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南斯拉夫空袭中美军为何不摧毁被击落的F117,难道不怕机密泄露吗?

我是妙女郎


当时,F117很难被发现和攻击,为了击落F117,南斯拉夫防空部队隐藏了很多地面雷达站,并且他们以间歇性轮流开机的方式,统计出美国F117发动袭击的规律和常用航线,在做好准备后,他们在某天确定F117来袭后,打开了所有的防空雷达,精确锁定后马上发射了防空导弹,导弹在其打击的极限距离上击落了这架F117,这是南斯拉夫为数不多的战果,但是意义很重大。

F117的机腹非常平坦。


F117被击落后,美国非常担心其隐身涂料、设计、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技术被泄露出去,但是飞机残骸早就被守候多时的南地面部队收集并且隐藏了起来,美国在当时并没有装备现在的无人机攻击机、无人侦察机等装备,并不能有效实施渗透式的侦察和精确点攻击,而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又找不到地面上隐藏起来的微小目标,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军事科技和网络技术还不先进,美国在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下,也只能徒呼奈何。

地面上的F117残骸,可见这就是F117战斗机的机腹,和上图一致。


这架飞机的残骸后来被移交给了其他国家,并没有留在南国内,因此在后来爆发的战争中,不论是哪一边的部队最后都没有找到这个飞机的零件,不过可以确信的一点是,这件事情对于世界军事科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首先是成功实施的反隐身作战,证明了隐身战机可以被发现和击落,只有措施得当。

F117如今已经退役,全新一代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其次对于雷达、导弹技术的针对性改进和进步有重大意义,从那时起,有源相控阵雷达和主动制导地空导弹结合的第三代防空系统开始研发,最后则是隐身战机技术开始扩散,很多国家都开始研发自己的隐身飞机,世界空袭和反空袭的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海事先锋


摧毁了啊,还搭上了我们的一个大使馆!

先还原下这件事情: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一架美军的F-117被南联盟使用S-125导弹击落。

这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打击案例,南联盟防空部队发现,SA-3的防空搜索雷达在开机的时候有电涌现象,可以短暂的放大雷达的探测距离。

这就给雷达探测到隐形飞机提供了条件。因此也就有了网上所说的南斯拉夫每次雷达仅开20秒,过长时间会被美军摧毁的段子。

其实对于美军的当时已经装备了十分先进的AGM-88反辐射导弹,这种导弹在TOO(机会目标模式)模式下仅仅需要四秒的时间就可以锁定在飞机前部120°扇形区域内的雷达。即便雷达关机导弹还是可以依据之前定位的GPS信息飞向(归航)雷达的。

南联盟的雷达没有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当年的AGM-88的射程有限。AGM-88B的射程只有40多公里,因此很容易让美军的飞机陷入敌方的地面炮火之内。到了AGM-88C生产后导弹射程才达到了150公里,当然这是后话。


3月27日,南联盟就利用了这种级其短暂的雷达爆表时间锁定了一架F-117。在当地时间晚上21点利用SA-3导弹将之击落。


飞行员Darrell Patrick中校被导弹击中后成功跳伞逃生。

这件事到现在马上又是一周年了。


大家体验一下,晚上21点的亮度。当时F-117的飞行员跳伞后8小时即被北约军队依据弹射座椅上的定位装置救援。但是,由于F-117被击中后飞行轨迹无法判断,因此美军派出炸毁F-117的战机无功而返。


次日,3月28日美军依旧没有放弃寻找F-117残骸的工作。但后来发现F-117的残骸落在了人口相对密集的路边,已经被南斯拉夫市民围观了。

最终美军只能任由南斯拉夫军队将F-117残骸运走。


但美军千算万算没料到的是,这架F-117的机载电子设备并没有在弹射和坠毁的过程中被破坏掉。依旧还在工作。后来经过情报人员跟踪确定,这架F-117的电子设备被转移到了中国大使馆。于是就有了5月8日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事情。其实还是美军在销毁F-117的残骸。


