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历史上最被误解的皇帝,明明用心良苦,却背了千年的黑锅

众所周知,秦始皇和杨广等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被史官文人污蔑丑化,尤其是杨广被丑化成“桀纣”之君。但是历史上被误解最严重的并不是秦始皇和杨广,而是下面这位开国皇帝。

历史上最被误解的皇帝,明明用心良苦,却背了千年的黑锅

赵匡胤剧照

这位皇帝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许多人对赵匡胤的第一印象就是靠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篡夺周世宗柴荣的胜利果实。这么说虽然也没什么错,但事实并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关于这点这里就不详述了。

赵匡胤被误解的地方并不是兵变篡位,而是造成北宋后来重文轻武、积贫积弱、强干弱枝、军事不振的局面。其实,这些并不是赵匡胤造成的,而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初,为了解决自唐末到五代的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局面。

历史上最被误解的皇帝,明明用心良苦,却背了千年的黑锅

赵普剧照

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一是采取了赵普的收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收地方财政的措施。其二是改革军事制度。其三是,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开国武将的兵权,再与他们联姻。这些措施虽然对北宋产生了影响,但这在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这么做,说不定北宋又是一个短命王朝。

不过,赵匡胤没有因此抑制武将,而是提拔一批新的将领。而且,赵匡胤也没那么重用文人,反而是鄙视文人的,他说:百名文官贪污的危害,比不上一名武将的作乱大。赵匡胤还说:文人只会玩弄文字,迂腐酸气味十足,成不了大气候。

历史上最被误解的皇帝,明明用心良苦,却背了千年的黑锅

赵光义剧照

另外,赵匡胤也看出这些措施的弊端,他说开封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大量禁军,但养这么多禁军,每年要支出大量的军费。赵匡胤曾预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也就是北宋不出百年就有亡国之危。

北宋自宋仁宗晚年开始,财政就经常入不敷出。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就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赵光义等人只顾着反对,并没有体会到赵匡胤的用心良苦。而且赵光义即位后,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只把防范武将的措施发挥到极致,却没有重视赵匡胤的文武制衡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