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校评《沈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转载

校评《沈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姜克升/原文 宋东泽/校评

校前说明

《沈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一文是研究沈阳史著名学者 姜克升先生所著。该文上限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下至20世纪90年代。囊括了沈阳历史上几乎全部的行政区划。应该说,是迄今为止介绍最详、涉及面最广的有关沈阳行政区划的文章。尤其是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部分资料更为详实和准确。从中让我们领略到沈阳的发展变迁和历史风貌。

但因姜先生起草此文时,可能有些考古发现、研究成果尚未如今天这样完善,所以造成文章前一部分,有些疏虞。本想重写一份区划历史沿革,怎奈资料、学识有限,很难达到姜先生此文这样完整的程度。于是,便将姜克升先生这篇文章,可疑或错误之处予以指出并与读者商榷。改动文字下有横线并有相应的注释。注释处有姜先生的原文和笔者修改的理由。可疑之处,也提出笔者意见。个别处有所补充,以求完善。遂将此命名为:校评《沈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相信读者通过此文,会更加了解沈阳市行政区划的历史,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沈阳区划历史沿革,增添借鉴的资料。

正 文

沈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开发。春秋时期之前,为东夷人生活之地。其文化应属于东夷文化范畴。1

战国时期,约在公元前244年左右2,燕国派大将秦开击败东胡,在东胡退却的地方筑长城,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这里(指沈阳,下同)是燕国辽东郡的属境。

秦至东汉初年,这里仍为辽东郡属境。

西汉时期,这里开始出现县的建制。有候城、辽阳、高显3三县。候城是中部都尉的治所,遗址在今沈阳旧城区4;辽阳县城遗址在辽中县茨榆坨乡偏堡子;高显县遗址位于沈阳苏家屯区沙河乡魏家楼子村。新莽时行政区划与西汉同,只是将辽阳县改称辽阴,望平县改称长说。东汉安帝即位的永初元年(107年),玄菟郡第二次内迁,同时将候城、辽阳(新莽时的辽阴复称辽阳)两县从辽东郡中划出改属玄菟郡。玄菟郡郡治在高句丽县(县城遗址在东陵区上伯官屯)。因此自东汉安帝之后,这里有玄菟郡所属的高句丽、候城、辽阳和辽东郡所属的望平(新莽后,长说县复称望平)共四县。

东汉安帝建安元年(公元121年)候城县遭焚5。原属辽东郡的望平县改属玄菟郡。玄菟郡在今沈阳市境内部分,辖高句丽、望平、高显6三县。东汉在沈阳设置玄菟郡,其遗址在今沈阳东陵区汪家乡上伯官屯村7。

两晋时期,这里大部分是平州玄菟郡的辖境,有高句丽、望平、高显三县8。此时辽阳县已废。现新民市、辽中县西境当时属平州昌黎郡。十六国时期,这里仍属玄菟郡,为我国北方几个少数民族地方割据政权的管辖范围。先后有前燕(鲜卑族)、前秦(氐族)、后燕(鲜卑族)等。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四年)开始,这里被我国少数民族高句丽割据,原玄菟郡治所同时称为玄菟城,直至唐初。

在高句丽(北齐乾明元年即560年改称“高丽”)割据时期,这里著名的县城有玄菟城(遗址在东陵区上伯官屯)、武厉城(又称武列城,武厉逻,遗址在新民市辽滨塔)、盖牟城(遗址在苏家屯陈相屯塔山,为山城)9等。

隋代这里为辽西、辽东二郡及高丽地。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设怀远县(治怀远镇,即今辽中),属燕郡所辖的辽西郡。同年破武厉城,于武厉城设辽东郡及通定镇。今市境辽河以东地区仍为高丽辖据至唐初。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唐朝军队攻破玄菟城。至此高丽占据240多年的玄菟城归唐所有。盖牟城遂改为盖牟州10。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十二月设置安东都护府(初治平壤,以后多次迁徙)。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都护府废。在安东都护府设置的93年中,今市境属安东都护府管辖。都护府废后,归平卢(又称卢龙)节度使管辖至唐末。

