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古窑火蟋(民间故事)

1.封窑诡计

越州有两样好东西,一个是瓷器精美,另外一个就是善斗的蟋蟀。刘斌是越州的知县,他每年都得派人,抓来大量的蟋蟀,送到京城,可是越州的蟋蟀到了京城,它和那些嗜斗的蟋蟀比起来,只能算是中游的水平。刘斌想要讨好京城的权贵,进而调迁升官,看样子是得不到蟋蟀的“帮忙”了。

这天,刘知县来到大黑山下的卢家古窑前,他盯着那熊熊的窑火,说:“我大宋国泰民安,才能有如此兴旺的窑火,才能出产如此瑰丽的好瓷器!”

今年是京城吏部天官的母亲六十大寿,刘知县找到烧制瓷器最精美的卢家,请卢窑主为他烧制一座百童闹寿的屏风。今日就是寿屏出窑之日,刘知县一大早,领着来师爷早早地等在了卢家古窑的外面。

巳牌时分,卢窑主下令停火,随后窑炉的伙计们架起了巨大的风箱,开始往热窑里鼓风,一个时辰后,窑炉里的温度不再炙热,卢窑主大声叫道:“神窑造化生,名瓷器物成。兜率老君火,百年千岁红!”

卢窑主诵罢了开窑的歌诀,他手下的伙计,手拿大镐,扒开炉口,然后披着淋湿的棉衣,就开始往外运窑内的窑钵,窑钵一一打开后,一尊百童闹寿的屏风就出现在了刘知县的面前。

这尊屏风高有六尺,长有一丈,由十多块瓷屏拼对而成,此屏风的背景是延年的松鹤,鹤舞松荫下,一百名形态各异的垂髫童子,正在打闹嬉耍。这尊屏风景物鲜活,人物栩栩如生,果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瓷器。刘知县一边点头,一边围着屏风转圈,当他转到屏风后面的时候,突然大喝一声:“这是怎么一回事?”

卢窑主跑到屏风后面一看,只见屏风最下面写着一首小诗——唯仁至千秋,室宗传百代。晨昏且吟咏,唯君可万年。卢窑主记得,烧窑之前,他曾经对屏风进行过仔细的检查,屏风背后,别说小诗,连个疵点都没有,现在怎么出现了这首不伦不类的歪诗?卢窑主提心吊胆地将这首歪诗念了几遍,说:“刘大人,这首诗虽然平仄不对,但观之也无有什么不妥吧?”

刘知县眉毛紧蹙,问道:“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卢窑主为免节外生枝,他只得点了点头,将写诗的事情应承了下来。刘知县对身后的来师爷一摆手,说:“既然卢窑主好汉做事好汉当,你就告诉他一下,这首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来师爷名叫来福,他生得尖嘴猴腮,一双黄色的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当他一说这首诗的不妥之处,卢窑主被吓得身体摇晃,他“噗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这首诗的第二个字连在一起念,就是“仁宗昏君”!卢窑主竟敢题诗妄言当今天子是昏君,这可是祸灭九族的大罪。卢窑主一个劲地喊冤,刘知县将手一摆说:“你有没有冤屈,还是跟我到公堂上说去吧!”

烧制百童闹寿屏风的工匠趁着卢窑主不备,用入窑沾火就变色的白釉在屏风上题写反诗,这都是来师爷的主意。卢窑主是越州第一富商,刘知县早就想动他。卢窑主入狱后,他为了不被砍头,只得变卖了家产,用七八万两白银作为代价,这才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百童闹寿的屏风被砸成齑粉后,家道败落的卢窑主被放出了监狱,当他得知家中已经妻离子散,当晚便在自家的古窑前吊死了。现在卢家那座古窑的窑门上贴着封条,门口的空地上草长及腰,这座昔日甚为红火的古窑,也就成了蟋蟀等等草虫的藏身之地!

2.火蟋威猛

刘县令在来师爷的授意下,他用这七八万两的银子,买来了一个洮河府知府的职位。刘斌官升知府后,他的远房侄子齐鼐就干上了越州县的县令。

刘斌当了三年知府,这天,他将来师爷找到了自己的书房,低声说:“我们之间的约定你没有忘记吧?”

