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濃情夏日,船城如畫。漫步鄉間,排排綠樹迎風搖曳,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嶄新的太陽板路燈、映襯於街道兩側的花園式竹籬笆、還有活躍於文化廣場上的可愛身影和幸福笑容……頓時讓人感受到農村環境嬗變帶來的鄉村新風貌、新氣象。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近年來,宜陽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理念,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以環境整治為抓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強組織引導,強化責任,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下大氣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刷新鄉村“顏值”,提靚村鎮“氣質”,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攀升,一幅幅鄉村美、鄉風醇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穩紮穩打抓環境治理

“環境衛生是一個地區的‘名片’,優質環境的“窪地效應”能使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力要素不斷彙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指出。為擦亮這張“名片”,近年來,宜陽縣按“三無一規範一眼淨”標準,對農村環境展開了全方位、多角度淨化、硬化、綠化、亮化工作。

如今,走進蓮莊鎮馬回村,只見排水溝渠被清理得乾乾淨淨,房前屋後雜物擺放規整有序,整潔規範的文化牆和文明、黨建標語替代了雜七雜八的廣告牆,瞬間讓人心情舒暢。“俺村收拾的乾淨漂亮,加上離景區近,好多人喜歡來轉悠,人氣旺得很哩!”該村支部書記霍雪琴說。距離該村不遠處的蓮莊鎮蓮花山七彩花海生態園,已於“五一”前夕盛裝開園,引爆宜陽遊園熱,環境“名片”的“窪地效應”在這個多彩小鎮初步顯現。

在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宜陽縣對鄉村道路兩旁、河溝水渠兩側及村莊內外垃圾進行了無死角清理,並將按“三有四分”要求,於9月底前實現106個行政村的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運轉模式;村內建築立面、宣傳欄、文化牆、汙水管網、陳舊電線整治改造工作同步推進;同時實施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工程,並配建街頭綠地和小遊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立體綠化效果。

同步實施村莊主次幹道硬化的“通組入戶”工程,形成縱橫有序、便捷舒適的村內路網;實施村內主要街巷及公共場所亮化工程的同時,結合林業“3355”工程,開展對國道、省道和幹線公路沿線邊溝完善、路面平整、路側垃圾清理、林木花帶補植補栽、路牌標誌安裝等工作;按規劃積極實施50座農村公廁新建、改造、提升及農村戶廁改建工程,10月底前,城區主街道、旅遊區、幹線公路休息區、中心鎮、美麗鄉村將實現高標準公廁全覆蓋,切實解決群眾“如廁難”問題。

此外,全縣範圍的電網改造、寬帶全覆蓋、建房規劃化等工作穩步推進。

按照示範引領、梯次推進的原則,宜陽縣啟動了環境整治三年計劃,計劃用三年實現全域300個行政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按時序進度,去年已完成44個村的整治任務,今年將投入5億元對105個村的人居環境進行整治;2019年和2020年計劃分別投入6.5億元,各完成100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基本實現農村汙水及垃圾處理全覆蓋。

“為給老百姓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我們在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縣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資金5552.52萬元,投入勞動力126740餘人次,投入機械設備5386臺(套),整治破舊房屋7125戶,清理垃圾34.99萬噸,擺放垃圾桶11227只,配套垃圾運輸車394餘輛,建成汙水處理廠7個,新建停車場面積101520平方米,栽植綠植35.36萬餘株。惠及全縣107580戶502685人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建機制樹新風促整治

環境整治決不能一陣風,整治只是第一步,整好後能否有效保持併發揮作用是關鍵。

近日,距離縣城十幾公里的香鹿山鎮鎖營、趙老屯等村,以其整齊劃一的村容規劃和健全的保潔機制成為縣內外觀摩團學習的樣板。

該鎮按照“政府主導、試點示範、逐步推進、管建並舉、重點突破”的總體思路,制定下發《香鹿山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機制考核獎懲辦法》等文件,建立健全了環衛管理人員、保潔人員、垃圾清運人員、垃圾填埋場管理人員等20 多項崗位職責,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保障有力,在全縣率先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規範化處置。

圍繞如何保持環境“經常性”乾淨,宜陽縣建管並重打出環境整治組合拳。一方面加大投入,按規定比例因村施策,使各村積極配備保潔員。今年縣財政用“以獎代補”的形式,對重點整治村給予10萬元至30萬元不等財政補貼,其餘村給予2萬元至5萬元不等財政補貼。同時在借鑑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規範建立農村垃圾清掃運輸、公廁保潔管理、衛生廁所改造維修等社會化服務管理機制,促進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向縱深推進。

縣住建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還通過編印農村環境整治宣傳手冊,確保環境整治意義和要求等家喻戶曉;縣組織、宣傳、文化等部門通過繪製文化牆、詩詞牆,讓牆壁“說話”,引導農民樹新風、倡新風,提升村莊內在“氣質”,增強群眾崇尚自然、保護環境意識,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

“有形發展靠建設,無形發展靠教化。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源頭管控是重點,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治,群眾文明素質是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實現源頭管控的關鍵所在。”縣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

宜陽縣在健全機制、規範引領的同時,注重鄉村文明建設和全民文明素質的提高,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根本,引導全縣人民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開展“好婆媳”“好家風”“移風易俗”“書香宜陽”“詩詞之鄉”等系列道德模範評選和文明新風創建活動,提升群眾參與管理、愛護環境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廣大群眾熱愛家鄉、奉獻社會的行動自覺,使他們積極融入到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去。

截至目前,全縣共動員黨員群眾10萬餘人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已經形成全縣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宜陽縣虛實結合刷新鄉村“顏值”

多方發力造最美鄉村

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近年來,宜陽縣圍繞“富美宜陽”建設目標,提出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環境汙染防治、脫貧攻堅”三大攻堅戰,積極實施百城提質和鄉村振興戰略。在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時,宜陽縣在保留原始風貌基礎上,依據各村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鎮一特色,精心打造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為打造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鄉情的最美鄉村,上觀鄉梨樹溝村依託原有地形地貌並結合我縣“詩詞之鄉”文化底蘊精心打造的特色“桃源小鎮”,成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的生動嘗試。

三鄉鎮以打造漢唐歷史文化古鎮為契機,加大景區周邊環境整治、景觀提升力度,做好交通疏導、旅遊標識標牌規範、配套設施完善等工作,加快旅遊示範路段建設,樹立“全域旅遊、全景宜陽”的嶄新形象,打造最佳人居環境。

“養在深山人未識”的花果山鄉則依託穆冊關的歷史文脈優勢,在保留村莊原始風貌基礎上,突出古鎮、休閒兩大主題,打造出錯落有致、顯山露水的漢唐風格“最美古鎮”;韓城、高村、柳泉等鄉鎮的道路、市場、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完善,集鎮交通秩序、市場交易、衛生保潔管理等工作已全面落實,一個個特色獨立鄉鎮正拔地而起……鄉村振興步伐加快。

此外,宜陽縣還結合“清潔家園”行動開展農戶庭院環境整治,並優先從貧困戶中選聘有勞動能力、責任心強的人員,組建農村保潔隊伍,實現農村環境治理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截止目前,已惠及貧困戶2817戶7619人。(靳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