这件事后继还有一个段子:ZoltánDani是当时南斯拉夫那边指挥SA-3导弹打下F-117的指挥官,现在在贝尔格莱德开面包店,他和退休后的Darrell Patrick中校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碰面了。

两个人成了朋友。


再有就是Darrell Patrick中校还顺道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战机:


军武数据库


被南斯拉夫击落的F-117已经失去了泄密的可能性,虽然南斯拉夫一直守口如瓶不提是怎击落的这架夜莺,根据外界估计应该是用防空导弹取得的战果,这样一来被炸得粉身碎骨又一头栽倒地上的F-117不可能被修复然后再去试验寻找它的破绽。而且当时的F-117隐身技术也已经十分落后,被美国军方列为即将会被淘汰的装备行列,因此美军实在没有必要像电影《黑鹰坠落》里那样,冒险去摧毁它的残骸。

会泄密的飞机是什么样呢?应该是像“别连科”驾驶叛逃的那架米格31、古贺忠义迫降的那架零式、詹姆斯-蒙蒂驾驶叛逃的P-38闪电等等,这些完好无损的战机才有可能在被敌人的试验试飞过程中泄露机密,而被导弹击中后坠毁的F117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了。而且F-117夜莺在1981年首飞 到90年代其隐身技术已经非常落后了,它的菱形截面机身外形虽然有效的降低了雷达信号强度,但是近乎箭头状的机身操作性不佳,最然名义上是战斗轰炸机但实际上仅能勉强执行轰炸任务。

此外,一次出击轰炸的F-117只能携带2美常规或者精确制导炸弹,由于航程十分有限又不得不依赖空中加油机这又进一步抵消了隐身优势。而且F-117价格奇高,全部的59架夜莺总耗资66亿美元,单价在1.1亿美元以上而且还需要极高的使用维护成本,军方正式列装的59架F-117只有36架能随时保持战备状态,可见其维护保养困难之大。F-117的技术落后还表现在隐身涂料上。

由于80年代的隐身涂料只能折射吸收长波雷达信号,对米波雷达设备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这也是为什么F-117自诞生之后10年才首次参战巴拿马这个军事落后的小国;而美军轰炸南联盟期间先要动用轰炸机、战斗机摧毁南斯拉夫军队的米波雷达阵地之后才敢派出F-117进行轰炸,就这一条就已经让美国空军忍无可忍了。随着F-22的日趋成熟、B-2的逐渐成型F-117已经被列为要退役的机型。此外由于夜莺糟糕的气动外形导致它一旦被发现就没有躲避攻击的机动能力,连老式的防空炮都能将其击落,这也是为什么他只有晚上出击的原因(因此得名夜莺)。


兵器世界


答案很简单:美军也不知道F117摔哪去了。

F117是一款只接收信息而不发射信息的战机。F117有一个极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几乎是最近40年内,跟世界上所有战机都不相同:它上面没有雷达。也没有其他信号发射装置。

F117虽然有被击落的记录,也已经退役,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被正式向外界展示的时候,那也是震惊世界的。这是飞机吗?这是外星人帮着造的吧?不要说其他国家,在试飞之前,美国自己的航空专家都不太相信这玩意能飞起来。

因为它的造型太另类了,也不太符合空气动力学。至于为什么搞出这么别致个造型,大家也都了解:隐身。F117是美军早期追求极致隐身的产物,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隐身。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外形以及隐身涂料。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截面,不被雷达探测到。

除了外形还有涂料,在其他方面,F117也要保证不被探测到。就像发动机进气道和喷口的设计,是为了减少红外信号。

F117的造型,气动布局,确实做到了很难被雷达探测到。但也带来了一个弊端,就是它几乎没有空中机动能力,它在空中飞的很慢,也很笨拙。如果被发现,遭到攻击,不论是飞机还是导弹,它都只能是任人宰割。