来师爷黄眼珠子一转,他嘿嘿笑道:“没有忘记,绝对没有忘记!”

来师爷当初做刘斌师爷的时候,曾经对他做过保证,只要刘斌听他的话,他可以一年之内,让刘斌由知县当成知府,三年之后,他就有法子让刘斌升任道台大人。

刘斌升任道台,想用银子铺路,必须有三五十万两白银不可。可是对于他这样一没后台,二没实力的官员,想要贪墨这笔巨款,实在是难上加难,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很有可能这笔升官铺路的银子没弄够,他就被朝廷先给免职了。

刘知府这三年来确实是夹着尾巴当官,还意外地博得了一个清官的好名声。

来师爷凑到刘斌的耳边说:“刘知府,想当道台大人好办,今天晚上,我们坐车去一趟越州县!”

刘知府也不明白去越州县干什么,来师爷对他连连摆手,让他不要问,反正到地方就知道了。

傍晚的时候,来师爷亲自赶车,载着刘知府上路,两个人在半夜时分,就来到了越州县衙的门外。齐县令一听自己的叔叔驾到,他急忙披着衣服,一路小跑迎了出来。

来师爷告诉齐知县,让他身穿便装,上车和他们去一趟大黑山。齐知县虽然一肚子狐疑,但他瞧着刘知府莫测高深的脸色,急忙上了马车,直奔荒废了三年的卢家古窑而去。

三人坐车到了地方,来师爷找到了一把旧铁镐,就开始扒古窑的窑门。齐知县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狐疑,他低声问:“来师爷,你,你这是要干什么?”

来师爷扒开了封窑的土砖,他用手往黑漆漆的窑口一指说:“你听,这里面有什么动静!”

古窑中里尽是此起彼伏的蟋蟀叫声。刘知府侧耳听着窑洞中洪亮的蟋蟀的喧鸣,他突然惊喜地道:“好蟋蟀,真的是好蟋蟀呀!”

卢家古窑,窑火百年不断,窑火的滔滔热力,尽皆散入窑砖,窑砖中的燥气极旺,一旦越州的蟋蟀住进了这样的地方,那就会受尽纯阳之气的孵育,通体变成油泼火燎的金黄之色。这样的火蟀,威猛无比,极其善斗!

齐知县为求表现,他当即和来师爷一起入窑,不大一会,他们便抓来了十几只硕大的火蟋。来师爷看着蟋蟀罐子里的火蟋,他自信地说:“刘知府,将这些得之不易的火蟋送到京城,你就等着升官的好消息吧!”

3.势均力敌

北宋的仁宗皇帝非常喜欢促织之戏,他的两个皇子赵曙和赵普为了讨父亲喜欢,就命手下,一定不遗余力,在大宋国高价搜罗善斗的蟋蟀。endprint

洮河府是皇子赵普的势力范围,火蟀被送到京城后,就直接到了赵普的手里。赵普这些日子正郁闷呢,因为他的蟋蟀,根本就斗不过赵曙的蟋蟀。

赵曙最近参斗的蟋蟀颜色纯青,模样诡异,虽然行动迟缓,但杀气逼漏,被称为魔蟋。魔蟋将赵普的蟋蟀斗得纷纷败下阵来。赵普看着浑身赤色的火蟋,他兴奋得一拍桌子道:“好,有了这火蟋,我一定能让赵曙在我面前败下阵来!”

第二天,赵普拿着火蟋直奔宫中,这只火蟋和赵曙的魔蟋酣斗了很长时间,最后只以微弱的劣势,败下阵来。

赵普觉得这越州火蟋,确实是魔蟋的劲敌,他就派家臣赵得禄,携带着自己的密信,直接去了洮河府。赵得禄将赵普的密信交给刘知府,刘知府按照来师爷定好的计策,先是面露难色,再用为难的口气说:“赵大人,您有所不知,抓捕越州火蟋,确实是困难重重!”

