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萨镇冰对中国海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张淑苗


萨镇冰是中国海军史上的传奇人物,历经清末、民国、人民共和国,长期享有较高的声誉,可谓是中国海军的宿将。不过,倘若论说起对中国海军发展所做的贡献来,其实持平而论,萨镇冰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直接贡献,其原因主要与萨镇冰在海军中所担负的责任有关,即萨镇冰的海军生涯中,只有较少的一段时间担任过海军的主政官员,所以萨镇冰对于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贡献,多集中于清末重建海军时代。

下面就萨镇冰的生平略作叙述和分析,从中也就不难解答本问题。

萨镇冰,字鼎铭,1859年生于福州,1869年进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二期学习,毕业后被挑选参加了首届赴英国留学计划。学成归国之后,萨镇冰被调往北洋海防,初期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后历任练习舰“威远”“康济”的舰长。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重建海军,作为北洋海军所剩不多的高级军官之一,萨镇冰被任用为北洋水师帮统,辅佐统领叶祖珪重振海军。1905年叶祖珪去世后,萨镇冰接任统领,在这一阶段,萨镇冰主导了诸如整顿海军教育等工作。

宣统元年,清政府统一全国海军建设,由贵胄贝勒载洵主持,萨镇冰一度辅佐载洵开展工作。清政府海军部设立后,萨镇冰则被派任为海军统制(清末海军实施军政、军令分开的制度,海军统制类似于西方的海军总司令,受海军部统辖)。

武昌首义爆发后,身为海军统制的萨镇冰率舰队赴武汉镇压起义,中途面对舰队中倒向革命的呼声,萨镇冰最终选择了不担负责任的置身事外,自行离舰而去。

进入民国后,萨镇冰曾在1916至1921年期间,数度担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任内由于中国国内政局纷乱,海军建设无从谈起。

1921年萨镇冰从海军总长任上离职,此后即淡出了海军舞台。不过萨镇冰始终关心着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首任海军部长杨树庄、继任部长陈绍宽均视萨镇冰为祖师、楷模,也由此形成了闽系海军对萨镇冰的膜拜。

总体而言,萨镇冰在中国海军史上,仅从作为、军功等方面看,并不是特别耀眼的将领,但是难得之处在于每逢重要社会变革的关头,在取舍之间,他总能作出恰到好处的选择,由此形成了较高的声誉。


海研会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萨镇冰就是一部浓缩的传奇史。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

1895年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保卫战,萨镇冰还只是“康济”号训练舰管带,就曾率30名水兵,在威海卫的日岛炮台依托4门大炮与日军18艘舰艇血战11天,最后在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下才撤回刘公岛。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残存下的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萨镇冰也回到福州。日俄战争期间,他又在上海吴淞口迫使两艘全副武装的俄舰缴械,并且依据国际公法严禁追击的日本军舰驶入黄埔江。

萨镇冰曾管带的“海圻”号

萨镇冰对中国海军最大的贡献是于1903年冬天,在山东烟台开办海军学校。该军校是继被八国联军摧毁的天津水师学校后,中国人开办的第二所海军军事院校。萨镇冰为了能够快速的培养出海军军事人才,该校只开设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并且他还将学校学制由五年缩短为三年。

1909年,萨镇冰被委任以筹备海军大臣兼海军提督,他刚一上任便合并南北两洋水师,统一了两舰队的指挥权,并且还统一两舰队的官制、军服、号令、旗帜等,这也是其为中国近代海军向科学管理的现代海军迈进所做的有一大贡献。

奈何萨镇冰为中国海军做的种种努力,如同在漫长黑夜中划过的一颗璀璨耀眼流星般转瞬即逝。随着满清的垮台及后来始终无法统一政令的民国,萨镇冰都再也没有遇到能展示其建设现代海军的舞台和空间。

20世纪20年代之后,萨镇冰渐渐开始行走在修桥筑路、创办医院、扶贫济困,广造福祉的慈善之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後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庆幸的是,亲历过甲午海战战败的萨镇冰,1951年以93岁高龄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後打进了汉城,萨镇冰回想起57年前的甲午悲歌,当即作诗一首:

  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1952年4月10日於福州病逝,享寿94岁。(NT)


联合防务


客观的说,萨镇冰真正主政海军的时候中国海军已经十分孱弱了,并且也谈不上什么海军建设发展了。倒是清末萨镇冰不是主政海军期间,做了很多有益于海军发展的事。萨镇冰生于1859年,1980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甲午战争爆发期间奉命驻守日岛。此后甲午海战战败,海军官兵均被革职。萨镇冰也只好回到老家福州教书谋生。