所以在F117身上就产生这样的现象:不容易被发现,但万一被发现了,就是必死。对于F117而言:暴露=被击落。这就逼着这款飞机要做到绝对、绝对的不能被发现。

于是,在对隐身极端的要求下,就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取消雷达。

为什么取消雷达?因为雷达开机就会发射电磁信号,而你发射电磁信号,就有很大的可能被敌方探测到。

F117执行任务需要事先将目标的坐标输入到飞机的计算机,然后根据坐标,F117飞到目标头顶。它锁定目标是红外探测装置,是被动探测,只接收目标散发出来的红外特征,而探测装置自身不发射信号。最后F117再用激光束标记目标,引导炸弹去摧毁。这个激光束就是一条极细的光线,还不可见。不可能被外界发现。

F117的通讯设施也是单项的,只负责接收命令,飞行员要全程保持静默。

F117在执行任务期间是不输出任何信息的。它本身更没有那种引导、定位装置。譬如我在这里发射信号,你就能知道我在哪里了,F117上面没有这种设备。它要是安这种设备是作死,是给敌人做标记:我在这。

这种东西和间谍通讯不是一回事。间谍发报,我探测到了电磁波,我还得破译,看看你说了啥内容。但飞机上这个发射装置没这个需要,只要我探测到哪里有异常的电磁信号,我导弹、飞机就过去了,管你说的是啥。

F117起飞后,就与基地失联了。它不传回来任何消息,当然,你可以给他下通知。剩下的只能等它回来。

所以,在南斯拉夫F117被击落,美军基地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是导航失灵飞丢了还是坠毁?是坠毁还是叛逃?是机械故障还是被击落?是被飞机击落还是被导弹击落?坠毁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这些情况美军自己统统不知道。他们得到消息,还得是靠监听南斯拉夫那边的电台、电话、对讲机,听那边乱哄哄,才有个大概的判断。

最可怕的情况就是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首先美军并不知道F117的准确坠机地点,其次他也不敢贸然的派其他飞机过去,那很容易再掉进个陷阱。在F117坠机点附近部署点地空导弹,再来一次黑鹰坠落......


锐度何老师


其实,F-117本身就带有一套爆炸自毁装置,而且设计的非常严谨。

一旦该机坠毁,将自动开启自毁装置,引爆并炸毁导航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此外,还考虑到,万一自爆装置失灵,也能保证内置电源在一定时间内仍持续工作,不间断发出加密的定位信息,来帮助美军尽快探测到战机残骸的所在区域。

很显然,这么用心的来搞“自毁”装置,也是出于F-117自身性能的考虑。

正如下图所示,F-117结构设计上,为了减少对电磁波的反射,采用的是钻石型的外型,尽量避免平坦的外表、曲面产生的漫反射,再覆盖能吸收雷达信号的神秘涂层。

只是,这超强的隐身性能,牺牲了战机速度和机动性。

“钻石型”结构,加大了飞行阻力,空气动力性能不好,也加大了机身的体积和重量(最大起飞重量23.8吨,但内部武器却只能携带2.27吨),因此,F-117卯足了劲也只能飞亚音速,机动性和起降灵活性都成了减分项。

F-117又叫“夜鹰”,几乎只能进行晚间行动,不然,这么大的目标,速度又慢,身躯还笨重,白天一露面,就容易被当成“活靶子”打了。更要命的是,除了自己舱内的两枚“蛋”(不能外挂导弹,否则会破坏战机的隐身性能),还没自卫武器,一旦被对方战机发现,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即便如此,凭借着超强的隐身性能,整个八九十年代,F-117还是被认做了最“潮”的一款战机,在1991年沙漠盾牌行动中名气大噪,横行于巴格达上空,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一般。

F-117一直神气到1999年,在南联盟上空,竟被老旧的萨姆-125M击落。

(坠落在布季扬诺夫村农田里的F-117残骸)