赵得禄看着刘知府为难的样子,他不满地说:“怎么,抓捕小小的蟋蟀这么困难吗?”

刘知府急忙对旁边的来师爷一使眼色,来师爷说:“越州的火蟋虽说不难抓捕,但真正让人为难的是,如何弄到和魔蟋势均力敌的极品火蟋!”

来师爷讲完极品火蟋难弄的话后,刘知府在一边不停地说本省的道台大人年老体衰,恐怕不久就要辞官回乡。赵得禄也是明白人,他沉吟了一下道:“只要能弄来极品火蟋,我一定在二皇子面前替刘大人美言,刘大人素有清官的美誉,升任道台,为朝廷多多效力,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刘知府得到刘得禄的保证,他下去后,忙问来师爷接下来要怎样做,来师爷道:“只要按照我的法子,大人荣升道台的事儿,就指日可待了!”

来师爷的法子很怪。首先在州府的监狱里,选十名身强力壮,性格暴躁的死囚犯,然后让他们饿着肚子顶着烈日去修河堤,中午的时候,防守假装撤掉,这帮死囚必然逃走,接着伏兵出现,将死囚们统统抓住,然后再用绳子将其全部倒吊起来,并要在对着他们头顶的地上,放上一个个木盆,木盆之中,接的是死囚们临死之前,被太阳晒下的汗水。

只要越州火蟋饮用了这些汗水,性格就会变得极其残忍和暴躁,相信和魔蟋酣斗,纵使不能取胜,也一定不会落败!

刘知府为了升任道台,他咬了咬牙,决定就按来师爷的办法干,果然那十名死囚被折磨死后,衙役们也接来了一小木盆腥臭刺鼻的汗水。一个月之后,火蟋们将这一小木盆的汗水喝干,十只被驯养成功的火蟋就被选送上京了。

赵普和赵曙捧着各自的蟋蟀来到了宫中,仁宗皇帝坐在龙椅上,饶有兴趣地看着火蟋和魔蟋的恶斗。这场恶斗真的是惊心动魄,最后魔蟀弄瞎了火蟀一只眼睛,火蟀则咬下了魔蟀的一条大腿,双方势均力敌,以战平作为结局!

4.阴谋真相

赵普回到府里,他兴奋得连连搓手道:“赵得禄,你赶快再去洮河府一次,一定要给我弄来最能斗的越州火蟋!”

赵得禄为难地将他对刘知府的承诺讲了一遍,赵普呵呵一笑道:“刘知府如果真的能干,还做什么从二品的道台,干脆进京到户部当个正二品的侍郎吧!”

赵得禄带着赵普的承诺,回到了洮河府。刘知府这些天忙得焦头烂额,洮河府接连发生了几件窃童案,他一番探查下来,却没有找到任何一点有用的线索。

赵得禄见到刘府台后,他一讲皇子赵普的承诺,刘府台不由得喜出望外,他直奔后宅,去找自己的智囊师爷去了。最近这十几天,来师爷有病了,他将自己关在府衙后的小院子里,卧床养病,连面都不肯让外人见一个。

刘府台来到了来师爷的门外,忽然嗅到了一股血腥的气味,他还以为来师爷遇到了什么不测,便“咣咣”地砸了几下门。他一见来师爷不来开门,急道:“赶快跳墙进去看一看,来师爷是不是出事儿了!”

差役们翻墙进院开门,刘府台第一个冲进了上房,来师爷两手沾满了鲜血,从内室迎了出来,刘府台惊叫道:“来师爷,你,你怎么了?”

来师爷将刘府台身后的衙役都轰了出去,然后低声道:“我正在给大人饲养天下无敌的火蟋!”

来师爷领着刘府台走进了房门紧闭的内室。内室的柱子上,绑着三名眼睛上蒙着黑布的小男孩,这三名小男孩就是洮河府丢失的三个孩子,偷这三个孩子的窃贼,竟然是来师爷。

这三个孩子都是九月初九出生,他们的八字纯阳,故此他们的血,绝对是喂养火蟋,迅速提高火蟋战斗力的最佳食物。

刘府台低声道:“用小孩子的血喂养火蟋,这,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呀!”

