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澳洲科学家发现新DNA形式 非双螺状结构

澳洲科学家发现新DNA形式 非双螺状结构

澳洲科学家发现新DNA形式 非双螺状结构

悉尼Garvan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在活的人体细胞内发现的新DNA结构,它被命名为“i-motif”,其外形看起来像扭曲的“结”,而不是众所周知的双螺旋。

目前还不清楚i-motif的功能是什么,但专家认为,它可以用于“读取”DNA序列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物质。

Garvan抗体治疗实验室负责人Daniel Christ副教授:“当我们大多数人想到DNA时,我们会想到双螺旋,新研究提醒我们,存在完全不同的DNA结构,这对我们的细胞很重要。”

澳洲科学家发现新DNA形式 非双螺状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标志性的“双螺旋”结构是由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于1953年发现的。它由四种化学碱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双螺旋的结构来自腺嘌呤结合胸腺嘧啶和胞嘧啶与鸟嘌呤结合。

Garvan临床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副主任Marcel Dinger说:“i-motif结构上的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C)彼此结合 ,因此这与双螺旋有很大不同。”

为了检测细胞内新的i-motif,结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工具。借助这一新工具,研究人员可以在一系列人类细胞系中发现i-motifs的位置。

澳洲科学家发现新DNA形式 非双螺状结构

DNA

什么是DNA?

DNA或脱氧核糖核酸存在几乎所有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体中,是一种复杂的化学物质。

它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人体内的几乎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DNA。

它由四种化学碱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双螺旋DNA的结构来源于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结合,胞嘧啶与鸟嘌呤结合。

人类DNA由30亿个碱基组成,其中99%都是相同的。

碱基的顺序决定了可用于维护生物体的信息(类似于字母表中的字母形成句子的方式)。

DNA碱基彼此配对并且还附着于糖分子和磷酸分子,组合形成核苷酸。

这些核苷酸排列成两条长链,形成称为双螺旋的螺旋。

双螺旋看起来像梯子,碱基对形成梯级,糖和磷酸盐分子形成垂直侧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