1999年3月27日深夜,一架编号为“82-806”的F-117A战机,在南联盟上空投下炸弹后,正准备从容的返回意大利的阿威阿诺空军基地。

殊不知,这架F-117在打开了内置导弹舱舱门的瞬间,隐身结构发生变化,这使得该机的雷达反射信号突然增强。

就这么一刹那的功夫,南联盟的S-125M防空导弹锁定了8英里外的F-117,最终一举击中目标。

美军飞行员泽尔科上尉紧急弹射跳伞逃生。失去控制的F-117坠毁在一片农田里,并燃起熊熊大火。

跳伞后的泽尔科隐藏在一条灌溉渠里,躲过了多次惊心动魄的搜捕行动,于次日被美军成功营救至安全地带。

之后的事儿,至今众说纷纭,其中有个版本,可做参考。

据说,这架F-117的自爆装置竟然意外部分失灵了,没有炸干净。虽然通过信号探测,美方在很短时间内,就计算出了F-117残骸的精准位置,但还是来晚了一步,被南联盟给迅速“收尸”了。

再往后,表面上看,F-117的残骸部分被运到了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展览。下图就是被展出的F-117座舱盖。

而更有神秘消息说,其核心部件早就被南联盟送给了某些大国,去促进人类航空事业“共同进步”了。

甚至还有人推测,一个多月后的大使馆事件,也跟F-117的残骸有关。注意,这个只是传说,大家随便听听就行了。

总之,客观看,就当年而言,无论是隐型材料、隐身涂装,还是导航系统,F-117都属于求之不得的技术,一旦暴露于他国手中,其号称的巨大威慑也自然不值得一提了。因此,才有了战机自带的这个“爆炸自毁”装置;F-117坠毁后,也并非是美军没去摧毁,只不过,当年战机落到了南联盟控制区内,美方行动受限,没能抢占到摧毁的先机罢了。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南斯拉夫空袭中,美国F117被击落,而按照美军的风格不应该是派出战斗力将其残骸进行二次摧毁,但是美军为什么没有执行?难道就不怕泄密?


第一南联盟攻击F117是守株待兔,由于F117是隐身战机,防空部队发现他变成了近视眼,因此这个时候南联盟的防空部队离被击落的F117是很近的,如果在派出战斗力极大可能被二次锁定击落,


第二F117的主要价值在于他的隐身气动布局和隐身蒙皮材料,特别是隐身吸波材料,听说被击落后碎片散落有1公里远,这个是很难全部摧毁的!核心技术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泄露了,很多当地人都捡到了小块小块的隐身材料,当然这次坠机世界主要国家都可能拿到了一块隐身材料,我们肯定也有的,而且可能拿得有点多!


第三可能当时美军自己都蒙了,隐身战机离自己有点远,如果被击中而飞行员又没来得及报告就弹射或毙命了,美国自己也发现不了,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个人觉得有可能!

主要就是以上几个原因造成美国自己没有及时对已经坠机的F117进行二次摧毁,小伙伴们还有其他看法吗?说出来大家探讨探讨!


狼烟火燎


这得先需要搞清楚,当年美军的F117隐形飞机是怎么掉下来的,到底是空中被击中爆炸,还是因为飞机失控直接砸到地面?

答案其实也并不复杂,虽然是21年前的事,但相信很多经历过南联盟战争时代的人,不会忘记1999年三月底,各地新闻连篇累牍的报道,即美军一架f117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南联盟导弹击中,最终坠毁,而当时新闻的画面上,那个镜头相信大家印象也非常深刻,夜里赶往现场的南联盟军方人员和记者,用摄像机拍下了残骸现场的画面,至少从镜头下现场遗留的残骸来看,明显只是飞机本体的一部分,其他的部分已经不翼而飞。



那其他部件去了哪?其实也很好理解,按照幸存飞行员的回忆,由于飞机在空中被击中,尽管飞机随后失控,但也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才坠地,在此过程中随着飞机各种部件的不断散落,最后落到地上的也只剩下了那一小部分。想直接摧毁残骸,话说相关的残骸很可能已经散落了几十公里,北约的飞机又如何摧毁呢?