五代十国至辽时期,这里是契丹族及其所建辽国东京辽阳府管辖。辽太宗神册六年(922年)11十二月,辽国将原渤海国诸州南迁到今市境内,并重新设置沈州、兴州、集州、广州、辽州、汤州、双州12和定理府。沈州下设乐郊(初名三河)、灵源(初名渔阳)两县,沈州治乐郊县(今沈阳长安寺附近),兴州治常安县(今新城子区依路),集州治奉集县(今苏家屯区奉集堡),广州治昌义县(今于洪区高花堡),辽州治辽滨县(今新民市辽滨塔);汤州在今辽中县境内,双州(今沈北新区石佛寺乡);定理府在今新城子区依路。

金代这里大部分是东京路管辖下的沈州的属境,小部分属东京路贵德州和辽阳府。辽天祚帝天庆六年、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沈州被金攻占,今市境开始为金所有。金代撤废兴、广、辽等州,将其地划入沈州。沈州辖五县,有乐郊县(州治,今沈阳长安寺附近)、挹娄县(今新城子区依路)、章义县(今于洪区彰驿站)、辽滨县(今新民市辽滨塔) 、双城县(今新城子区石佛寺乡)。废集州,原集州所辖奉集县(今苏家屯区奉集堡)改属贵德州(治今抚顺)。废汤州,今辽中县当时为辽阳府(治今辽阳)的辖境。

元代,这里绝大部分是沈阳路(治今沈阳)的辖境,但今新民市西部、南部和今辽中县全境当时分属辽阳路(治今辽阳)和广宁府路(治今北宁)的辖境。沈阳路设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13,为辽阳行省的7个路之一,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在今沈阳设“征东行省”时,沈阳路又属于征东行省。沈阳路管辖有“安抚高丽总管府”(1234年设高丽军民万户府,1261年改为此名,又称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和沈州高丽总管府(1292年设,又称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等共5个总管府,“沈阳等处怯怜口千户所”(1321年,即至治元年设)等24个千户所以及“沈州”(金末毁于兵火,元朝于中统三年即1262年又重新设立)等14个州。

明代这里大部分是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辖沈阳中卫14的辖境。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沈阳同时设沈阳中卫、左卫和右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沈王府护卫(即沈阳中护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增设沈阳中屯卫。沈阳左卫、右卫、中护卫及中屯卫设置后几年内,最多不过20年或废或迁,惟有沈阳中卫自建立后直至明末不曾废置。沈阳中卫辖抚顺千户所(1409年即永乐七年并入沈阳卫,治今抚顺)和蒲河千户所(1437年即正统二年置,治今新城子区蒲河)。今新民市东部在明代为沈阳中卫所辖,其西部为广宁卫(治今北宁)所辖。今辽中县境在明代分属定辽右卫、后卫、中卫。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攻占沈阳中卫城。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自东京辽阳迁都沈阳。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升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定都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后,以盛京为留都。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今沈阳设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设承德县为奉天府首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分承德县东境置兴仁县(承德、兴仁两县同治于沈阳古城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兴仁县更名抚顺县,移治今抚顺。宣统三年(1911年)2月承德县建制撤销,其地为奉天府直辖。嘉庆十八年(1813年)分承德、广宁二县地设置新民厅,治所在今新民市,隶属奉天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新民厅升为新民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在沈阳设置奉天省时,奉天府与新民府同属奉天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新民府、辽阳、海城和承德等县地设置辽中县,县治在阿司牛录即今辽中镇,隶属奉天府。光绪年间,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致使今和平大街到沈阳站一带被划为“满铁附属地”,由日本人强行统辖。不久,又在沈阳古城与“南满铁路附属地”之间开辟了商埠地。

1913年(民国2年)1月,奉天府改为奉天县。2月,新民府改为新民县。4月,奉天县改为承德县。5月,承德县改称沈阳县。辽中县名称未变。沈阳、新民、辽中三县,同属奉天省辽沈道。

