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教育故事:谁来为孩子的成长埋单

元宵节晚上,一家人正开开心心地看晚会,我突然接到吉辉爸爸的电话,他说吉辉现在有不想上学的念头,让我先不要收他的费用,否则交了钱不去读书也是浪费,等吉辉情绪稳定下来后再交费也不迟。挂断电话,电视节目依旧精彩,但我却无心观看,仔细回想吉辉以前的行为,记得他是经常去小店买水喝,似乎手头很阔绰,他们家不至于这么贫穷为了几百块钱而特意打来电话吧!

第二天,吉辉果真没来学校,我打电话询问,家长说他天一亮就跑出去玩了。我决定下午放学去他家家访。他家还真远,在白云仔高速口旁的移民新村,进了村左拐右拐好不容易才找到,在周围小洋楼的映衬下他家的平房显得格外矮小、格外简陋。屋子里也是空荡荡的,连沙发都没有,只是几张塑料凳,一张圆桌靠墙放着,唯一的家电是一台十几寸的电视机。他们家的情况远超出我的想象,吉辉只有一个弟弟,但是已经辍学,目前只有吉辉读书,家中孩子不多,负担不算重,看他爸妈的身体还算健康,怎么就弄到如此地步?

他妈妈给我倒了杯水,提起吉辉就直掉眼泪:吉辉一大早就出去了,到现在也没有回,之前都是好好了,多么乖,多么听话,过年期间有脏东西进了他的身体所以就变坏了。“什么脏东西?”我问。

然后他妈妈就解释:因为吉辉突然不想读书,她就去庙里向大师咨询,大师说吉辉是中了邪,粘了脏东西,要去除后才能变好。她的话让我口瞪目呆,这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如此愚昧的人,人需要信仰,这是没错的,但不能这么无知、这么迷信。她妈妈一直用我听不懂的方言絮絮叨叨,和她沟通起来很是费劲,我决定先把吉辉找回来。

在吉辉爸爸指引下,我们在村里的小店挨家找,最后在桌球室找到了吉辉。他当时正弯腰打球,一抬头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我,吃了一惊,显然没料到我会来,尴尬地叫了声“老师”,我点点头,招手示意他出来,他和伙伴交代了几句便出来了。看来这孩子还没有完全变坏,还是可以转化的,否则他完全可以不用理会我。

我们边走边谈,我了解了他不读书的原因:村里的孩子接二连三不读书,他上学连个伴也没有,周末回来朋友们招呼他玩,只要出门就会招来父母的责骂。初三压力很大,学习越来越吃力,因此失去读书的兴致。和父母讲不想读书,爸爸在外面赌博输了就回来拿他出气,妈妈总要去求神拜佛,然后让他洗这个水洗那个水,弄的他现在连家都不想回。果不其然,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总有一个问题家庭。

谈及爸爸,他言语中充斥着不满与厌恶,一个大男人既不出去做工,也不做家务,只会打牌,家里的开销全靠妈妈一个人辛苦穿鞋头,没活干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为生活费发愁,有活的时候,妈妈忙到三更半夜还不睡觉,因为串鞋头,妈妈手上除了伤口就是厚厚的茧子,长期低头,妈妈得了颈椎病,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带病劳作。他很可怜妈妈,以后有了钱一定要让妈妈过好日子。

我顺势说:“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想让你妈过好日子也是对的,但是你靠什么给你妈过好日子,难道光想光说就行了吗?再来看看和你玩的那些朋友,那个家境不比你好,他们可以大手大脚花钱,你行吗?再说你初中都没毕业你能干什么?”他低头不语。

“初三就只剩半个学期,现在放弃真是可惜,明天回来学校吧,同学和老师都等着你呢!”也许是还没有适应辍学,他认同了我的说法,表示再试试。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我又做去他父母的工作。但是和他父母沟通相当费劲。他的父亲蛮横又专断,母亲唯唯诺诺,对我的观念既不认同又不耐烦,他父母对我态度让吉辉很难堪也很无奈。时间不早,我提出告辞,吉辉主动来送我,我们约定第二天教室见!

第二天早晨我到教室里时,发现他已经在座位上读书了。我又帮他申请到住宿,毕竟在学校和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上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剩下的日子里只要发现他思想上有松懈,我就立马找他谈话,为他打气,为他鼓劲。有时候他脾气上来,我也规劝不了时,就发动科任老师做他的思想工作,甚至麻烦校长帮忙开导他,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最后他如愿以偿得考上了高中。

只是他高一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去浙江打工时顺便来向我告别。

“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就这么放弃,多可惜啊!”身为教师,我又忍不住劝他回头。

“没什么可惜的,高中的课程太难了,越来越学不会,再说了就算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大学生找不着工作的多了去,而且不读书照样可以当老板,赚大钱。”他满不在乎地说,看来那些读书无用论严重误导了他。

“吉辉啊!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可以靠着努力和勤奋白手起家的时代了,放弃学业在社会上打拼,真的很难。当然我不否认,也有不靠学历混饭吃的年少有为的人,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如编程和设计。你没文凭,又没有技术,靠什么出人头地?靠什么腰缠万贯?”

“你现在应当做的就是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在读书的年龄就做好读书这件事。再说了你现在只是高一,拉下的课程也不多,以你的聪明才智,认真一下还是可以赶上来的!”我苦口婆心地劝他。

“读书太苦了,我要去浙江投奔我表哥,他在印刷厂当主管,一个月轻轻松松一万多。”提起一万多时,他眼睛里熠熠生辉,好像那钱就是他挣的。

我不能明知前面是火坑还眼睁睁地看着他跳下去,于是给他家长通了电话。希望他们能履行监护人的义务让孩子回去读书,可是他父母的态度让我心寒: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他吧,管不了。简单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他父母已经放任他自流,我这个已经过时的老师也无能为力。

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怎么就这么脆弱,遇到点难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极力退缩,当孩子迷失方向时,当孩子离正确的路越走越远时,家长不但不阻止,而且还眼睁睁的不作为,像他父母这样不负责任的家长不是少数。

最后他怀着梦想去了浙江,只是两个月后他回来了,一见面就开启了诉苦模式:表哥所在的厂也深受经济危机影响,订单大大减少,工厂经常开不了工,浙江的饭菜又贵量又少,要想吃饱就得出双份钱,自己带去的钱很快就花光了。还好有表哥的接济否则早就喝西北风了。第二月情况更糟糕,因为第一个月的工资很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吃不习惯又受不了苦所以他就跑回来了。

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他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每次想起吉辉,我都觉得痛心,他是个聪慧的孩子,在本该读书的年龄,却早早地进入社会,在各种职业中频繁地跳换,他的辍学难道不是家长的错,该读书的时候,家长不逼着孩子读书,由着孩子的性子,纵容孩子自己选择,那家长抚养孩子的义务,家长教育孩子的义务岂不是形同虚设?

那些像吉辉一样中途辍学的孩子,既是家庭的痛,也是学校的痛,更是社会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