至少从目前的资料来看,F117隐形飞机外部机壳的隐身材料是飞机隐身的重要一环,但恰恰也是这机密的一环,随着飞机在空中的解体,相关的外壳残片散落的到处都是,先不说南联盟公布击落隐形飞机后,只提供了现场录像却没有交代坠机地点,北约方面无法第一时间确定飞机的坠毁地究竟在哪里?退一步讲即便锁定了这个位置并且发射导弹,能不能彻底摧毁是一回事,即便摧毁了这里,其他地方仍然有大量的飞机残骸也同样是另一回事。你总不能把方圆几十公里挨个炸个遍吧?



至于飞机内部的设备,随着飞机在空中爆炸以及高速坠地,恐怕早已经摧毁殆尽,至少就当时南联盟公布的录像来看,现场的飞机残骸几乎像一个被压扁的“平板”,再度摧毁的意义已经不大。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你飞机残骸掉到了人家的地面上,怎么摧毁也摧毁不干净!



最后还是要提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自己家的意淫狂们,别天天老意淫什么南联盟把残骸交给了我们,间接造成某个地方被炸的虚假消息了!有关f117隐形飞机的残骸,这个信息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从21年前被击落到现在,相关的残骸始终在南联盟的贝尔格莱德博物馆,压根就没交到别人手里!或者退一步讲,当年你跟人家啥关系?人家凭啥把这种机密的东西交给你?这种虚假传闻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大老美那里传出来的,人家为啥要传这个东西?因为人家就想告诉全世界,你们该炸!一个人家为了洗白自己而编出来的虚假消息,最后居然被我们某些人当成荣耀,这到底是恶心谁呢?


辽宁资深球迷


F-117战机是当今世界上首款服役并且参与实战的隐身战机,这款战机一直具有高度的机密性,秘密参加了数次战争,其中就包括对伊拉克防空最为严密城市巴格达的空袭行动,当然同样也参与了后来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而就在这场战争中,曾经不可一世的F-117战机被南联盟发射的导弹击落,打破了隐身战机不可被击落的神话,自那以后,F-117逐渐走下神坛,2008年迈向了退役。



F-117战机作为当时美国最为先进的战机之一,其上搭载了的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面对该款战机拥有众多先进技术,美国为何不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而对该战机进行摧毁。

当然这种事情在美军看来也是有迹可循的,2011年美国击毙本拉登期间由于一架直升机出现意外不能复飞,于是美军决定当场将该直升机进行销毁,防止技术外露,可见美国已经在F-117战机被击落一事上得到了反省。


F-117战机已成“碎片”

F-117战机在被南联盟导弹击落之后,战机受到了极大的损毁。从媒体报道的图片来看,战机已经碎不成型了,没有再次摧毁的必要了,美方甚至都不用去担心这款坠毁会不会泄露军事机密。不仅如此,在这之后美国还将该坠毁战机的发动机残骸赠送给了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纪念馆。

防止“误炸”

当时的科索沃战争打的正是如火如荼,任何一方的失误都有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且战机当时坠毁战机旁边有大量的平民和军队,北约军队如果贸然采取轰炸行动,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况且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当时还不知所踪,一旦采取空袭,安全因素更加不确定。


Global防尉


绝密的夜鹰

F-117,代号“夜鹰”,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并参与实战的隐身战机,从1977年研制开始一直对外严格保密,单机造价高达1.33亿美元,大量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雷达反射截面只有0.025平方米,仅仅相当于一只乌鸦大小。