1923年(民国12年)8月划沈阳县城区及商埠地一带正式成立奉天市政公所。从此这里出现市的建制,奉天市与沈阳县并立,奉天市隶属奉天省。

1929年2月5日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同年4月2日奉天市也改称沈阳市。这时沈阳市、沈阳县、新民县、辽中县都隶属辽宁省。

1931年(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东北地区,同年11月20日沈阳市被改为奉天市。辽宁省被改为奉天省,奉天市、沈阳县、新民县、辽中县同属奉天省。

1938年1月1日,《奉天市区条例》公布,扩大市区范围,市下设区:划古城关墙内成立沈阳区,划商埠地和“满铁附属地”一带成立大和区,划南满铁路以西原铁西工业区成立铁西区,划沈阳区东邻的原大东工业区成立大东区,划沈阳区到浑河之间的地区成立浑河区,划铁西区到浑河之间的地区成立永信区,划铁西区西邻成立于洪区,划铁西区北邻皇姑屯车站以北地区成立皇姑区,划皇姑区东邻即北陵一带成立北陵区,划大东区北邻奉天市东北部成立沈海区,划大东区东邻奉天市极东部即福陵一带成立东陵区。这样奉天市辖沈阳、大和、铁西、大东、浑河、永信、于洪、皇姑、北陵、沈海、东陵共11个区。

1941年1月1日,奉天市11个区改划为17个区。原11个区只有沈阳区改名为城内区,其他名称未变。增加的6个区是:将大和区东北部划出成立敷岛区,将大和区东南部即商埠地的大部分划出成立朝日区,将沈阳区北部划出成立北关区,将沈阳区东部划出成立东关区,将沈阳区西南部划出成立大西区,将沈阳区西北部划出成立小西区。这时奉天市17个区的名称是:城内、大和、铁西、大东、浑河、永信、于洪、皇姑、北陵、沈海、东陵、敷岛、朝日、北关、东关、大西、小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军进驻沈阳,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同年10月10日成立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11月重划市内为11个区:将城内区与浑河区合并为沈阳区,将铁西区、于洪区、永信区合并为铁西区,将沈海区、北关区合并为北关区,将东关区、东陵区、大东区合并为大东区,大和区更名为和平区,敷岛区更名为北市区,朝日区更名为南市区,皇姑、北陵、大西、小西的区划及名称都没变动。这时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下设的11个区是沈阳区、铁西区、北关区、大东区、和平区、北市区、南市区、皇姑区、北陵区、大西区、小西区。

1945年末,我军和民主联合政府撤出沈阳。1946年3月后,沈阳被国民党军队盘踞,同时将沈阳市划为17个区。除城内区已改称沈阳区、大和区改称和平区、敷岛区改称北市区、朝日区改称南市区以外,其他区名及各区范围与1941年的区划相同。这期间沈阳市、沈阳县、新民县、辽中县都隶属辽宁省。

1947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将东北地区重新划为9个省和3个院辖市。沈阳县,新民县、辽中县仍属辽宁省。沈阳市由省辖改为国民党行政院直辖。同年9月1日,沈阳市由17个区改划为24个区。除原有17个区外,将和平区南一马路以南划出,增设胜利区;将铁西区劝工、兴华二街以西地划出,增设建设区;将小西区内原西北工业区全部划出,增设惠工区;将皇姑区西部划出,增设塔湾区;将沈阳区小南关以砖城为界划出,增设南关区;同时改沈阳区为城内区;将浑河南岸的一部分地域从沈阳县划出并入市区,增设杨官、榆树两区。