直后1898年清朝重建海军,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买了23艘军舰。载洵和萨镇冰同时被命为海军筹办大臣,不过显然做主的是载洵。载洵带着萨镇冰周游西方各国,天女散花的买了各国多艘军舰,由于购买军舰的大方针由载洵决断,但是在具体购买何种吨位型号上萨镇冰还是提出相当多中肯的意见,买回来的也不乏性能优异的军舰。

比如1898年从英国定制的“海圻”舰,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是我海军的核心主力舰。萨镇冰真正算起来为海军发展最大的贡献还是在烟台重新建立了海军学堂。1903年萨镇冰任北洋海军统领,同时还兼顾“海圻”舰。此后烟台学堂多批学生学成留学日本、美国等地,为海军的后续发展、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1909至1910年,清廷又两次派载洵、萨镇冰率团出国。

在此后的辛亥革命中,萨镇冰立场坚定,默许部下率舰起义,此后民国时期,萨虽主政海军多年,无奈此时民国政府已经无力投资海军,所以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发展了。晚年的萨镇冰热衷于修桥筑路、扶贫济困,和海军发展也更是渐行渐远了。


诸葛小彻


非专业海军研究者来蹭一波热度,说的不好还请见谅。



萨镇冰是一位奇人,绝对是中国海军史的一位元老级人物。先说下他的经历,在10岁的时候考入左宗棠办的福州船政学堂,与邓世昌是同学。后来他又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人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



回国后,萨镇冰又参加了甲午海战,宁死不屈进行抵抗。在甲午战后他承担起重建海军的责任,将南洋北洋两支水师合二为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进行了正规科学的管理。同时又开设烟台海军学培养人才,派人出国考察学习,购买添置海军舰艇,可以说为了海军萨镇冰是操碎了心。



无论是在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还是在新政府时期,萨镇冰都是受到了极好的尊重,什么海军总长、海军大臣、海军总司令之类的,萨老爷子都做过,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海军之魂。


小太史


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这首诗是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从无到有的元老萨镇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攻破汉城,感慨近六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而作。这位海军的先驱早年在当时清政府著名的福州船政局策办的船政学堂学习,并且成绩优秀,名列第一。毕业后随即留欧学习欧洲各国先进的海军经验,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学习中,萨镇冰认识到清军的军事科技和思维是多么落后愚昧,决心为国效力重振大清水师。

1884年的中法海战爆发,清军水师被强大的法国海军打的一败涂地,这次惨败使留学归国的萨镇冰再也不堪忍受学堂的生活,请求参加战斗,两年后如愿以偿。随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着黄海海战失败,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萨镇冰在威海卫指挥自己的“康济”号英勇作战,但无济于事,十几天的激战仍然阻止不了日军的攻势,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全军覆没,萨镇冰被军队遣返回乡。

1898年,清政府议重建海军,但实际上重建进程极其缓慢。直到1909年,萨镇冰才被委为筹备海军提督,他上任后合并了过去分裂的南北水师,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舰队,还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实行的科学管理。 。就在海军的重建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大清帝国也在渐渐走向死亡。

武昌起义中,得到镇压命令的萨镇冰目睹清政府摇摇欲坠,各省纷纷独立的局面,既不愿为清廷殉葬,也不愿背弃自己当初的梦想,公然易帜加入革命军。在此情形下,萨镇冰以有病需医为由离开舰队,暗示对起义的默许,从而解除了各舰官兵的顾虑。第二天,副官汤芗铭等以他的名义命令军舰退向九江,于中途易帜,参加革命。

在民国海军中,萨镇冰仍然是海军的灵魂人物,1921年宣布不再过问海军职务,并且在抗日战争中做了许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4月在福州病逝 ,终年94岁。

#厉害了我的海军#@战舰世界@空中网


区域拒止


萨镇冰是提到中国海军不得不提德一个人物,其最早是晚清北洋海军,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并直到新中国时代。经历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早期岁月,是中国海军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

萨镇冰最开始是北洋水师军官,早在1884年就成为了“威远”舰管带,也就是舰长。不过在甲午中日海战中,萨镇冰并没有率舰参加黄海海战,着也是其一个巨大的遗憾,不过其在后来的刘公岛保卫作战中,其发挥可谓十分出色。其在刘公岛附近的日岛炮台守备,当时已经是冬天,而守军也没有足够的物资给养,还要面对日军十余艘军舰的攻击,其率部坚守了10天,最终由于弹药耗尽在丁汝昌的命令下撤退。这也是北洋海军少有的几个优秀战例。