来师爷“哼”了一声说:“我们做过的掉脑袋的事情还少吗?”

陷害卢窑主,勒索银两升官;私自晒毙十名死囚,取汗喂养火蟋……这些事情,随便取出一件,都是丢官罢职掉脑袋的事情。刘知府坏事做了这么多,也真的不在乎多这一件了。

火蟋经过来师爷用纯阳童子血的喂养,一个个都变成了嗜杀的魔王。别说面对青面魔蟋,即使面对大雄鸡,它们也敢上前斗一斗。

果然这些极品的火蟋被送往京城后,魔蟋被火蟋杀得大败。赵普对刘知府的办事能力非常满意,当即保举他到礼部当了侍郎,来师爷不贪恋荣华,根本不想做官,他尾巴似的随着刘斌来到京城,还是老老实实地给刘侍郎当师爷。

半年之后,仁宗驾崩,赵曙当了英宗皇帝,他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组织了一次斗蟋大赛。这一次,魔蟋神勇无敌,连战四只越州火蟋,最后这四只火蟋都被咬残,狼狈不堪地败下了阵来。

赵普目瞪口呆,他真的想不明白,越州火蟋怎么会这样的不堪。赵曙看着这个昔日的皇位竞争者,他鄙夷地说:“蟋蟀都斗不赢,你留在京城还能干什么?还是守护祖陵去吧!”

赵普被赶出京城后,他的一干亲信也受到了清算,刘斌最先丢官罢职,被贬为庶人。他离京之前,坐车赶到来师爷的家里,来师爷正和一个干瘦的人在喝酒,刘斌问:“来师爷,我真的不明白,越州火蟋怎么会败得如此之惨?”

来师爷呵呵一笑道:“刘大人,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个人就是我的兄长,他目前是当今天子赵曙的养蟀师!”

魔蟋产自末县。末县虽然是个穷地方,但这里却有一座唐朝酷吏来俊臣的墓,来俊臣就是来氏兄弟的先祖,来世兄弟总想着能够将权力握在手中,自从宋朝的皇帝喜欢上促织的游戏后,他们觉得时机到来了。

来师爷的兄长怂恿末县的县令先挖了来俊臣的墓,然后以墓作为养蟋蟀的地方,也只有来俊臣这样的酷吏的大墓,才可以养出阴狠善杀的魔蟋来。

可是让魔蟋战胜以纯阳童子血喂养的越州火蟋也不是易事,那些魔蟋,必须要用九名七月初七生日的女孩子的骨髓喂养才成。

来师爷的兄长讲完话,刘斌吓得面无人色,差点坐到了地上。

来师爷看着刘斌惊慌的样子,他呵呵笑道:“知道我为什么只喜欢当师爷,而不喜欢当官吗?”

刘斌摇头。来师爷告诉刘斌,当官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其实只不过是皇帝的奴才,而且有莫大的风险,他只想做一名躲在背后,掌控当朝权贵的师爷,有灾有祸,自会有当官的替他顶着,他永远没有危险,可以永远在幕后指挥下去……赵曙赵普兄弟斗蟋之争,不管结果如何,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来氏兄弟。

刘斌也不知道是如何离开来氏兄弟家的,他一路踉跄地走,一路叫道:“都说官场凶险,谁知道师爷们竟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五年后,回乡教书的刘斌得到了一个消息,来氏兄弟都患了绝症,一个因为饲养魔蟋而周身的皮肤溃烂,另一个因为饲养火蟋,而连连大口呕血,不久之后,他们几乎一起哀嚎着身亡了,刘斌激动得满眼流泪,他高声叫道:“老天爷睁开了眼睛,善恶真的有报呀!……”

刘斌喊完了这句话,身体踉跄,溘然倒地,他因脑中风突发而毙命了。来氏兄弟作恶多端,他刘斌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人,善恶真的有报,那睁开了眼睛的老天爷,怎么会忘记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