1948年10月28日与29日,辽中、新民两县先后全境解放。同年11月2日沈阳市及沈阳县全境解放。这时,辽中县隶属辽宁省,新民县隶属辽北省。沈阳市成立特别市政府,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8年11月20日,沈阳市原24个区合并为8个区:小西、北市、惠工三区并为北市区,城内、南关、浑河三区并为沈河区(城内、南关两区于11月20日之前已并为沈阳区,这次实际上是沈阳、浑河两区合并),北关、沈海两区并为北关区,东关、大东、东陵三区并为大东区,大西、南市两区并为南市区,和平、胜利两区并为和平区,铁西、永信、于洪、建设四区合并为铁西区,皇姑、塔湾、北陵三区合并为皇姑区。杨官、榆树两区始终没有成立起来,仍属沈阳县境。

与沈阳市改划8个区的同时,撤销沈阳县,县境并入沈阳市,成立市郊办事处,原县境内划为12个郊区。这时,沈阳市共辖北市、沈河、北关、大东、南市、和平、铁西、皇姑8个市区和苏家屯、深井子、祝家屯、旧站、蒲河、白塔铺、沙岭堡、马三家子、新城子、财落堡、官立堡、陈相屯等12个郊区。

1949年4月,新民县由原辽北省辖改属辽西省。5月,辽中县由原辽宁省辖改属辽西省。同年5月1日,沈阳特别市政府改称沈阳市人民政府。同年8月,沈阳市隶属东北人民政府。

1951年1月19日,市郊办事处下设的12个中心郊区改划为4个中心区、21个分区和1个镇。有苏家屯区、深井子区、马三家子区、新城子区。苏家屯区下设白塔堡、官立堡、孟达、十里河、陈相屯、姚千户6个分区,深井子区下设大深井子、李石塞、祝家屯、孙家寨、旧站5个分区,马三家子区下设马三家子、平罗堡、沙岭堡、潘建台等4个分区,新城子区下设新城堡、清水台、蒲河、虎石台、财落堡、石佛寺等6个分区。1个镇为苏家屯镇。这时沈阳市共辖8个市区4个郊区和1个镇。

1953年2月,苏家屯镇升为苏家屯区(市辖)。

1953年3月12日,沈阳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3月16日,撤销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郊办事处,成立市人民政府农林局,设东、西、南、北四个郊区20个分区。原来21个分区除孟达分区改名王纲堡分区,撤销孙家寨分区外,其余分区的名称和归属不变。

1954年8月11日,沈阳市改为辽宁省省辖市。同时辽中、新民两县也改属辽宁省领导。

1955年1月2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改称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同年,辽中、新民两县划入辽宁省辽阳专区。

1955年4月19日,苏家屯区建制撤销,并入南郊区。

1956年7月,撤销农林局及各郊区建制,原各郊区辖境从沈阳市划出成立沈阳县,并入辽阳专区。原东郊区旧站分区全部划入大东区。原北郊区蒲河分区一部分划入大东区,另一部分划入北关区。同时在苏家屯镇成立苏家屯区人民委员会,划入市区。这时沈阳市辖北市、沈河、北关、大东、南市、和平、铁西、皇姑、苏家屯共9个区。

1958年末至1959年初,原辽阳专区的沈阳、辽中、新民、台安4县和原铁岭专区的铁岭、法库、康平、开原、昌图、西丰6县划归沈阳市,沈阳市辖9个区10个县。

1959年2月,撤销北市、南市、北关3个区,市内由9个区合并为6个区。北市、南市两区的一部分划入和平区,另一部分划入沈河区。北关区绝大部分划入大东区,其小部分划入沈河区。沈阳市共辖6个市区10个县。

1960年1月,撤销沈阳县,分别划入沈阳市各区,同时成立新城子区。沈阳市辖7个市区9个县。

1964年3月至4月,沈阳市原辖9县从沈阳市划出,隶属沈阳专区。同时新设东陵、于洪两区。东陵区由大东、沈河、和平3个区原辖的14个人民公社组成。于洪区由铁西、皇姑两区原辖12个人民公社组成。这时沈阳市共有铁西、和平、大东、沈河、皇姑、苏家屯、新城子、东陵、于洪等9个区。