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朝将很多海军将领革职,其中就包括萨镇冰。直到后来才再次出任重建的清朝水师总指挥官,负责海军建设。其将海军的很多组织架构采用西方的经验,并学习了很多西方海军的规章制度,比如建设统一的海军指挥机构等。同时,新的清朝海军也开始走向世界,比如1908年其亲自率领“海圻”、“海容”二舰前往东南亚访问。

而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后,当时海军成了各方都想争取的对象,但是其并没有明确支持任何一方,后来海军起义,成为了民国海军。但是在北洋建立后,萨镇冰虽然依然有海军职务,但是更多的是虚职,没有受到重用。而进入国民政府时期后,其并没有担任海军职务,所以也没有受到重用。而在民国时期,中国海军的建设非常缓慢,技术上依然依赖外国,同时由于军阀混战等原因,海军建设成果颇为有限。

后来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萨镇冰选择留在大陆,并担任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用户5770541302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萨镇冰(1859—1952),近代中国著名的海军精英,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和发展史上声名显赫。萨镇冰创立的烟台海军学校培养了许多海军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成为近代我国海军之中坚力量,如著名的“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永丰”舰舰长欧阳格、“重庆”号舰长邓兆祥(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均毕业于该校。萨镇冰的一生,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海防,准备重建海军,并且向德国和英国分别定购了“海圻”“、海天”等舰。当时,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的郑孝胥,向慈禧太后举荐闽籍海军复出。慈禧太后在太和殿召见了叶祖珪、萨镇冰等人,第二天下旨开复萨镇冰等人官职,不久,委任萨镇冰为总兵衔补用参将,兼“海圻”号管带,叶祖珪为北洋海军水师统领。1903年,为了培养海军新人,萨镇冰上书朝廷,要求在烟台开办一所海军学校,1903年底,朝廷批准了在烟台创立一所海军学校的请求。1907年,烟台海军学堂正式成立,新校距离烟台港口约7华里,三面环山,东面临海,校内建筑中西结合,校内设有办公及教学大楼,图书馆、枪械所、学员宿舍、教职员宿舍、餐堂、杂役房等,校园共占地90余亩。首任海军学堂监督为近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之父谢葆璋。新校舍建成以后,开设了代数、历史、地理、绘图、测量、几何、英语、帆缆、驾驶、枪炮、电学、气象学、天文、船阵及布放鱼雷等课程,学生分6个学期,3年毕业。每学期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在80分以上者奖励银元,平均在60分以下者退学,游泳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退学。萨镇冰对新的烟台海军学校非常重视,学校建成以后,他高兴地题写了“才储作楫”四个字赠与学校,以表达对学校的厚望,这四个字后来被制成匾额,挂在学校屋梁之上。

1905年,萨镇冰被任命为广东水师提督,着手整顿、建设南北洋海军。1909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海军事务处,第一年拨700万两经费给海军,以后每年拨500万两经费给海军,以加强海军的力量。随后,萨镇冰被委为海军大臣,负责合并和总理南北洋水师。1910年,清政府将海军从陆军系统中脱离出来,正式成立海军部,并任命萨镇冰为海军提督,载洵、谭学衡为海军部大臣,整合南北海军[2]92。由于萨镇冰掌有实际的统兵权力,同时他又到欧美等国考察学习,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他决定参照欧美海军制度,整合南北海军,用科学的方法组建和管理海军。萨镇冰将南北洋海军收归统一,将其改编为统一事权的国家海军。这是之前没有实现的。萨镇冰从整顿长江舰队入手,参照欧美海军制度,特别是英国海军建军经验,整肃军队,严肃军仪,制定三等九级海军官制,按等级设计军服和肩章标志。同时,萨镇冰还两度游历欧美考察海军,并且在欧美采购军舰10余艘。萨镇冰用科学的方法组建和管理南北洋海军,使得中国海军实力大增。


每日点兵


奇人。

资格奇老。

有多老呢?

武昌起义大都督后来的民国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原本是北洋水师的小军官,见了萨真冰都是要敬礼的。

北洋水师舰长,亲身参与了北洋水师从幼小到壮大,直至全军覆没。

民国后,历任海军总长,国务总理。

身历清末、北洋、南京国民政府,直至新中国。

跟他同时期的人都谢世了,老先生居然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占汉城,一雪甲午战争中国军队被赶出汉城之耻。为此,快慰人生的老先生做诗一首:

五十七载犹如梦,

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

终有扬眉吐气天。


故纸汇


正是因为萨镇冰亲眼见证了北洋舰队从壮大到覆灭、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日本的战败投降、新中国的建立,所以他的人生有着太多太多一般人所没有的故事。他既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位在国共两党都享有名望的人物,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才。正是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