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今年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 月 9 日),今日头条官方发起了“ ”活动,邀请头条号创作者和广大用户把身边的“非遗”介绍给更多的人,帮助它们从地方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有超过 3000 位头条号创作者发布了非遗相关图文、视频和微头条内容,这些内容在今日头条上累计获得了超过 2000 万的阅读量。

“非遗在身边”活动是今日头条“国风计划”系列活动之一,今年4月,今日头条推出了“国风计划”,打造“国风”频道,从内容曝光、流量倾斜等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创作者进行扶持;并推出“传统文化素材库”,在内容创作端助力优质“国风文化”的创作。今后,今日头条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举措和活动,以形式和内容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看了头条号创作者们的分享,我们才意识到其实非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接下来,就跟着头条号创作者一起来了解更多非遗知识吧。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建盏 专注于分享 这项汉族传统名瓷烧制工艺内容。建盏的烧制技艺曾因历史变迁失传,但经过数万次的调试于70年代失而复得。建盏有着厚重的胎骨,在茶水的润泽下还会生出七彩的光。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风止云扬 在活动中介绍了 。梳篦不仅是梳理头发的工具,也承载着古时男女之间的殷殷爱意,作为独特的定情信物代代相传。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闲谈语客 向读者分享了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 ,鼓面细细密密的纹饰表现着布依族依山傍水的环境风貌,古朴的纹路安静地诉说着民族的故事。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张家界一时间 致力于展示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在“非遗在身边”活动中介绍了唱腔独特的 。阳戏前半句用本嗓,而后半句陡然高八度上去,与张家界陡峻的奇峰相呼应。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最爱广元 展示了广元当地的 。真率的青川人民在劳动间歇时男女对唱,传统唱词与即兴唱词结合,彰显着氐羌遗风的时代特色。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漫漫人生须欢颜 讲述的是大家儿时都佩戴过的 。庆阳地区自古便有端午节制作佩戴”绌绌“的习俗,而“绌绌”就是现在常说的“香包”。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中国剪纸 专注于分享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艺术。以纸为载体,托物寄语,传统的民间剪纸工艺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喵喵生活00 在活动中发布了一组美丽的竹编图片,竹子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而拥有悠久历史的 让竹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富含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拥有9.1万粉丝的头条号作者@农民妹子一枝花 聚焦三农,在“非遗在身边”活动中分享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 让普通的麦秆化身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田园山水、古今人物尽收眼中,既淳朴厚重,又高贵吉祥。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建盏、梳篦、布依铜鼓……今日头条唤醒2000万用户关注“非遗”

头条号作者@大周侃娱 介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以大熊猫的形象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一时惊艳世界。

形形色色的各式非遗,承载了已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根基。本次“非遗在身边”活动,超过 3000 位头条号作者积极参与,唤醒了2000万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知,有助于平日里少为人所知的非遗文化和知识,借助互联网平台,触达更广泛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