組、鄉鎮駐地、縣政府網站進行公示,自下而上、逐級審核、層層把關,在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對全縣符合條件的扶貧對象進行重新核實),共確定貧困人口3369戶8879人,其中產業戶2862戶7916人,兜底戶507戶963人。

在扶貧措施上,根據致貧原因,有針對性地實施了“五個一批”工程。即:一是移民搬遷擺脫一批。對於地處偏遠山區、不具備發展條件,有進城意願的貧困戶,通過組織動員搬遷到縣城或鄉鎮駐地從事二、三產業,徹底擺脫貧困條件限制,2015年搬遷3853戶13500人,其中涉及貧困戶1055戶3693人。二是發展產業致富一批。縣財政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標準用於貧困戶產業發展,同時每年列支300萬元,作為貧困戶3-5萬元貼息貸款的風險擔保基金。2015年累計投入扶持資金9205萬元,引導產業戶2862戶7916人發展致富產業,建成蘋果園9221畝、大棚177座,共養豬5266頭、羊7044只、土雞9.4萬隻。採取“企業大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業幫帶模式,共吸納貧困戶660戶1930人參與聯動合作發展,人均增收2500多元。三是生態勞務補貼一批。對於沒有技術技能的貧困戶,鼓勵單獨或聯戶在自家承包地上發展家庭林場,實行苗木自育自栽,林業部門按工程項目標準驗收並兌現政策補助。採取造林勞務補貼的辦法,實施了36萬畝新造林項目,優先安排貧困戶參與。據統計,2015年僅造林一項,就有2000多貧困人口參與勞務補貼,人均收入4500元。四是社會保障減負一批。對於身患大病重病的貧困戶,經市上統一合療政策報銷後,剩餘部分縣財政再按60%的比例給予二次報銷。另外,投入了104萬元對全縣貧困人口進行了一次免費體檢,並將此項工作一直延續下去。對貧困子女上學,除享受縣上的“五免一補”免費教育政策和省市貧困學生相關補助政策外,普通高中生每人每年資助2000元,中高職生3000元,大學本科生四年12000元。五是政府兜底救助一批。把無勞動能力貧困戶507戶963人,全部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範圍,按照人均4300元標準,兌付差額救助資金101.6萬元。

為確保包扶政策落到實處,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縣上一是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涉農部門、包村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包扶責任,明確各鎮精準扶貧的主體責任,做到全縣上下一盤棋、目標任務夯死肩。二是按照領導幹部駐村聯戶結對包扶制度和考核辦法,將3369戶貧困戶脫貧任務夯實到1199名黨員幹部身上,並下派村委第一書記81名,群眾不脫貧、幹部不脫鉤。三是成立由紀檢監察、農業、扶貧、督查考評等部門組成的聯合督查組,不定期深入鎮、村組督查,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另外,並將精準扶貧與各鎮部門領導幹部實績考核掛起鉤來,以嚴格的考核倒逼工作落實,確保各項精準扶貧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四是採取各鎮自驗與縣上覆驗相結合的辦法,由經發、財政、監察、扶貧等部門組成驗收組,深入鎮村,逐戶逐人,與群眾一起算賬,真正做到“要群眾認賬”。經過測算,2015年全縣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3950元,實現了年末整體脫貧目標。

抓根本盯目標增加收入鞏固戰果

2015年實現全縣脫貧後,吳起縣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確保貧困群眾脫貧不返貧。2016年全縣脫貧攻堅主要目標任務是“抓住一個根本,緊盯一個目標”。“抓住一個根本”就是通過鞏固提高,使全縣鞏固戶5115戶13540人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緊盯一個目標”就是緊盯增收目標,千方百計增加鞏固貧困戶收入,累計投入資金9290萬元,實施了產業、生態、教育、醫療、兜底、基礎設施等六大扶貧工程,搬遷安置鞏固戶1526戶4215人,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為全縣群眾快步進入小康社會解決了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該縣堅持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推進家庭林場建設。2016年全縣新發展家庭林場7個,實施荒山造林7.5萬畝。每個家庭林場至少帶動50戶鞏固戶參與造林綠化,人均可增加勞務收入1600—2000元。此外,縣上支持大力發展山地蘋果產業,每畝補助勞務費、苗木費150元和100元的肥料、膜費用。據統計,2016年全年新建果園3萬畝,計劃用3年時間累計栽植蘋果20萬畝,人均達到2畝。鼓勵農民種植大棚,發展羊子、生豬養殖,縣上對新建日光溫室大棚每座補助5萬元,規模在200只以上的羊場補助3萬元,半封閉豬舍補助8000元,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努力形成以山地蘋果主導、棚栽蔬菜擴面、特色雜糧提升、畜禽養殖增效的格局,逐步建立起穩定的增收致富產業。還有一道保險,就是該縣依據中省市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關政策,積極爭取易地搬遷建設項目,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序轉移,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認真搞好歷年避災移民安置房建設、分配工作,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同步配套教育醫療、產業園區、公共服務等設施,通過打工經商、發展產業,找到適合自己的致富門路,確保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年內完成建檔立卡在冊鞏固戶890戶2136人搬遷任務。最後,加強教育醫療扶貧,該縣將所有在冊的鞏固提升戶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報銷範圍,實行學生助學金全覆蓋。特別是把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範圍,實行政府兜底。加強脫貧人口動態監管,對因病因災返貧的,及時給予社會救助,決不落下一個貧困人口。

俗語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全面小康的建設進程中,貧困戶是一個堡壘,如何攻克這個堡壘,吳起縣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帶來了顯著效果。全縣貧困戶一年內實現脫貧,扶貧濟困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在打通全面小康“最後一公里”上走出了一條特色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