F-117战斗机也为美国的全球争霸立下了汗马功劳,从1989年入侵巴拿马逮捕诺列加将军的“正义事业”行动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再到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F-117战斗机作为一种对地攻击神器(F-117A飞行性能不佳,最高速度只有0.9马赫,仅能作为隐身攻击机),都担当了中流砥柱的重任。在海湾战争中,美空军仅出动41架F-117战斗机进行了1296架次的飞行,出动架次只占多国部队飞机出动的2%,但是却完成了40%的战略目标打击任务,而自身却无一损失,全世界都惊讶于这款隐身战机的精确打击能力,美国也因为这款先进战机而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折戟巴尔干

1999年3月24日晚21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当时的“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行动”的空袭,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就此爆发。此次行动中,24架F-117在从位于意大利的基地中起飞向南联盟投掷了大量的石墨炸弹导致了南联盟大面积断电,整个军事指挥体系陷入瘫痪,就在美国为此得意忘形的时候,危机也在一步步的接近。3月27日20时,北约对南联盟空袭进入第四天,。一架编号为AF-82-806的美国空军F-117隐形战斗机在结束投弹后返航,正当它呼啸着飞过贝尔格莱德以西60公里的布加诺维奇小村时,一颗萨姆导弹从地面发射阵地上腾空而起,准确地击中了它,这架夜鹰瞬间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头扎进了离波黑边境30公里处的麦田里,时候南联盟电视台播报了这一新闻,全世界为之震惊,F-117的不败神话就此破灭!

为何不摧毁

F-117作为当时美国军队的绝对机密,身上隐藏了大量的军事情报机密,如果被南斯拉夫送给某些军事大国,后果不堪设想,那为什么当时美国没有再将飞机残骸击毁呢?

1、意义不大。飞机坠毁后发生了剧烈爆炸,残骸已经被严重损毁,研究价值已经不大。

2、飞机坠毁的地点无法有效确认。美军难以下手,当时的飞行员为了尽量得到营救,在失去联络后还操纵飞机向意大利方向飞行了很长一段距离,南联盟当时都不知道打下了F-117,直到几个小时以后接到了几个农民的报告才知道了这件事。

3、不敢承担风险。如果要进行轰炸,势必又要派遣F-117或者其他战机去执行任务,在当时被击落一架夜鹰的情况下,美军肯定投鼠忌器,不敢再冒被击落的风险去执行这项任务,所以当时把力量集中在了搜救飞行员上。

4、时间上来不及。要执行这样的任务,美军势必要经过多番讨论研究,可是当南军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迅速将残骸转移了,美军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我将持续为大家贡献更多更好玩的军事历史知识,谢谢!


军武吐槽君


南联盟击落美军F-117战机可以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至于是什么导弹击落的F-117、南联盟防空部队是如何探测并锁定的F-117都曾经争论不休。现在来看,F-117是被SA-3导弹击落的(前几个月刚刚举行了纪念击落F-117的纪念活动,当时在SA-3导弹营服役的多名官兵参与了活动),至于探测发现F-117则信息较为混乱难下定论。 至于被击落的F-117,美军试飞担心泄密,这可以说是肯定的。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人也不担心机密泄露,因为有战事就会有损失,投入战场就有可能被击落,也就有被窥探机密的可能。早在1958年9月24日的某地湾空战中,台战机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坠地未爆,被完整缴获,后被我们转送苏联,直接的促进了苏联及我们空空导弹的研制,这就是机密的泄露。

但泄密也未必就是不好的,当年U-2侦察机侦查大陆时,美国一直在寻找避免被SA-2跟踪锁定的方式,先后研制了11号系统、12号系统分别以探测和干扰防空导弹雷达波信号,这也直接促进了美国对电磁干扰的研究,所以战场上的武器装备对抗、缴获也是促进军事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且F-117在被击落时,美国的ATF、JSF项目都已经开展了多年,相当于即使机密被泄露也是过时的技术,自己依然保有技术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