1966年3月,从新城子、东陵两区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辉山区,从苏家屯、东陵两区各划出一部分成立祝家屯区。

1966年9月,铁西区改名红工区,和平区改名红旗区,大东区改名卫东区,沈河区改名红星区,皇姑区改名红卫区,苏家屯区改名八一区,新城子区改名永红区,东陵区改名东风区,于洪区改名向阳区,辉山区改名红山区,祝家屯区改名红峰区。

1968年5月,成立沈阳市革命委员会,各区相继成立区革命委员会并恢复区的原有名称。6月,撤销红山、红峰两区,分别划入新城子、苏家屯、东陵三区。沈阳市下设的区数及区名与1964年相同。

1969年,辽中、新民两县改属铁岭专署。同年末,辽中、新民两县改为沈阳市辖县。

1980年4月,沈阳市成立市人民政府。

1993年1月,法库、康平两县划归沈阳市。

现在沈阳市共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5个城市区,苏家屯、东陵、新城子、于洪4个郊区,新民市以及辽中、法库、康平3个县。

2006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城子区改为沈北新区15。

注 释

1原文:这里是我国东胡等古老民族的游牧之地。本文提出的东夷文化,详见本书《新乐文化壮雄风》。

2原文:周赧王十五年、燕昭王十二年(前300年)。校对后疑为公元前224年,结论尚待进一步考证,只录以备考。详见本书《候城有幸遇秦开》

3原文:有候城、辽阳、望平三县。有史可考的是高显而不是望平。西汉时沈阳地区属辽东郡。在沈阳地区设置候城、辽阳、高显三县。高显城位于沈阳苏家屯区沙河乡魏家楼子村西北角的山冈上。

4原文:候城是中部都尉的治所,遗址在今东陵区古城子。经考证遗址应在今沈阳市旧城区。详见本书《候城有幸遇秦开》

5原文:三国时期候城县已废。候城被高句丽焚烧,是在东汉安帝建安元年(公元121年)。详见本书《候城有幸遇秦开》

6原文:玄菟郡在今沈阳市境内部分,辖高句丽、辽阳、望平三县。《晋书》记载:“玄菟郡,汉置,统县三:高句丽、望平、高显”。所以应为高显而不是辽阳。

7此为添加补充内容。根据书载和实物证明。《三国志·吴书》记载“玄菟郡在辽东北,相去二百里”者。汉时的一尺等于今七寸左右,故二百里相当今一百三四十里,沈阳市东陵区汪家乡上伯官古城址正符合这个地理位置。近些年来考古已发现大量汉朝遗物,通过文物鉴定认为,沈阳东陵区汪家乡上伯官屯村正是东汉在沈阳设置玄菟郡。

8原文:两晋时期,这里大部分是平州玄菟郡的辖境,有高句丽、望平两县。添加高显理由如6。

9此为添加补充内容。详见本书《在那高山之上》

10此为添加补充内容。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己亥,以盖牟城为盖州。”

11原文:天显三年(928年)。改为:神册六年(922年)。根据《辽史·太祖本纪》记载:(神册六年)“十一月癸卯,下古口北。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己卯,又记载:“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渖州”。 渖与沈是通用的。详见本书《从沈州到沈阳路》

12原文:辽国将原渤海国诸州南迁到今市境内,并重新设置沈州、兴州、集州、广州、辽州、汤州和定理府。校对后笔者认为:沈阳地区主要设有沈州、集州、广州、辽州、双州(今沈北新区石佛寺乡)五个州城。而原文中在辽建制中并没有双州,特此补入。

13原文:沈阳路设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元史·成宗纪》记载:“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以都里台所隶新附高丽、女真,汉军居沈州。”据此判断为1297年2月建城。

14文中出现几处沈阳卫说法皆错,正确说法为沈阳中卫。从史籍来看,无论是《辽东志》、《全辽志》、《奉天通志》俱称“沈阳中卫”而从未有沈阳卫的称呼。俗称不能代表正名。

15此为添加补充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